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百姓“粮袋子” 通川区全力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幼果林套作大豆
农技人员田间指导
土地整理现场
油菜直播田
民以食为天,保粮食能源安全,就是保障经济发展的安全线。今年以来,通川区扎实推进“六稳”“六保”工作任务,全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做实做好粮油市场保供稳价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筑牢“安全线”。截至目前,通川区大春粮食生产实际播种面积41.9793万亩,其中,水稻19.098万亩,玉米9.7335万亩,大春马铃薯3.267万亩,大豆2.3505万亩,红苕6.534万亩,其它作物0.9963万亩。
直播新技术促增收
10月22日上午9时,通川区农业农村局种植业股股长王华斌驱车来到离城约13公里的通川区东岳镇玉钟村,同行的还有区农业农村局农技站工作人员唐达萱,他们要去看看通过新技术播种的油菜如今长势如何。
飘散的雾气为刚刚萌芽的油菜苗披上了轻纱,被露水滋润的泥土有些湿滑,田里的土块上附着少许青苔,田间沟渠里的积水反射着白色的微光,将田地分割成一个个整齐的长方形。放眼望去,整片翻耕过的田土仿佛都长出了一层绿色的“绒毛”。王华斌蹲在田地里,俯身仔细查看着不足10厘米高的油菜苗,“玉钟村是通川区的油菜直播新技术示范展示点,油菜直播面积约200亩。”据了解,油菜直播是一项农业栽培技术,通过直接将油菜种子播种到大田,免去移栽过程,让操作更为简便。“近年来,这项技术一直在辖区内进行推广,它对于人工的要求更加低,所需要的劳动工序也更少,而播种的效率和质量却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相较于传统的油菜栽培技术而言,直播可以实现一亩田减少约3至4个人的用工需求。”王华斌告诉记者。
“前段时间通过油菜直播技术刚长出来的油菜苗都还可以,下一阶段,就要开始对田地进行除草了。”在查看了玉钟村的直播油菜田后,唐达萱告诉记者。据介绍,通川区连续多年积极推广轻简化栽培种植技术,今年共示范展示直播水稻300亩、油菜直播全程机械化栽培1200亩,全区通过直播技术栽培的油菜达2万余亩。
记者从通川区农业农村局获悉,下一步,通川区还将加强新型实用技术在辖区内的推广应用,加大农业技术培训、试验示范的力度,进一步增强广大农民掌握种植技术技巧、提高管理技术、预防病虫灾害能力及水平,让农户能更加轻松地实现农作物种植单产全面提升。
增加大豆有效供给
除了新型技术的研发推广,新的农业模式也正在逐渐取代传统模式。从玉钟村出发汽车行驶约1个小时,经蜿蜒曲折的山路,便来到了通川区双龙镇三太场村。为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村里的达州市长石盘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今年刚刚通过间套轮作种植模式,7月份,该合作社试行幼果林套作100余亩秋大豆。
阳光下,漫山遍野的大豆叶绿得发亮,绿色的豆荚藏在密密麻麻的豆叶间,三三两两地悬挂在豆茎上,一条约一人宽的水泥路穿插在豆田中,沿着水泥路上坡前行约10分钟,抬眼望见的是一片更加广阔的豆田。“套作一定要注意间距和品种搭配,还有田间管理,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大豆的生产效率。”唐达萱蹲在豆田里,一边扒开豆叶查看豆荚长势,一边向专合社业主李兴明讲解幼果林套作大豆的相关注意事项。据了解,该专合社以生态农业发展为主,种植“南福”“串福”生态核桃、辣椒、黑豆、西瓜等,并发展林下生态养殖、水产养殖及稻田养鱼等产业。
“专合社的核桃、果品前几年不产出,一直在投入,再加上基础设施建设、修筑堰塘和土地翻耕等,目前我已投入了约100余万元。”李兴明告诉记者,“今年通川区实施奖补政策,鼓励我们套作大豆,卖豆的同时,还能申请一定的奖补资金,也让我们学习到了一种新的种植模式,有助于促进我们合作社进一步发展壮大。”
“幼果林套作大豆这种新型种植模式能极大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大豆供给量,进一步保障粮食扩面稳产,同时也能对业主前期投入起到一定的补助作用。”王华斌告诉记者,“通川区是今年开始进行大规模推广幼果林套作大豆这种新型模式,通过实施项目扶持,鼓励和组织特色产业基地业主,开展幼果林套种大豆。今年套作大豆最多的业主大约种了400亩,可以实现每亩产量300斤左右。”
按照相关政策规定,通川区将对辖区内今年幼果林套作大豆30亩以上的业主给予补助,全区将给予补助的规模有4000余亩,其中,秋大豆种植1000亩。同时,通川区充分利用特色水果基地土地资源,大力开展间套轮作种植模式在生产中的运用,全区粮食作物套作面积达10.5万余亩,其中玉米红薯套作5.3万亩,玉米套作大豆、幼果林套作大豆1.52万亩。
加强撂荒土地整理
据了解,今年以来,通川区狠抓粮食生产安全,在强化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新模式外,着眼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撂荒土地整理、市场稳控等方面多措并举,持续推动粮食稳产增产,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质量,切实守护好百姓“粮袋子”的安全。
记者从通川区农业农村局获悉,通川区持续推动冬闲田翻耕蓄水,对冬闲田翻耕蓄水给予一定补助,切实解决周边水稻生产用水;对撂荒地、闲置地进行整治、整理,出台《达州市通川区推进农村撂荒土地复耕实施方案》,通过对撂荒地治理农户给予补助,狠抓撂荒地复耕。同时,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任务,精心组织、科学规划,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强化资金投入,狠抓落实,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对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作物产量、实现“旱涝保收、宜机作业”工作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通川区出台严格落实增大粮食播面和扩大生猪生产周报制,形成区、乡、村三级书记齐抓共管局面,推动粮油生产有力开展;创新物资配送方式,大力推行村组织、户认购、经销商配送模式,确保大春生产物资充足供给;推广代耕代种、联耕联种和托管服务,为全面完成全年粮食稳产扩面奠定坚实基础。全区广大农技人员深入一线,采取集中培训、田间指导的形式,指导农民使用优质良种,推动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措施在生产中大规模应用;大力实施粮油优质高产高效创建活动,开展优质水稻、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片和水稻集中育苗等。
“目前,通川辖区粮食价格基本稳定,市场供应充足。”据通川区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切实做好粮食安全保障,通川区进一步强化对市场规模型成品粮经销商粮油库存量的总体把控,对成品大米加工企业加工能力、库存总量进行五日报,加强市场粮油巡察力度,对囤积居奇、以次充好等不良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并增加粮食应急储备,建立了粮食应急供应网点,加强应急供应演练,确保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落实有力。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只有农业根基稳,发展才能底气足。通川区时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切实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落实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紧紧守护广大群众“粮袋子”不放松。
多管齐下厉行节约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通川区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推动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机关食堂预约就餐,餐饮商家推行分餐,餐饮协会发出节约倡议,一条条“节约粮食”“光盘行动”的宣传语,时刻警醒着人们,要从生活中一点一滴做起,要用实际行动反对浪费。
在通川区机关食堂,记者看到墙上挂有“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宣传标语及海报,餐桌上贴有“珍惜劳动成果 反对浪费粮食 从我做起!”的字样。据介绍,每天就餐前,各部门各单位会提前统计就餐人数,并通知食堂工作人员进行预约就餐,食堂工作人员会根据统计后的就餐人数准备食材,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通过减少每次出菜量、增加出菜频次的方式,实现餐饭不足再添加,尽可能做到按需供应,更好地节约粮食。
据了解,通川区部分餐饮商家除通过海报、餐桌卡、显示屏等宣传厉行节约外,部分酒楼还免费为顾客提供打包服务,方便顾客带走剩余食物。“我们还对菜品进行了改良,分为正常和半份,方便顾客按需购买。”老地方海铺西外店店长王洪对记者介绍道。
早在8月12日,通川区餐饮协会便发起倡议,全面持续开展“厉行节约,杜绝浪费”行动,从自身企业做起,主动担当通川餐饮人的义务,延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坚决杜绝铺张浪费现象,共同创造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区餐饮协会积极号召协会会员及餐饮行业商家,自觉将厉行节约纳入餐饮生产、加工、服务的全过程,合理调整菜品数量、份量,推广分餐制,主动引导消费者适量按需点餐,提供免费打包服务,用实际行动鼓励消费者珍惜粮食、杜绝浪费。
此外,通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作为监管部门,积极倡导光盘行动,督促餐饮服务单位自觉履行社会责任、餐饮协会发挥行业自律、会员单位示范带头作用,主动提供公筷公勺,引导市民科学点餐、理性消费、文明用餐,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文/图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曹芮铭 胡杨 通讯员 郭林
新闻推荐
日前,达州晚报以《手机寄出不翼而飞谁担责?快递公司收货方各执一词》为题,报道了达城市民王大爷花383元从“转转”APP上网购...
达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达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