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规模 特色鲜明 达川区桥湾镇因地制宜推动特色产业发展

达州日报 2021-09-08 08:19 大字

果农笑了

柑橘采摘

桥湾镇村民聚居点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特别是对于地处偏远、基础设施薄弱,既缺资金又缺人才的乡镇来说,产业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产业项目选不好,不仅会导致投入难以收回,而且还会极大地伤害群众的积极性。

近年来,达川区桥湾镇结合实际,按照规模适度、特色鲜明、品种多样的原则大力发展柑橘、黄花梨、油桃、青花椒等产业,走出了一条投资少、回报高的农业产业发展之路,推动了农民稳定增收。

规模适度不愁销路

规模太小,很难成气候不说,平摊下来,基础设施投入成本、人力成本、技术成本太高。如果规模大了,市场供需平衡一旦被打破,往往又会为销路发愁……

桥湾镇地处巴河沿钱,土壤中含沙度高、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是达川区传统的柑橘种植区。特别是桥湾镇的“特姆林”柑橘皮薄、肉甜,且每年春节前后成熟上市,很受市场欢迎。

“既然果子这么俏,为啥不扩大规模赚大钱呢?”面对消费者的疑问,桥湾镇钟山村4组的种植户李洪林却异常地清醒:“现在柑橘的品种更新太快,而且替代性很强,规模一旦大了,数量多了,果子马上就会变‘贱’,搞不好就会烂在地里。”

“一般大的几百亩,小的就几十亩!”桥湾镇党委书记魏伯波告诉记者:“规模虽然能够增加市场的占有率和定价权,但也并不是越大越好,往往规模越大,对资金、人力、技术、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要求也就越高,如果忽视基础条件和市场需求,盲目扩大规模,风险也就越大!”

倒虹村4组村民黎生林的家庭农场种植特色柑橘爱媛、春见300余亩,钟山村3组李元建种植黄花梨、油桃、东坡脐橙等共200亩……

“靠着这200亩地,我们家卖一季就有近10万元的收入。”李元建说:“因为种得不多,有更多的精力养护,果子的品质好,市场认可度高,每年就摆在家门口的公路边上卖‘过路客’,都能卖上万斤。”

特色鲜明人有我优

“现在市场的变化太快,本地市场很容易被外地占领,想要把产业发展好,就要避免同质化竞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桥湾镇镇长张卫说。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桥湾镇的产业就只有柑橘、花椒和大米这三大类,而实际上,桥湾镇的特色产业还有很多。

“我们引进了长叶香橙,不断进行品种改良,开发明日见(柑橘)和油桃新品,基本上一年四季都有特色水果上市。”桥湾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任国华说,在水果产业发展上,打的就是时间差,要的就是“新鲜感”,做到人无我有。

“现在新品种开发的周期长、投资大、风险高,如果实在避不开,我们就努力实现人有我优!”魏伯波告诉记者,今年桥湾镇青花椒产业的收益有300余万元,仅七鑫种植专业合作社种花椒的务工支出一项就达到30余万元。

在青花椒普遍利润不高的情况下,之所以能够赚钱,两个原因很重要:一是高薪聘请技术专家,提高花椒的品质,达到农产品进出口检验检疫标准,二是修建烘干房和冻库,增强议价空间和选择余地。

9月6日,钟山村11组七鑫种植专业合作社以每斤34元的价格卖掉了今年最后一批干花椒。

“山东的老板,货一装上车,钱就打过来了,比一个多月前,一斤多卖1元多钱!”七鑫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代定雄告诉记者,青花椒的价格市场波动较大,特别是刚采摘时鲜椒的价格往往会受到大量上市的影响,而随后又会逐渐走高回暖。

□文/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桂丹倪 特约记者 陈小平 图/张靖

新闻推荐

达川区:保洁工具箱亮相街头

本报讯(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陈首江刘晨)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生活环境,美化城市形象,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今年以来,达川区环...

达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达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