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执戒尺 爱心绕之 教育惩戒大家谈(1)
1月19日—20日,由市教育局组织的全市2020年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在全市各地展开,监测科目为小学五年级语文、小学四年级数学。图为达川区河市镇中心小学考点考生正在认真答题的情景。(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鲸印 通讯员 朱金雁 摄)
编者按:教育惩戒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教育领域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为将教育惩戒纳入法治轨道,教育部日前公布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则》),将于今年3月正式实施。
为什么需要教育惩戒?教育惩戒与体罚有什么区别?怎样把握好教育惩戒的边界?教育部发布《规则》后,本报向广大教师征集了如何正确实施教育惩戒观点和看法,旨在倡导广大教师正确认识教育惩戒,慎用教育惩戒这把“双刃剑”,教育和转化存在违规行为的学生,培养学生更加健康的人格。
本报将陆续刊登一些观点文章,欢迎赐稿。
惩戒只是一种教育手段
□黎文
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明辨是非能力相对较弱,易发生违反班纪校规、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中小学守则的行为。实施一定的教育惩戒,能达到教育违纪违规学生的目的。
惩戒只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学校、家庭、社会都要有正确的态度,教师、家长和公众态度鲜明支持对违纪违规学生实施教育惩戒。不能因为个别案例,就对教育惩戒产生非议,甚至不满、抵触。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孩子健康成长,需要教育惩戒。
实施教育惩戒要有度,要多实行奖励性惩戒。惩戒手段很多,要根据孩子年龄特点,把握好惩戒的尺度。对孩子的一般性错误,可以选择奖励性惩戒。多鼓励有缺点、犯错误的同学及时改正缺点或错误。切莫简单地把教育惩戒等同于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以“黄荆棍下出人才”的粗暴野蛮方式,纠正学生违纪违规行为,学生不欢迎,家长也置疑。
老师对孩子要有爱心,要多给孩子改正的机会,让孩子感受到爱。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问题学生”,不能歧视“问题学生”,要给“问题学生”更多人文关怀。老师还要和家长多交流沟通,家校携手,共同教育好祖国的下一代。
(作者系达川区教育技术物资装备所所长)
严慈相济育人才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邵明
《规则》为教师如何实施惩戒做出了明确规定。在大家津津乐道用《规则》保障教师权利的时候,我想说,《规则》也是在提醒老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要严慈相济培育人才。
近年来,不少教师因为惩戒学生受到惩罚的新闻在社会上广泛热议。一方面,家长希望教师严格管理学生,另一方面,家长又担心教师过度惩罚学生,对学生造成伤害。老师们也为如何把握好惩戒学生的尺度发愁。《规则》的出台,理顺了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为教师用好戒尺,教好学生提供了依据和标准。
严慈相济,更能体现教师教书育人的水平。《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规定,教师要关心学生学习生活,深入与学生交流,善于倾听学生意见,为其做好引导和教育。认真学习《规则》后,我发现《规则》不仅有尺度,更有温度,对教师如何实施好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规则》的出台,并不是为了教师过度实施教育惩戒寻找理由,也不是家长为庇护孩子寻找借口,是为了教师更好地教育好学生。相信《规则》实施后,将进一步提振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积极性,推动家校共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新闻推荐
少女郭某因心理压力大,喝下剧毒农药身亡,其亲属多次找农药门市老板索要赔偿……近日,在司法所的调解下,双方终于达成协议。未...
达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达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