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贫搬迁的达川样本

四川农村日报 2021-01-21 06:48 大字

达川区河市镇成都山玫瑰谷成为达州市民近郊游的打卡胜地

达川区万家镇银杏谷景区一角

达川区百节镇肖家村易地扶贫搬迁点

□陈小平 邱霞

1月7日,达州主城区迎来了这个冬天的第一场雪。

达州市达川区万家镇银杏谷银杏大道旁,农家乐里停着不少从银杏谷赏雪归来的游客的小车,老板龚光翠忙得不亦乐乎。

“原本以为,天气冷了,生意会淡一些,没想到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的客人,还好我提前作了准备……”龚光翠说。

搬新居 村民走上就业增收快车道

万家镇双桥村,曾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8户186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就达到30户89人,其中集中安置24户74人,分散安置6户15人。

集中点建好后,达川区因势利导,运用自身适合发展康养的优势,引进企业发展银杏康养产业,打造中华银杏谷景区,从而拓宽了产业发展路。

同时,该区以“巴蜀古韵·幸福双桥”为主题,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建设了乡愁、巴文化、新村、丰收等四个主题区,对安置点及周边房屋进行了风貌提升打造,对河道进行了整治并绿化亮化修建了公共厕所、生态停车场、污水处理站等,不仅极大地改善了人居环境,还为村民们利用自家房屋接待游客创造了条件。

在外做餐饮工作的村民龚光翠嗅到了商机,第一个回家开起了农家乐,吃起了“旅游饭”,从此告别了在外漂泊的日子。

建档立卡贫困户蒋启贵是一个藤编手艺人。尽管其藤编手艺在当地属一绝,但由于住在交通不便的深山里,他的藤编产品难以走出大山,他只能靠种几亩地过着苦日子。

“以前的老房子,外面下大雨,屋里就下小雨,家门口也全是烂泥巴,下雨天还经常摔跤,房子住得不舒心,编的藤编也卖不出去!”蒋启贵说。

2017年9月,一家六口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

住进了山下的新房子,柏油路通到家门口,赶场和进城都近了,蒋启贵寻思着自己的手艺不能丢,于是又重操旧业,搞起了藤编。村里和镇上都很支持,专门为他成立了工作室,挂出招牌向游客出售藤编产品。由于质量好、品相好,蒋启贵编的藤编很受游客欢迎,供不应求,收入一下子翻了番。

“能够自己做事的,就自己做事,年龄大的,身体不太好的,不能自己做事的,还设置有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保障了基本的生活!”双桥村党支部书记蒋虹旭介绍道。

“我每个月靠做保洁能领850元的工资,基本生活开支没有问题!”村民熊光琼年龄大、身体也不好,被聘请为安置点的保洁员负责清扫卫生,对此,她感到很满意。

巧规划 建基地育产业打造富裕村

达川区在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秉承“换一方水土富一方人”的思路,在易地扶贫搬迁规划阶段,就注重把易地扶贫搬迁与产业发展、新村建设、旅游发展相融合,通过规划从源头上做好统筹,避免了各行其是。

“之前我一直在浙江打工,今年小孩上高中,父母年龄也大了,从去年开始我就留在老家。我们村历来都有种植乌梅的传统,我也承包了一些土地,打算趁着区里大力发展乌梅产业的机会,赶上这个风口!”百节镇肖家村5组村民肖贤琼说道。

肖家村把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与乌梅产业发展相结合,利用当地特有的乌梅打造乌梅山景区、乌梅小镇,依托产业的发展解决了易地扶贫搬迁村民的吃饭问题。

河市镇成都村把易地扶贫搬迁与发展乡村旅游相结合,依托占地1000亩的玫瑰基地发展近郊乡村旅游,成立玫瑰小镇旅游合作社,发展千亩玫瑰园1家、三星级森林酒店1家、民宿3家、百亩水果采摘园1家,帮助搬迁群众通过旅游增收致富,成了人人羡慕的富裕村。

易地扶贫安置点还主动向产业基地靠近,围绕产业基地建设安置点。同时,在安置点周边有意识建设产业基地,实现双促进。

近年来,达川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推广运用“双靠近、三融合”经验模式,培育壮大了丽天牧业、天王集团、四川友腾等龙头企业,推动了青花椒、安仁柚、乌梅、生猪养殖等基地建设。同时,强化与搬迁群众形成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双受益,带动了搬迁户增收。

分布在该区各集中安置点周边的40万亩优质水稻、10万亩乌梅、20万亩青花椒、5万亩安仁柚及20万亩蔬菜,有力地促进了搬迁群众增收,增加了他们幸福生活的“含金量”。

据达川区相关负责同志介绍,“十三五”期间,达川区易地扶贫搬迁贫困人口4815户 15350 人,全部实现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

新闻推荐

达州钢铁顺利通过“三体系”再认证及监督审核

本报讯(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李彦达通讯员李青全甘娟)近日,四川三峡认证有限公司对达州钢铁进行了为期3天的质量、环境和职...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