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的晚报情缘

达州晚报 2020-11-16 10:59 大字

2001年1月1日《达州晚报》悄然走进了达州人的生活。

那时,我刚从部队转业不久,做了一名在路面执勤的交通警察。《达州晚报》的创刊之日我就和这份报纸有了联系,我曾参加过晚报创刊的赠阅活动。我执勤的中队当时在荷叶街与大北街的交汇处,就在晚报创刊的当天,记者何林带上了刚出刊的《达州晚报》,请我们协助向广大市民赠阅,我抱上报纸在马路中间向过往驾驶员赠送创刊的《达州晚报》,我记得当时还为我拍摄了赠阅报纸的图片。不记得是创刊的那天中午还是晚上,我受邀参加了《达州晚报》的创刊晚会。从此,《达州晚报》走进了我的生活,也认识了晚报众多的记者。

也许,缘于晚报记者对我的熟悉,单位也经常派我接受晚报的采访,我的名字从那时起就开始出现在《达州晚报》上。2007年,由《达州晚报》牵头组织评选达州市“十佳交警”活动,我有幸被评选为达州市“十佳交警”。2008年我又获得“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固然有我对忠诚的坚守,也离不开《达州晚报》伴随我的成长。是晚报一直对我的关注,让我的名字时不时见于报端,一个默默无闻的交通警察在达州的马路上便有了些“名气”。可能在马路上见的突发事件多,我也积极向晚报提供新闻线索,2015年至2017年晚报还给我颁发了“社区记者”证,我成了《达州晚报》的社区记者。

随着年龄增长,我也少了些浮躁。在马路上执勤时我认识了达州著名的“棒棒诗人”钦大杰,可能因为从小有文学梦,更钦佩钦大杰对梦想的执着和追求,我与钦大杰成了朋友,是钦大杰的鼓励让我多年后重新拿起了笔,我写我过去的经历、写工作的酸甜苦辣、写内心的真情感受。记得我把过去对娘的称呼写成了文章,当时我并没有勇气投稿,我把文章传给了何林主任。何主任读后,认为文章写得情感真挚而朴实,便鼓励我向《达州晚报》投稿。2015年12月12日晚报第7版《夜雨》栏目刊登了我的署名文章《奶儿》。这是我的文章第一次变成了散发着墨香的铅字。

正是因为晚报的鼓励,让我重新又燃起了对文学的追求,后来又有了第一首诗歌的刊发。陆陆续续发表了些文章后,也可能因为报社就在我执勤的范围,我认识了报社副刊的蒲建国、郝良等编辑,他们不但是我的良师也是我的益友,不断地给予我鼓励。他们对我说,尽管我的文章还很稚气,写的都是些鸡毛蒜皮,但很接地气,接地气的文章反而能打动读者,有时间就去多读多写。在《达州晚报》和这些良师益友的鼓励和帮助下,我写成了达川区作家协会会员、达州市作家协会会员。

对文学也只是我的爱好,当年晚报总编辑刘秀品写了一本《我是初中生》的书对我影响很大。刘秀品也是从部队转业,我也只是初中生,这本书照亮了我的梦想。如今,刘秀品已退休多年了,我依然记得他的音容笑貌。正是因为与《达州晚报》的经常接触,我后来把业余时间用到了自己的爱好上。我知道我写不了什么,甚至对文学我还是一个门外汉,但我想,这会让我的生活多一些情趣、多一些充实。

2019年,我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有我对马路的热爱和对初心的坚守,也离不开各级组织和领导对我的关心和培养,更离不开《达州晚报》给予我的宣传和报道。

我亲历了《达州晚报》茁壮成长的二十年,《达州晚报》也见证了我对工作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一路走来,我感谢《达州晚报》!感谢我的良师益友!□邓拥军

新闻推荐

“翘脚老板”的投资噩梦

生活中,不少人有了闲钱就想投资赚“快钱"。达州一女子唐某在他人的推荐下投资做生意,却遭遇到一场噩梦:被对方...

达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达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