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老人的“棕艺”编织梦

达州晚报 2020-11-09 11:11 大字

□达州日报社社区记者 谢幼林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一曲《渔歌子》,描绘了一幅初春时节,渔人垂钓的惬意画面,让人艳羡。只是,编织蓑衣的棕匠,已经快成为一个即将消失的行当。

——题记

“咕噜噜——咕噜噜——”,10月26日下午,达川区石桥古镇阳光明媚,走近永进社区新农村,一阵阵奇怪的声音频频响起。循着声音,只见一位老妇人骑坐在长凳上,徐徐搅动木质转轮,通过细绳带动,上端的小转杆快速旋转。在她面前,一位老者右臂紧夹棕片,左手连扯带捻,往转杆前端的钩子一挂,小心翼翼,缓缓后退,一根细长的棕绳越拉越长。“唐老汉,您又要做蓑衣吗?”老汉微微点头,并不应答。

不一会儿,十几根三丈余长的棕绳躺在地上,“咔嚓!”拿起剪刀,把棕绳一分为二。解下围裙,拿起烟锅,唐老汉眯缝着眼,美美地吸上几口。面对社区记者,聊起棕艺编织,老者双眼放光,打开了话匣子。

“我从事棕编,整整56年了。”唐老汉全名唐光汉,今年76岁。唐光汉从小天资聪慧,成绩优异。15岁那年,他顺利考入金山中学,在乡邻的羡慕中,他被安排到当年新成立的西兴中学就读。然而,命运弄人,刚刚念完初二,西兴中学停办,唐光汉不得不回家务农。

“我带你去学编蓑衣!”1963年6月,19岁的唐光汉背起行囊,在邻居宋思荣的带领下来到龙岗马家坡,师从棕匠马俊兴,开始学习棕编手艺。“十几个徒弟,只有我和宋思荣与老师同桌编蓑衣!”由于嘴甜手快,动作敏捷,唐光汉颇讨师傅喜欢,棕编技巧学得很快。“那是集体经济时期,师傅从供销社领回棕片,我们一起编织,然后交回供销社,统一销售。”唐老汉告诉记者,大蓑衣售价2.8元,小蓑衣售价1.4元,供销社给的工钱是大蓑衣1元,小的0.5元,统归师傅管理。“当月,师傅就悄悄塞给我5元钱!”时至今日,唐老依然感恩师傅。他说,是师傅传给自己赖以生存的手艺。

跟师学艺三个月后,唐光汉自立门户,开始独立接活,编织蓑衣。“每次领棕500至1000斤,生产队安排人力背到我家。我们全家总动员,每个月编织四十来件蓑衣,每件工价1元,上交生产队0.8元,计一个全劳的日工分。这样算来,除了工分,每个月还可以多挣七八元钱。”那年月,七八元钱,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有时下乡,就只交0.5元每件,自己就可以得一半。因此,我宁愿下乡做蓑衣。”

走村串户中,美好姻缘悄然来临,唐光汉与邻村大家闺秀杨廷珍暗生情愫,互诉衷肠。1966年8月,22岁的唐光汉与同岁的杨廷珍结为夫妇,从此,夫唱妇随,编蓑衣,制棕垫,扎棕帚,凭借手艺,一家人日子过得还行。

“棕编是一门技术活,选棕、抓棕、捻绳、缝线,每一步都非常考究!”说着,精神矍铄的唐老爬上楼,抱来一捆棕片。“选棕,首先要选‘领棕’,须用色泽黄亮、柔软度极好的当年棕,专门用于扎蓑衣的领子,结实而软和;那些厚实大片棕也要选出来,用于蓑衣、棕垫的面子和里子;次棕用于夹层,增加厚度与保暖性。”打开工具箱,唐老如数家珍。“抓子、缝针、油筒、顶针,老伴搅动的是捻车儿。”唐老一一解说,眉宇间,透出对这些宝贝疙瘩的无比珍爱。

“你仔细看,我要抓棕了!”将抓子卡在板凳一头,反向露出三条锃亮的铁爪子。只见唐老打开棕片,对着铁爪一挂,双手连扯带撕,棕片底部的硬壳纷纷落地,手中的棕丝薄如蝉翼,蓬松黄亮。“要鸳鸯搁放!”不一会儿,棕丝码放有序,抓棕工序完成。“接着,就是你刚刚看到的捻绳了!”“咕噜噜——”捻车儿又转动起来,唐老重归平静,一言不发。

接着,唐老汉抱来一床快要完工的床垫,左腕套上油筒,右手戴上顶针,“这床棕垫售价600元,是达州一个客户订的。”唐老开始“飞针走线”,收口缝边。只见他动作娴熟,针法细密。唐老告诉社区记者,棕编手艺灰尘大、来钱慢,子女都不愿意传承衣钵。他一生只教了两个徒弟,如今,大徒弟年过六旬,在老家务农,二徒弟举家外出务工。

与社区记者话别时,唐老汉身披蓑衣,眺望远方,怅然若失:“据说棕编已经纳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可惜后继乏人哟!”

新闻推荐

2020年版第五套人民币5元纸币发行

优化了票面结构层次与效果,与旧版有14处不同……昨日,2020年版第五套人民币5元纸币发行,中国人民银行达州市中心支行工作人...

达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达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