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家坪村,达州第一个国家级传统村落

达州晚报 2021-01-20 09:57 大字

鲁家坪村列宁街

车出达城,一路向西,过马踏洞,翻铁山,直奔达川区石桥镇。笔者此行,有对石桥列宁街的热情向往,更有对鲁家坪传统村落的深深牵挂。

走进石桥,接待我的是1945年出生的何成才。这位1983年就任石桥乡乡长、镇长、人大主席的老人,在鲁家坪村里、列宁街上,以及他的家中,如数家珍般地讲述鲁家坪村的发展演变、人文典故,捧出《石桥乡志》和《石桥镇志》,让笔者对达州市第一个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单的鲁家坪村印象极为深刻。

一个由移民兴建的场镇村落

“鲁家坪村处于石桥场镇及周边的村落,部分组在石桥场镇,算是场镇村落。”何成才开门见山后介绍起石桥镇来。

石桥镇从东汉时就开始建集市,到了唐朝,街市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建立太平县,县衙驻地在今鲁家坪村的高寺寨以下的地方,明朝改为柳阳县。明末清初,张献忠率领部下两次进入四川作乱。清朝平乱以后,湖广、江西、陕西的一些人奉清廷的旨意入境,插签为业,搀草为记,手指为界,划地结庐,垦荒种田,修建石桥。自清康熙元年(1662年)以来,除奉旨填川的人外,避难、经商、行艺等入籍的也不少。他们各带一方文化和习俗,各从事一个行业,各建一处屋宇或街道。抚州街、广东街(花市街)、禹王宫、老会馆、神农庙、万寿宫这些建筑具有较浓厚的移民文化特色。

石桥镇属于浅丘,没有大河,但小河沟较多。古时为了方便通行,就在小河小沟上修建大大小小的石拱桥、石平桥,如神禹桥、张家桥、拱桥河拱桥、四方井天桥、高家沟石拱桥等。最有名的当数明朝时,建在锅底滩河上的倒石桥,桥长18米,宽4米,高8米,为单孔石拱桥。拱背中心突出的地方雕刻有单龙戏珠,清代贡生余福亭给倒石桥作了一副对联:“平桥欲得上鹦鹉,响水依然下鲤鱼”。因石桥镇有小溪绕穿街心,又有多座石桥衔接东西街道,故而得名石桥河,后来去掉“河”字,称石桥。

石桥镇原有后街、抚州街、梁子街、大井街、平桥街、烟市街、糖市街、花市街、新场街、太平街、鲁家坪11条老街,分别由八省移民各姓所建。其中鲁家坪村就占了4条街,分别是太平街(今一、二组)、紫薇街(今一组)、新街(今二组)和花市街。前3条街在1951年时就合并为列宁主义街,今称列宁街。抚州街、后街已开发改造,新场街、太平街、鲁家坪街合并成列宁街。现存老街7条,其中列宁街最长,东起神龙庙,西至老操场坝口,全长695.3米。

鲁家坪村位于场镇西南,村内阡陌纵横,沟渠相通,历来以传统水稻种植为主,有深厚的农耕文化底蕴。村名因鲁姓大族聚居而得名,村内建筑选址依山就势,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呈现典型川东民居风格,以三合院、四合院为主。四合院多设有朝门,穿斗式屋架,人字形瓦顶,小青瓦屋面,平房带阁楼,大飘檐。大多数用石灰坐檐扎脊。

列宁街位于鲁家坪村一、二、九组,主体原名鲁家坪街,建筑鳞次栉比,集中地反映出鲁家坪村及石桥古镇历史发展脉络和川东地区穿斗木构建筑群特色。街道均为青石板路面,木架构空枋斗榫,青瓦坡顶,小出檐,木板门面。建筑高度一般为一至二层。正面有吊脚小楼,木质柜台。外封闭,内开敞,深巷子,小天井,院内别有洞天,前店后居是普遍现象。列宁街及周边地区为村民主要聚居区,现存大量完好的明清时代建筑群和红军遗址,特别是清代建造的节孝石牌坊。

一街四坊两对婆媳皆节孝

在我国的历史上,各个朝代都彰善励贤,对那些有功于国于民的人树碑立传;对节、孝的女性建旌表牌坊予以褒嘉。列宁街上,清朝就建有四座牌坊,如今都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何成才带着笔者,从东往西,依次介绍起四座牌坊来。

一号牌坊为许氏节孝牌坊,在列宁街的东边,是奉政大夫马春芳的妻子许氏建的节孝坊。许氏节孝牌坊由一正两侧三道石门组成,正中的为圆形,左右两侧为长方形,上中下三重斗檐,顶脊和左右侧脊为飞檐翘角,顶脊下梁錾刻有“八仙过海”;正中刻有“圣旨”;左右上方共有五龙(称为五龙捧圣),五龙左右为凤凰(称为双凤朝阳)。第二道横梁正、背面为圣文錾刻。第三道拱梁印堂中正面有皇帝恩赐的“诰封宜人”,背后为“锡光有庆”。正面各梁錾刻有“大破天门阵”“穆桂英大战洪洲”“辕门斩子”“四郎探母”“古城会”等戏曲场景;背面有“大登殿”“西厢记”等戏剧人物,以上人物多以浮雕、镂雕为主。

二号牌坊为郭氏节孝牌坊,就是刻有“列宁主义街”的这座牌坊,列宁街也因此而得名。这座牌坊始建于清朝嘉庆二十一年(1817年)的夏天,是马春芳的母亲、马洲的妻子郭氏的节孝牌坊,是这条街上四座牌坊中修建最早的牌坊,占地面积也最大,位置最显赫,工艺最精美,风格最独特,牌坊宽9.49米,高8.7米。这座牌坊的主人郭氏与一号牌坊的主人许氏是婆媳关系。两座牌坊设计大致相同,雕刻的人物、花卉多,有“三顾茅庐”“桃园结义”“三英战吕布”“梦中哭竹”“太公钓鱼”“二十四孝”“尉迟恭”等戏剧中的人物。

三号牌坊为李氏节孝牌坊。牌坊宽9.48米,高8.7米,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一座。牌坊的顶石、侧脊脊石完好,雕刻无毁损,动物鸟类色彩依旧,数量最多。人物浮雕有“嫦娥奔月”“二十四孝”“甘露寺招亲”等。在众多图案中,以“塔石保作衣,鲜花争瑞果”“蝙蝠”引人注目。在牌坊正南面有幅“白兔带路”的图案极具传奇色彩。其人物是一老太婆去水井挑水,将水桶放在井旁,一只带箭野兔奔至老太婆身旁,后有一武士拿着弓追逐。传递的故事情节有两种说法:一是说徐文点去世后,李氏守寡30多年,以磨豆腐卖来维持生计,并对公公、公婆极其孝敬。双亲病故之后仍不忘本业。李氏的儿子从军多年,以五品军功赏戴花翎衣锦还乡,到家却不见母亲身影,于是外出寻访,林边突然窜出一只山兔,武士一箭射去,箭中野兔屁股。兔带箭奔驰,武士追逐前去,兔直奔取水老妪身旁,只见这位年近花甲的挑水老太正是他的生母。二是说徐文点早年在西北从军,后来骑着马回到家里,看见老母亲病重躺在床上,不能说话;而妻子李氏不见人影,便出门寻找,看见一只白兔,于是一箭射去,射中白兔的屁股。白兔带着箭奔跑,徐文点一路撵去,白兔跑到一水井旁便停了下来。徐文点惊奇地发现,妻子李氏正在这里打水。考证过这幅图的文史专家朱全森说:“反映的内容,应该是真的。”

四号牌坊为汪氏节孝牌坊。清光绪二十六年(1901年),武生徐定国的妻子汪氏所建,坊宽7.5米,高8.5米。这座牌坊上錾刻有“头品顶戴兵部尚书总督四川地方鹿奏请”“圣旨”,左右侧脊镂雕“凤凰麒麟”,顶堂为“五龙捧圣”,中门上印堂有“节孝”二字,侧门正面左右雕刻有“金石”“同坚”字样,背面左右錾刻着“湛露”“冰清”等字。这些字一米见方,出于清代书法家廖伦之笔,颇受当代书法家的赞赏。

这四座历史悠久的牌坊,不仅代表了古代的节孝文化习俗,同时其精湛的石雕技艺令人叹为观止。每座牌坊都以青石为料,三层斗拱,飞檐翅角,雕饰镂刻精美,上有五龙捧旨(镂空雕),下有花卉人物、戏文故事,共雕刻人物480个,动物16幅,无不栩栩如生,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平和艺术文化内容,反映了清代中期至清末传统文化,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它既是古迹,又富于时代精神,一街四牌坊,实属罕见。

一个又一个非遗蜚声华夏

鲁家坪村,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人口构成,特殊的历史渊源,形成一个又一个响当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舞蹈、杂技、音乐为一体的翻山铰子,通过一群青年男女热烈欢快地击铰场面,展现了丰收后的喜悦,表现了男人的粗犷豪爽、女人的秀丽俊俏,体现了大巴山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被列入省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家易德明老先生所传的烟火架,2006年7月被达县人民政府列入达县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年9月,又被达州市人民政府列入达州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内外兼修、刚柔相济,易学易练,老少咸宜的法门气功,2014年1月,被列入达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石桥米酒鱼则登上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座。

一直在发掘和研究石桥(鲁家坪村)历史的何成才无不自豪地告诉笔者:烧火龙是石桥的民间文化盛典,中央电视台直播时,他曾宣布烧火龙表演正式开始。烧火龙包括扎龙、请水、烧龙、清宅、罢龙五部分;龙由篾片、麻布、纸等扎成,除宝灯外,龙头、龙身到龙尾由一条10米多长的麻布连接而成,再配上龙须,绘上鳞、角、爪等。表演烧火龙时,十名青壮年头戴龙帽,脚穿草鞋,赤膊上阵,一人持大红龙宝,九人持龙把,龙身伴随着激越的锣鼓声舞动,蜿蜒翻腾,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用烟花对着神龙喷放。表演的内容有“翻江倒海”“九龙奉圣”“兴云降雨”“跃龙门”“龙卷风”等,腾、翻、扑、飞、滚、游,一招一式,变幻莫测。进行到高潮,一泼泼铁水花猛地打来,围观群众喝彩不已。

2005年,烧火龙被列入达县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被列入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年10月,石桥镇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烧火龙”之乡。

(下转第9版)□郑景瑞

新闻推荐

达州市第三届青少年书画大展赛评委一席谈

“保持最原生态的艺术感受”受访者:通川区美术家协会主席、大世纪书画院院长肖超本届青少年书画大展赛于前期是一次总结,于...

达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达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