让“双减”走向深入 通川区一小复兴学校课后服务升级扩容

达州日报 2021-10-16 08:58 大字

快乐足球

器乐演奏

学习国画

刺绣练习

创意纸编

10月11日下午5时许,通川区一小复兴学校美术室内,“皱纸折花”课后服务课程正在进行。学生分4桌围坐在一起,老师拿起一张卡纸,来回折叠几下,随着一根吸管的插入,一朵好看的纸花就出现在大家眼前。随后同学们在老师的示范下,纷纷拿起工具,制作纸花。

这是通川区一小复兴学校丰富多彩的特色课后服务的一门课程。

今秋开学,通川区一小复兴学校为进一步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高效落实“双减”政策,经过反复论证,以“至善生长”教育理念为指引,将校本课程与“五育”教育融合,研发了丰富多彩的特色课后服务课程体系,在原有课后服务基础上,丰富课程设置(开设特色课程39门),让每个同学们都能根据自己爱好选择课后服务内容。

课程架构强保障

开发特色生长课程

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近年来,通川区一小复兴学校建立起一个适合学生整体、多元发展的课程体系——“至善生长ABC特色课程”体系。即将课程分类整合为:“至善生智”“至善生情”“至善生行”三个板块。每个板块之下又按国家基础课程、一般性拓展课程、特色拓展课程,分为A、B、C三类课程。

学校围绕三类课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体验教育,铸就良好品德;社团活动,发展个性特长;艺术活动,搭建成长舞台。通过特色课程的开发建设,学校实现了多元育人、立体育人、整体育人的宏伟愿景。

升级扩容课后服务

强化学生兴趣培养

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实施好“5+2”课后延时服务,学校在学校生长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了以舞蹈、声乐、器乐、书画、经典诵读、象棋、刺绣、科技、球类为代表的39门特色课后服务课程。

课程围绕学生德智体美劳教育,涵盖人格与修养、科技与创新、生活与运动、人文与艺术等方面,从以前单纯的文化课后辅导转向了以素质教育扩展为主的课后服务。课程以“学生社团建设”为重点,以“走班选课”的形式开展授课。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一项或多项参加学习。

为了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根据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学校设置了课后服务课程表,每个年级的上课时间、上课地点、任课老师等依次排列开来,一目了然。一至六年级学生每周固定课时参加特色课后服务,每个学生都快乐地参与其中。

“除了折纸我还报了刺绣课程,我想通过学习,以后自己动手给家人、老师制作礼物。”“我觉得踢球的时候是最快乐的。”“我喜欢下象棋,现在很多人都不是我的对手。”放学后的操场上、教室里,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聚在一起,有的踢足球、有的演奏乐器、有的吟诵经典诗文、有的练习书法……校园汇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研发智慧德育课程

丰富学生人文底蕴

为了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学校根据小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研发了德育校本课程——N个100智慧课程,读100本名著、讲100个名人故事、看100部红色电影、听100首世界名曲等课程;还从古代经典著作《论语》《老子》《孟子》《荀子》《墨子》《庄子》等书中,精选了通俗易懂的具有时代传承价值的、趋人向善的格言、诗句,编写了《本善本色》德育校本课程。

学校努力让精神力量成为引领学生全面生长的内驱力,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时代新人。

分段服务塑品质

为强化课后服务质量,学校将每日的课后服务课程分三个时段对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教育提升。

“学习时刻”提效率。第一时段为“学习时刻”。在这一阶段以巩固学生当天学科知识点和家庭作业的辅导为主要内容,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拓展时刻”展视野。第二时段为“拓展时刻”。这一阶段在学生基础巩固之上,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素养、视野宽度等进行拓展提升。

“温馨时刻”塑人格。第三时段为“温馨时刻”。在课后服务结束前十分钟这一小段时间里,教师们将为学生们作温馨提示,构筑安全屏障。

课后服务课程体系的建构,是该校落实“双减”政策、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既拓展了孩子的学习空间,又丰富了她们的课余生活,把孩子放在了“正中央”,用爱与关怀点亮他们的童年与未来。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万礼 邵明 通讯员 马钧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红色教育 通川区二小举行少先队建队主题活动

少先队员和少先队预备队员参观张爱萍故居10月13日,通川区二小举行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为主题的少先队员入队仪式。30余...

达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达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