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喜欢最美的你
我心中埋藏着一个梦,文学梦。那还是小学的时候。经常代表村小去乡中心校参加作文比赛,常常名落孙山,铩羽而归。而平时得到的奖励远不及我的另一位同学有次却得了三等奖,我有一种挫败感,以为自己在文字方面是没什么灵性的,在田坡上割草,在地里割麦,坐着小板凳在胶鞋底上脱粒玉米才是我的强项。上了初中,我不死心,春游去了趟真佛山。我在一位学姐那里弄来了好多描写真佛山风景、寺庙的词汇,串缀成文,不料得了一等奖,仅两名。稿子还是作文纸抄的,贴于师生必过的甬道,上端粘了胶水,下端在风里翕动。我一下课就去看,上厕所绕路都去看,去看别人有没有去看,尤其是我的那篇。
我继而大胆起来,我要把获一等奖的这篇文字投给报社,于是我买了信封,贴上八分钱的邮票,写好报社地址,跑到街上的绿邮筒前,郑重地投了进去。
梦是一粒种子,既然抛出去了,就盼着它能破土而出。我还设想过很多美丽的场景:班上生活委员发信件的时候,大声地叫了一声我的名字;接着对旁人说,怎么报社会与你联系呢?然后我满脸胀红地低着头把信封拆开,颤抖着打开信纸,“恭喜你,××同学,你《春游真佛山》一文被我报刊用了……”我上课想,想得手心起汗;梦里想,梦见有位从未谋面的人物正在一个陌生的办公桌前,桌上堆满了稿件,正拿着我的稿子在说着什么。我想认真倾听,一激灵,醒了,原来是一场梦,透过宿舍还存有一绺破玻璃的窗户,皎洁的月光正好照过来。
多年以后,我回到了农村,做了一名语文老师,几年后,进了城。接触过许许多多的学生,读过许许多多的学生文章,我似乎越来越看清楚了当年的自己,文字稚嫩,语言不干净,叙事没有趣味,对生活的理解尚浅,有时还无病呻吟。不过倒有些学生美妙的构思、质朴的生活底子、质朴的语言表达感动了我,启发了我。到后来,似乎明白有些缺陷如何去避免,如何去弥补了。当一些较显性的认知沉淀下去之时,隐秘多年的文学火苗又开始在我心底噼里啪啦地燃了起来!
在最适合的时间,我与《达州晚报》结上了缘,遇上了好老师,她就是彭闽湘编辑。那年一场高考刚过,当年的作文话题是“熟悉”,晚报开辟了一个专栏,征集本地作家同写高考作文。我想,我虽非作家,但系中学一线语文教师,也有资格呀,说不定产生的效应还比作家大呢。于是我斗胆写了一篇散文《那村·那人·那情》,托报社的一个同学捎给她,同学传话给我,彭编说了,其实不用你转过来的,是好稿子晚报肯定要用的,还说这稿子她看了,还可以,择时刊用!我有些羞赧,但更多的是高兴,那些天我天天看报纸,好几天都怅然。终于,在一个星期一的早晨,我看到了,看到了我的文章,我的名字。我一下买了三份儿晚报,珍藏一份,另外两份,我要送给我任教的两个班。我要让他们知道,你们的老师发表文章了,写的是今年高考作文,是发表在《达州晚报》上的!在接下来的一节课里,我用了较大篇幅去讲生活与文章,甚或文学,我发现,学生眼睛是亮晶晶的,放射出令人愉悦并自豪的光芒。
我与彭编加了QQ好友,只知其名,不睹其人。我同学说,她一头飘逸的长发,近一米七的个儿,大长腿,气质与妩媚相匹,本市有名的女书法家。我不敢见她,我有过种种设想,去了编辑部见她,我怎么开口?我会不会脸红?脸红了有多尴尬!她会问我什么问题呢?又怎样延续至少十多分钟的谈话呢?罢了,罢了,见面不如想念吧,仰慕不如写好自己笔下的文字吧。我所供职的单位与报社直线距离不到三百米,几年来竟没见上一面。我想托同事能否传来她一张倩照,同学却鄙夷起来:呶,找度娘呗,执笔挥毫字如行云的,就是她!
我频频写作,频频发表,师生同写高考作文已成了我的习惯,我亦被多次邀去成都批改高考作文,这不能不说是彭编给予我的动力,是晚报搭建起的舞台。我最爱她在收到我的文字后,能送上我一枝小小的玫瑰,那意味着文章被她看上了,离发表之日亦不远了。如若无任何反应,代表着要么枪毙了,要么赶快改你的文字去!几年来,差不多达成了一种默契。
随着编选我的文章多起来,我俩熟络程度也增加了,有时她还主动向我约稿,那可是莫大的荣幸,我再忙再累也会搜肠刮肚,写出一些东西来。隔着电脑荧屏,我能充分地感受到她的鼓励,朝前走,别懈怠!甚或一道暖心的眼神,似黎明时的晨光,似青山后的一道夕阳,似夜晚璀璨的星辰,尽管是凭假想得来的。有一次她很开心,谈话多了些起来,她说,你有生活的底子,还应去多读大家的锦绣作品。写作是一种修为,摒弃了功利,文字才至真至纯。多好的话语,如今想来,仍有振聋发聩之感!
后来,我的一篇散文《怀念书信的日子》获得四川省报纸副刊二等奖,彭编QQ留言叫我去晚报领奖,我终于与她“不得不”见面了!去之前我想了很多,给她买一束花吧,玫瑰,大红的!可走至花摊前,我犹豫了,她会接吗?她会不会说我,就一个小小的奖,整这么大动静!
我空着两手在报社的走廊里,见到了彭编真人,高挑的身材,长长的头发,一种职业的干练。我忍不住多看了她几眼,我只想记住这几年来就是这位如姐如妹的女子,鼓励着我一直前行,才有了今天的一点小成绩。她径直叫来了工作人员,把奖证给了我,不甚留恋,即将挪步离去,并笑着对我说:我们单位有个美女编辑很爱看你的文章哟,你获奖的这篇文章就是她推荐出去的呢。嫣然一笑,款款离去……
现在,彭编已不在编辑岗位了。尔后的晚报改版很大,副刊容量大大增加,可读性和影响力不断增强。我想,她看到这一切一定是很开心的,毕竟在她融入过青春,辛勤耕耘过的副刊园地里,如今繁花灼灼,芳华竞秀。
感谢《达州晚报》,感谢这些和彭编辑一样用最有良知的情怀去铺开达城烟火的晚报人,用这张报纸温暖着达州市民,一路相伴行走了二十个春秋!□伍成勇
新闻推荐
尹宽俊,达川区人,今年38岁,达县建设煤矿井下巷道维修队队长,在这个岗位上,他一干就是13年。13年来,与他一起进矿的人基本都调离...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