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特稿背后的故事
当年《达州晚报》创刊,对于我们市民来说,是非常欣喜的。我印象中,只有大都市才会有晚报。谁都想自己所在的城市步入大都市的行列!加之,我平常喜欢写点文章,有了晚报就多一个发表稿件的平台。况且,晚报的风格更具都市的特性,非常贴近市民的生活,对稿件的风格要求也较宽松。我一直是《达州晚报》的忠实读者,差不多每期必看,偶尔也写点文章向晚报投稿。
说起给晚报投稿,还有一个小故事。
那是2002年5月,听我大姐说她的一位老同学,42岁才生有一子。儿子三四岁时被确诊为脑白质病变,通俗的说就是弱智。这位母亲以她的坚强和母爱,对儿子开始进行长期的强化训练,希望儿子以后不会成为社会的负担,至少能够生活自理。这其中的艰辛和付出,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我觉得这是歌颂母爱的好题材。于是去采访这位母亲,写了一篇两三千字的稿子,交给当时报社一位叫李斌的编辑。
那位母亲将我向晚报投稿的事告诉了丈夫。她丈夫当时已下岗,在滨河路与珠市街之间的一条小巷里,靠一个茶摊勉强维持家庭生计。他坚决反对晚报刊登他家的事情,担心在亲朋好友面前丢脸。夫妻俩为此争吵了几天。
当我接到李编辑的电话,他对稿件非常肯定,并问我能不能提供两张弱智儿家庭的生活照片。我当时并不知道她丈夫竭力反对,兴冲冲找到那位母亲,说了报社想配照片刊发文章的要求。她听后,苦着脸对我说了她和丈夫因这事而起的家庭矛盾,大有要我撤稿的意思。我当时要她给丈夫解释,说文中所有人都用化名,对他们家并没有什么影响。对她家熟悉的人,报纸登不登都是没法隐瞒的。对不熟悉她家的人,用了化名,也不会知道是写的她家的事。我又说,晚报登出来后,可以让熟悉你的人更加了解你家的处境,对你多一分理解,对你儿子会少一些歧视。她觉得这话有道理。于是,打消了撤稿的想法。但照片是不敢提供了,否则,她丈夫会闹得更凶。
我只好向编辑回话,说了她家的状况,遗憾地告之照片没法提供。
一周后,5月22日,晚报作为特稿以《弱智儿子的坚强母亲》的标题在第六版刊出。
第二天下午,我家的座机电话突然响起,一位陌生的女士给我打电话,自我介绍是民政局的工作人员,说是看到《达州晚报》后,才知道弱智儿一家的困境,因为文中全用化名,他们没法和这家人取得联系,要我提供弱智儿家的联系方式。民政局要对他家进行帮扶。我于是在电话里给民政局的人说了具体的住址。
这个电话,让我激动了好一阵,原本写这稿子,是想歌颂一下那位艰辛的母亲,顺便赚点稿费。想不到却惊动了民政局,让他们知道了辖区内还有生活如此艰难的一个残疾人家庭。
第二天,民政局的人就去慰问了弱智儿的家庭,送去了一些生活物资,并将他家列为特困户进行照顾。
有了政府的关爱,弱智儿一家就可以安然度过那段最困难的时期。那位母亲和他的丈夫,根本没预料到他家的事,见报后会有这样好的结局。他们因此非常感谢《达州晚报》,说晚报拯救了他们举步维艰的家庭,要我转达他们一家人对晚报和编辑们的真诚谢意。
那时,弱智儿只有十来岁。再后来,十八岁时,弱智儿被安排在环卫处工作。他的智商不高,但完全可以胜任保洁员的工作。他能成为一个完全自食其力的人,是与政府的关爱和他母亲的艰辛付出分不开。《达州晚报》及时刊登这篇稿件,让民政局了解到实情也功不可没!
通过这件事,我对《达州晚报》有了更深的认识。她并不仅仅是一份茶余饭后消遣的读物,而是市民和政府部门之间沟通的桥梁,能够实实在在为市民解决一些难题。她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对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事,起到监督作用,促进问题更快更好地解决。
弹指间,《达州晚报》已20岁。
二十年,一路风华。在大多数纸媒都不景气的大环境下,通过历届编辑们的辛勤努力,《达州晚报》依然生机蓬勃。她伴随着达州市民追求美好生活的足迹,见证了勤劳智慧的达州人民,把自己的家乡建设成了一座繁华的大都市。
值此晚报20岁生日之际,衷心祝愿《达州晚报》,魅力无限,青春永驻!□曹文通
新闻推荐
本报讯(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丁畅)11月18日凌晨1时左右,一辆从达城西外开往南城方向的白色轿车,途经州河大桥桥头时,不慎闯进...
达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达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