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达川 达川区紧扣全市发展大局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纪实

达州日报 2021-09-13 09:34 大字

2021年在达川历史上,是极其重要和特殊的一年。

不仅仅是因为,这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还因为这一年达川区再一次经历“建区扩位”。

从今年开始的未来5年,是达川加速发展、追赶跨越的关键5年。

“建区扩位”后,经济体量大幅下跌,乡镇数量、人口大幅减少,资源和人口这两大发展基本要素再一次发生变化,经济如何腾飞?城市如何突破?产业如何重塑?一系列的问题摆在面前。

回望历史,方能从历史中找到答案。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的30年间,达川区已经历过3次区划调整。”达川区委书记向建平说,“每一次调整都是一次新的机遇、一个新的开始,都意味着达川发展的破茧重生、扬帆远航!”

达川区地处川渝陕结合部,曾是全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市辖区,也是一个以农业农村为主的农业大区,是全国产粮大区、生猪大区,同时也是达州主城区。

过去,得益于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发展纵深广阔和主城区的优势,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

“十三五”期间,聚焦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等主导产业,引进亿元以上项目95个,建成标准厂房17万平方米,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50万吨以上,四度荣获全省粮食生产“丰收杯”,青花椒、乌梅种植分别超过20万亩、10万亩,达川青花椒入选第二批省级特色农产品,达川乌梅现代农业园区被列入省级培育园区,杨柳商贸物流园区年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成为全省首批、全市唯一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集聚区。

特别是去年以来,达川区以“奋进达川 先行示范”为主基调,大力开展“三树三创”干部作风整顿,实现百马产业新区挂牌落户,创新实施“投融建”模式推动园区水电气要素改革,大幅降低水电气价格,增强了园区的吸引力。围绕“达川代办”不断优化政务服务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大家普遍感到达川发展步子更稳、势头更猛。

但是,长期以来,工业产业平台发展滞后、层级不高、缺乏领军企业,“小马拉大车”,城市建设上老城规划标准低、建筑密度大、功能配套不完善、新区拓展受限,农业大而不强、粗而不精、品牌杂而不响等结构性问题仍然困扰着达川的发展,亟待化解。

变则通,通则成。只有改革,方能破局。唯有奋进,才是出路。达川区深刻认识到,越是在关键时刻,越要有政治定力,市委的“建区扩区”是大势所趋、恰逢其时,拥护和支持市委决策部署,主动融入全市发展大局是实现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奋进在工业发展上。把园区作为工业产业发展的主平台、主战场,优布局、调结构、强载体,通过提速建设工业园区、提质打造农业园区、提档升级商贸集聚区,打造经济提速、产业提质、活力提升的高质量发展引擎。

奋进在城市建设上。加速重塑城市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和住房结构,做精城市空间,促进老城蝶变、新城崛起。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通勤圈、商业圈、生活圈布局,新建停车位、公园绿地,整治小街小巷、升级改造老旧小区,增加健身场地、公共空间,提升城市品质。

奋进在乡村振兴上。聚焦五大振兴,全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通过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加快推进乡村建设,全面提升村容村貌等具体扎实的举措,切实把农村建成农民安居的美好家园、市民向往的休闲乐园。

奋进在深化改革上。紧扣全市发展布局,以更广的视野、更大的力度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创新,以融入“双城圈”、建设“示范区”和共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为契机,营造开放合作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擦亮“奋进达川 投资热土”名片,持续推动园区“投融建”水电气要素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动力。

改革有阵痛,奋进亦艰难。但阵痛能成长,艰难更显可贵。如今,奋进已经在达川大地上打下深刻烙印,正引领着干部群众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征程中阔步前行!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邱霞 特约记者 陈小平

新闻推荐

河市小伙失联多日 你若见到请联系他家人

昨日下午4时许,市民于先生到本报民生热线(2382258)办公室求助称,其表弟唐疆与家人已失联多日,他出门时只携带了一部智能手机,身...

达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达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