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游戏规则” 受访者:达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巴山书画院院长 马骏华

达州日报 2021-01-15 11:40 大字

回望前两届青少年书画大展赛,可用几句话总结:广泛性与专业性兼具,艺术性与趣味性同在,无不是以圆满的结局落幕。如今,第三届青少年书画大展赛如约而至,较之一二届,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纵观本届青少年书画大展赛全局,不论是活动宣传、作品收集,还是初试复试、评审评选,大赛组委会开展了细致周到的组织工作。与此同时,全市各中小学校、学生积极参与,参赛者年龄由最小的六七岁到最大的十八岁,展现了达州市青少年对于艺术的热情和活力。其中,书法作品真行草隶篆,各体俱全,令人目不暇接。

虽然大赛亮点突出,但追根究底,于本质而言,这是一场比赛。既为比赛,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尊重游戏规则,在既定的规则范围内进行最大程度地创作和发挥,最终实现艺术创作层面的“自律者自由”。无视规则的局中人,不仅可能失去参赛机会,而且是对比赛的公正性发出挑战,也是对其他参赛者所拥有的公平性造成越界。

参赛规则中明确规定在作品背面右下角用正楷注明作者姓名、年龄、作品名称、书体/画种、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但在实际评审过程之中,我们发现部分作品关键信息不完整,标注字迹潦草,难以辨认。细节决定成败,对于一个优中选优的比赛来说,和谐完整的作品形式与惊艳叫好的作品质量同等重要,缺一不可。若因一时的“不拘小节”而错失良机,无论是对于参赛者个人,还是赛事活动本身,二者都难免会留下遗憾。

此外,比赛过程中还有一种“人为活动”需要将“度”把控得当,辩证对待。在一定范围内,我们允许和欣赏对参赛者作品进行相关指导。一位优秀的指导者能够引导创作者发挥更多的创作激情和艺术潜力,从而使作品呈现出更加完美的状态。但有时如若不能把握好“度”,一味将指导的广度拓宽,将深度加码,最终甚至出现“代劳”的情况,这无疑是对“指导”这一行为和存在的误解与错判。如此一来,不仅抹杀了被指导者的自由创作能力,使其作品过多地呈现出他人元素,而且越过了规则的基准线,会使其他参赛者暴露在不公平的空间环境里。

营造一个良好的、健康的比赛氛围,没人能够置身事外,幕后的指导者、台上的参赛者、面前的评审者、台下的观众需要一起努力,自觉维护。

尊重游戏的人,终将被游戏青睐;尊重规则的人,终将被规则选中。这是我对广大青少年朋友们的寄语,也是我对他们的殷切期望。

新闻推荐

发力现代服务业 激发经济新动能

高新区铜锣湾场平现场建设中的科创公园几十辆挖机齐头并进、几百名施工人员同时作业、上百辆运土车来回穿梭……位于达州...

达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达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