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树春深更著花 通川区罗江八一希望学校奋力谱写发展新篇章
慰问留守学生
开展实践活动
校园一角
通川区罗江八一希望学校,创建于1903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该校着力打造校园特色文化,重视师生成长,确立了“培根教育,志在育心”的办学理念及少年军校特色教育。学校校园环境、文化氛围,教师教学质量、教学水平,学生综合素质、个人能力等,得到大幅提升。老树春深更著花,在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下,这所百年老校再发新枝,呈现出勃勃生机。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四川省少年军校”“四川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达州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达州市文明单位”“达州市校园文化示范校”“达州市中小学党支部标准工作法示范党支部”“达州市优秀少先队大队”“通川区非遗文化传承基地”“通川区阳光少年法制基地”等荣誉称号。
校园文化 引领学校特色发展
近日,记者来到通川区罗江八一希望学校,校门口悬挂着国家、省、市颁发的授牌;教学楼上排列着富有特色的文化标语;走廊边、教室角摆放着各式各样的书籍;炫彩楼里学生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排练舞蹈,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让人眼前一亮。
“这些场景在以前很难看到。”学校副校长张雨千介绍,学校没有打造特色校园文化以前,除了原有的历史文化底蕴外,校园特色文化并不突出。
“没有特色就没有生命力,就没有办法引领学校发展。乡村学校的发展与城市学校发展相比存在各种短板,如要更好发展就要树立和打造独特的校园文化。”学校校长吴晓平告诉记者,针对这一情况,学校于2015年确立了“培根教育,志在育心”的办学理念及少年军校特色教育目标。
确立目标后,学校领导先后组织班子成员、行政团队召开交流会,共同探讨打造特色校园文化的方式方法,并邀请省市级专家多次到校指导建设,为学校发展诊断把脉开方。同时,组织教师前往成都、宜宾等地的全国青少年军校示范学校学习。将学习经验结合学校原有红色文化进行融合,先后优化了教室、教学楼布局,建立少年军校文化墙,创作了校歌、校徽等,将校园特色文化融入师生精神,使学校影响力和知名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该校先后被省军区确定为“四川省少年军校”,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今年又被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确立为“中国工农红军张爱萍红军小学”。还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四川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教师提升 助力学校快速发展
“以前看到外面有比赛都不敢去参加,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有信心了。”90后青年教师陈娟坦言,刚刚进入学校期间,因为没有信心等原因,不敢去参加外面的各项比赛,错过了很多提升自己的机会,“一直得不到提升,工作起来就没有信心和斗志。”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关怀下,乡村学校的环境、硬件得到了大幅改善,但要办好一所学校光环境好还是不够的。”吴晓平坦言,教师是学校的灵魂,办好乡村教育不仅要留住教师,更要培养好老师,打造出自己学校的名师。
对此,学校完善了教师培养方案,加大了教师培养力度,组织教室“走出去”学习,“带回来”传授经验,鼓励教师参加各级赛课、才艺、技能比赛。同时,学校邀请全国各地专家进校开展专题讲座,解答疑惑,助力教师提升能力。
“现在教师成长有途径,提升有空间,大家都愿意留下来。”学校副校长张雨千通过学校的培养,先后被教育部纳入“全国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与奖励计划”、通川区优秀人才库“市级精英人才”,被评为通川区“优秀教师”“优秀青年志愿者”“巾帼脱扶·贫济困先进个人”。
除此之外,学校还探索出“树、推、育”培养机制(即“树”:给教师提供展示平台,树立名师形象;“推”:给教师参赛、学习机会,推动教师成长;“育”:发展教研科研,培育专业能力教师)。近年来,该校教师积极参与各项比赛,获得国家级奖励1项、省级表彰5项、市级表彰21项,让教师走得出去、留得下来、教得好,有效推动学校快速发展。
学生成长 推动学校高质发展
“如何让留守儿童树立信心、健康快乐成长,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吴晓平告诉记者,由于地理环境原因,学校1000余名学生中,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他们大多数跟随爷爷奶奶生活,在生活上缺少父母关爱,不少学生在心理、性格上出现了偏差。
为此,学校推行了“关爱留守儿童四个一”活动,组织全校党员教师,走进留守儿童家里,以学期为单位,为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带去物资帮助,进行作业辅导,与外地务工父母加强沟通。
“谢谢老师们的关心,现在我对学习很有信心。”留守儿童小宏(化名)在学校老师的关爱下,变得敢于和老师同学交流,敢于大胆展示自己,学习上也提升了不少,去年还获得了区上的表扬。
“通过各项活动,留守儿童感受到了老师的关爱和温暖,在学习上、生活上逐渐树立起信心,同时还带动和影响了身边同学积极向上,奋勇争先。”吴晓平介绍,近年来,他们学校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竞赛,不少同学获得了国家、省、市大奖,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万礼 邵明
新闻推荐
市民争相咨询本报讯(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李彦达)10月1日,达州市2021年秋季房交会进入第四日,达城中心广场上人头攒动,前来看...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