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华的哲学思维范式
陈永华所著的《认识论》一书
研究哲学的陈永华
州人陈永华,从小热爱思考,二十几岁时就立志著书立说,如今年近古稀,成就数百万言的论著,被其称为矛盾应用哲学论。今读其《认识论》一书,被其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实现自己梦想的精神以及坚持用哲学指导实践的行动思维方式所打动。谈到自己的矛盾应用哲学,陈永华总是如数家珍,滔滔不绝,他希望用自己的哲学思维,让更多社会成员在解决人生、决策、抉择面临的困难时,能够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法,使自己走出困境的同时提升认知自我、认知世界的能力。为更好地认识陈永华的哲学思维范式,作为一种学习研究,撰写本文,以期大家能更好的理解认识,并能够在生活中应用。
陈永华的矛盾应用哲学的基本观点及《认识论》一书的基本架构
陈永华的矛盾应用哲学,旨在用概念、要素、机理、特点、规律、辩证法、论证、判断等要素,揭示事物矛盾变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并用这种思维认识和改造世界。其中,概念是指用抽象的方法,概括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特征;要素是指构成客观事物的必要因素;机理是指客观事物产生、机能及变化的道理;特点是指客观事物存在独特的、有别于其他的地方;规律是指客观事物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这种联系确定了矛盾的发展趋向,并且在同一条件下相互作用,重复出现;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的矛盾、运动、发展、变化;论证是指引用论据来证明论题的真实性的论述过程,是由论据推出论题时所使用的推论形式,包含论题、论据、论断三个方面;判断是指基于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肯定或否定客观事物的存在。
这一认识矛盾的“八步方法”,在《认识论》一书中得到了充分运用,每一部分、每一章节都有具体的体现。整个认识论包含“上、中、下”三个篇章,共130余万字,主要研究认识的三个方面:一是认识主体;二是认识关系;三是认识实践。在分析认识主体、认识关系、认识实践时都是从研究对象的概念出发,最后对这一研究对象进行判断,形成了一套用哲学分析问题的方法模式。
第一篇是对认识主体的阐释,包括六个方面。第一,在解释何为“认识”中,主要讨论了两大问题,即认识本质和认识特征,用“概念、要素、机理、特点、规律、辩证法”分析认识本质主体,用“时空、格局、多元、系统、宏观、微观、性质、差异、质量、能量、引力、价值、风险”等概念来分析概括认识本质关系,用“目的、方略、实施、新矛盾、新文明”去分析认识本质实践。认为,认识本质的目的是揭示客观世界本质关系以及客观世界矛盾运动发展的规律。第二,在构建认识方法体系中,他认为认识世界通过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逻辑思维、认识辩证法等提高认知的效率,其中在战略辩证法中把“大局、大事、高度、广度、根本利益、计划、谋略”作为战略要素。在方略辩证法中把矛盾、调研、依据、抓住主要矛盾、评价、判断、决策、计划、策略作为认知方法要素。第三,将认识产生机理、认识机能、认识变化作为认识机理的三个重要方面,认识产生机理的要素包含以原因、矛盾为主体的存在要素,以感官、实践、思维为主体的主观要素。认识机能包括揭示客观事物内容、关系、矛盾运动发展变化的过程三个要素。认识变化包括一般变化、正面变化、负面变化三个要素。第四,将客观、实践、思维、探索作为认识的四大特点,在客观认知中,提出客观是认识的第一大特点,实践贯穿在认知的全过程,思维是认识的灵魂,探索是认识世界的动力。第五,认识规律主要包括实事求是的规律、实践探索的规律、物质意识规律、存在思维规律。第六,认为认识辩证法主要讨论了认识矛盾、认识运动、认识发展、认识变化。
在第二篇阐释认识关系中,陈永华使用了认识时空、认识格局、认识多元、认识系统、认识宏观、认识微观、认识性质、认识差异、认识质量、认识能量、认识引力、认识价值、认识风险等概念阐释认识关系。第一,认识时空是指从时间、空间的角度认识世界的过程,认识时间和空间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它们相互作用。第二,认识格局是指认识世界活动的过程,人们从客观事物的机构,规格、气场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形成的不同格式的角度认识世界。第三,认识多元是指从客观事物的多种性质、多种样式、多种元素等角度认识世界,认识多元可以由多性、多样、多个三个要素组成。第四,认识系统是指从同类、相关的角度认识世界,认识系统主要包括感性系统、理性系统、实践系统、循环系统、逻辑系统、矛盾系统、理念系统、战略系统、方略系统、点面系统、优选系统。第五,认识宏观是指从大范围和整体角度认识世界。认识微观则恰恰相反,是从小范围和局部认识世界。第六,认识性质是指从正、中、负(反)三级认识世界的属性。第七,认识差异是指从时空、格局、质量、引力等方面对同类世界差异化认知。第八,认识质量主要包含认识质量的主体和认识质量的程度,认识能量是指从正向能量和负向能量的角度认识事物。第九,认识引力是指从客观事物的影响力和吸引力的角度认识世界;认识价值由自身价值和使用价值两部分组成;认识风险是在认识世界的行为中出现的失调和失控等状态。
在第三篇阐释认识实践中,作者主要探讨了认识的目的、认识方略、认识实施、认识新矛盾、认识新文明。第一,在认识的目的中,主要论述了人认识世界主要是为了谋求人类生存、发展、修炼素质、追求完美、实现梦想等;在谋求人类发展中主要讨论了发展、经济、繁荣社会,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创造新文化、促进新文明;在修炼素质中主要论述了素质、齐家、创业、治国等概念,并通过这些认识达到追求完美、实现梦想的目标。第二,在认识方略中同样用认识调研到认识策略,讨论了如何认识世界。第三,在认识实施中,主要论述了认识方案、布局、程序、准备、流程、问题、调控等具体问题。第四,在认识新矛盾中,主要讨论了认识成果、新问题、新目标、新征程、新成果。在此基础上,形成突破,进入新的时空领域。
从应用哲学发展研究的历程看陈永华哲学思维范式的归属
通过梳理哲学的关键概念和不同哲学思想流派、应用哲学的基本概念、应用哲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论三个方面,讨论了陈永华的矛盾应用哲学的研究范式归属。
(一)从哲学的关键概念和不同哲学思想流派看矛盾应用哲学研究范畴归属
中西理论家对哲学定义的理解不下百种,根据词源的解释,哲学(Philosophy)一词源于希腊文,有“爱”和“智慧”的蕴意在里面,通常认为,哲学是一种“元知识、元理学”。古今中外哲学家中,黑格尔和马克思用“辩证法”、尼采用“超人”、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儒家哲学的“仁”、道家的“浑沌”等来阐释其哲学思想,形成了实证主义、悲观主义、存在主义、功利主义、禁欲主义、快乐主义等经典哲学思想流派。而应用哲学应该与经典哲学同时产生,从哲学的发展进程看,古希腊就已经存在政治哲学、艺术哲学等应用哲学传统。在我国儒家的实用哲学、道家的“推天道以明人事”都可视为中国传统的应用哲学。到20世纪70年代,应用哲学得到了快速发展,哲学与经济、教育、文化、管理、心理学等学科相结合,就形成了经济哲学、教育哲学、文化哲学、管理哲学、心理哲学。陈永华的矛盾应用哲学主要的价值是运用哲学理论思维提升个人认识、判断事物能力,管理矫正自身行为,使社会成员通过强有力的自我管理,顺利达到行动的目的或向成功迈进,从这个意义上讲,应该属于应用哲学中的管理哲学范畴。
(二)从应用哲学的基本概念看矛盾应用哲学的基本定位
关于应用哲学的概念,学界的观点不一,有学者认为,应用哲学应有广义、狭义的,从广义上来讲,应用哲学就是泛指“研究一般哲学理论如何应用于实际的理论、方法与实践的哲学反思的通论”。从狭义上讲是指,“运用哲学理论为最高方法论,揭示特定对象的普遍本质和一般运动规律,从而实现人的特定目的的特殊的哲学方法论”。①也有学者认为,应用哲学就是“关于哲学理论如何与实践相交织的思考,旨在于运用哲学原理或元哲学”。②从这个研究范式上讲,这也较为符合陈永华的矛盾应用哲学中从概念到判断的推理研究逻辑,符合应用哲学研究的基本定位。
(三)从应用哲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论看矛盾应用哲学的研究目的
在理论研究中,一种学术性的探索和研究主要是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学科对象、研究的问题是什么;二是这个领域的主要研究方法;三是学科的内在结构及其学科分支有哪些;四是所从事的研究有什么样的价值”③关于应用哲学的研究对象,学界的专家也认为,应用哲学主要就是研究社会成员如何用哲学的理论与方法,揭示特定对象的本质和规律。应用哲学研究的方法论应与哲学研究的方法论相一致。要坚持哲学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坚持批判的思维,解释社会行动的具体“意义”。在指导具体实践中,对社会行为的“对错好坏”进行辨别,用哲学的思维洞察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使个人的行为少走弯路。从陈永华个人经历来看,其运用自己所研究的哲学思维范式去研究市场经济,确定自己的投资方向,指导自己的人生选择,并使自己走向成功,已经证明了矛盾应用哲学的价值。在这个基础上,继续从事矛盾应用哲学研究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分享其成功的经验,获取生活、行动的启示,使更多的人走向成功,并从实践中继续修正自己的理论架构,丰富理论的观点,拓宽矛盾应用哲学的研究视野和解释范围。
关于《认识论》一书相关问题的讨论与思考
经过阅读陈永华的矛盾应用哲学和《认识论》,结合其人生经历,产生了几个方面的认识和思考。
(一)关于陈永华行为方式的价值
对于普通的社会一员特别是年轻的社会成员来讲,陈永华对哲学研究的孜孜以求,这一行为本身就有极大的激励、参考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善于用高目标激励自己。回顾陈永华的成长历程,我们可以发现,根据自身爱好确定一个比较高的目标,是使人进步、激励人走向成功的关键。这一理念在中西方的文化智慧中都有非常具体的体现,比如,《论语》在谈到远大理想和具体目标的关系时,有过非常精彩的论述,就是“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无独有偶,高尔基在《论文学》一书中也写出了让人警醒的句子——“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确信这也是一个真理。”深处不同的时代、不同国度、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却有异曲同工的论述,足见确定较高目标是成功者走向成功的关键。二是要善于用执着的信念强化自己的目标。陈永华在少年、青年时期,家境不是很好,他在“挑泥巴筑堰塘、抬石头修梯田”中“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但在艰难困顿中他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在繁重的生活压力中坚定自己的追求,孕育着人生的梦想。因此,对于读者来讲,这本身就是从平凡走向不平凡的传奇故事,让感同身受的人在遇到挫折时还能憧憬未来,遭遇逆境时还能心存希望,不堪重负时学会缓解压力。三是要善于用学习实现自己的目标。爱学习、勤思考是陈永华的最大特点,他从小就深深地认识到只有学习才能获得知识的给养,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他不仅向书本学,还向实践学,向身边的人学,集众人之长,悟生活哲理,并通过“学习—实践—学习—再实践”行动逻辑,一步一步地总结经验,并将经验继续升华,在学习中不断丰富自己、认清自己、规划人生、实现目标,用学习实现自己目标的同时,也用学习建立新的目标,在目标的接续奋进中,不断成就自我。
(二)关于陈永华哲学思维范式的价值
通篇来看,《认识论》主要采用了矛盾应用哲学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思考,是一种可供借鉴、可以操作的思维方法,这种哲学思维范式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丰富读者的知识视野。全书对社会成员、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创新、人类社会发展等重大问题的主体、关系、实践进行研究,有助于提升读者对自我、世界以及自我与世界关系的认知,提升个人的学识涵养,丰富个人的知识储备,增强个人的哲学素养。二是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全书运用矛盾应用哲学理论,在分析研究对象的主体、关系和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哲学的思维范式,即对事物主体的分析主要用概念、要素、机理、特点等要素,对事物关系的分析主要用时空、格局、多元、价值、风险等要素,对事物实践的关系主要用目的、方略、实施等要素,而又用这三个层面去分析内一个要素,形成了一个哲学“概念式思考”的逻辑“闭环”,为正确认识事物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认识框架。三是贡献了一种精神力量。看到整部书,结合作者的生平、个人经历、所处的环境,不禁会使读者自我反省,思考自己的一生应该有什么样的追求,应该确立什么人生目标,应该为社会带来什么,激励人奋进有为,不断朝向更大的人生目标迈进。
(三)关于《认识论》的实践价值
从实践层面来讲,《认识论》涵盖的层面较为广泛,提出的认识方法较为系统,对不同层面的认知决策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有助于更为科学的认知自我及其所处的世界。作为社会个体,正确的认知是进行正确判断的基础,在认知过程中,能够清晰地分析自我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辩证的认识外部环境的“好与坏”,使社会成员在精准自知的基础上,进而采取正确的行动改造世界。二是有助于避免各种决策风险。矛盾应用哲学及《认识论》对于他人的最大价值是其处理问题的逻辑思考方式和行动方法步骤,通过“程式化”的问题分析与思考,将所面临的问题概念化、系统化、逻辑化,引导社会成员对其每一步的思考、行动都充分运用辩证思维进行全面的研判、分析,降低了遗漏问题的可能,避免了因认知不到位产生的各种决策风险。三是有助于推进社会成员的自我实现。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矛盾应用哲学及《认识论》提供的方法论有助于减少各种复杂的因素对社会成员追求个人价值的干扰,降低时间成本、物质成本,使投入、产出的比值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助力人去追求更向上、更高的生活目标,成就自我的同时惠及社会、他人。
(四)关于书中涉及理论的传承与创新问题
运用矛盾应用哲学思维范式所著的《认识论》有一定的理论创新和方法论上的突破,但仅就学术规范而言,仍需要在下一步工作中全面的规范提升。一是引用规范的问题。在全书中,没有一个参考文献,但这不代表这些文字都是原创,从表述上来看,很多文字并没有超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和概念定义。比如,关于感性认识的要素分析,书中认为,感性要素“表象、感觉、感知、知觉”四个部分组成,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感性认知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的定义相仿。这一类似问题在书中很多地方都有体现,提升了论著的重复率。二是关于文字的前后重复问题。书中很多问题的概念,比如,调研、根据、主要矛盾、理顺矛盾关系等等都存在概念重复率较大的问题,在论述中只是将其中的分析对象进行替换,容易给读者带来简单重复的印象。三是关于写作体例与写作规范问题。全书从开始到结尾都是一个书写体例,基本都是用“主体、关系、实践”概念性的探讨,缺少研究的背景分析、目的分析、前人观点的梳理、本项研究趋势的展望,多数停留在就事论事上,缺少变化,容易给读者一种简单性重复的印象,写作体例的变换有待加强。此外,提炼书中有些概念时简单取舍两个词或多个词的其中一个字组成,比如,人思规律、判决、时空等等,以及书中的错别字,这些都是需要规范的问题。
(五)关于书中一些观点的探讨与建议
矛盾应用哲学以及《认识论》还有些值得作者深究的地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一些观点表达有违背常识认知的风险。在《认识论》一书中,有些观点没有表达清楚,甚至有些观点与现在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相左,有风险,需要慎重处理。比如,书中多处论述中出现了“征服世界”,这一观点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点相违背,不是先进的、科学的认识思想。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关于这个问题有过精彩的论述,他深刻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④”另一方面,一些观点表达不准确、意思含混,容易引起读者的误解。比如,书中对迷信产生的机理、循环认识论等论述,还需进一步深化论述,达到表述准确。为此,建议作者进一步细致地修正书中的分析框架、概念认定、语言表达与分析内容,建议可以运用矛盾辩证法,从主体、关系、实践三个方面,仅就一个对象开闸深入细致的逻辑分析,形成一个经得起学术和实践检验的研究框架,以飨读者。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有挂一漏万之嫌,受自身理论认识水平的限制,有些认识可能不准确,甚至不正确,仅供参考。
注释:
①郭国勋.简论应用哲学的对象、特征和主要任务[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
②黄小晏.试论应用哲学的若干理论问题[J].哲学百家,2010.
③[英]杰弗里·托马斯.政治哲学导论[M].顾肃,刘雪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④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作者系中共达州市委党校政法教研部主任、副教授)
□丁德光
新闻推荐
与达城塔沱湿地公园隔河相望的临江公园是达川区重点建设项目,自开建以来备受市民关注。近日从该工程项目办获悉,目前临江公...
达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达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