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通川” 助推文明城市创建
皂角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全国文明城市是目前我国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综合性评价的最高荣誉,也是最具价值的城市品牌。
9月24日,通川区正式启动“通川有礼服务有你”十大行动,加快建设“品质通川”,全力助推全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记者近日走进通川区未成年人心理成长指导中心、皂角垭社区、区文化馆和图书馆等地,实地探访文明城市创建进展情况,感受创建工作为达城带来的崭新变化。
未成年人心理成长指导中心 思想道德建设主阵地
学校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通川区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给未成年人更多的人文关怀,并以此形成一种良好向上的人文环境。近年来,通川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助力全市文明城市创建。
通川区未成年人心理成长指导中心是区文明办设立在通川区第一小学校园内的公益性心理辅导机构,是通川区实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主阵地。在心动宣泄室里,几名高年级的同学对着智能终端高声呐喊,宣泄压力;另外几名同学则在一旁,捏紧拳头,全力击打橡皮木偶。一时间,孩子们有的面红耳赤,有的开怀大笑。据介绍,该心动宣泄室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封闭的释放空间,引导学生通过呐喊和击打等方式,适度发泄精神和身体上的压力。
在另一间心连心团辅室,学生们三五一组,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自由摆放着小恐龙、小人、小车、小房子的“沙盘游戏”。通过观察学生们的摆放过程,指导老师能够对未成年人进行系统的心理引导和干预,帮助他们了解自身心理状态,逐步打开其内心世界,也有助于老师们及时了解未成年人的心理动态,从而进行调试。
该中心指导教师杨育德向记者介绍,未成年人心理成长指导中心主要对全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咨询和心理成长辅导进行服务工作。同时,也进行提升教师幸福感以及家长成长教育方面的工作。对家、校、生三方在心理品质、智能培养上进行精细化的专业教育、指导工作,达到点面结合,普及性和专业性相结合,团体和个体相结合,从而实现通川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要求。
据介绍,通川区未成年人心理成长指导中心目前形成“一厅两廊七室”的格局。“一厅”为心世界即接待厅。“两廊”为成长廊和幸福廊。“七室”为心家园即办公室;心港湾即个辅室;心连心即团辅室;心动室即宣泄室;心指南即潜能、生涯规划室;心乐坊即音乐疗愈室;心箱屋即箱庭室。
皂角垭社区
搭建党群“连心桥”
社区是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社区服务和管理工作的下沉对群众了解和参与文明城市创建至关重要。当前,创建文明城市已经到了关键时期,通川区以社区为主导在卫生、交通、群众活动、社会志愿服务等方面下大力气抓好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皂角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位于通川区宏文路9号。现有活动面积800平方米,设置有便民服务大厅、党员谈心室、群众交心室、多功能室、同心驿站、文化服务中心、档案室。
硬件设施的加快建设,目的是更好地服务群众。在该中心,一位前来办理个人事务的邓女士告诉记者:“这个党群服务中心环境整洁亮丽,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咱们老百姓办事,比以前更快捷、更方便。”
一条条制度上墙,一件件小事办好。目前,皂角垭社区主要为辖区居民提供两大板块的服务:一是便民事务办理服务。包括劳动保障、社会事务、人口计生、群众接访、矛盾调解、群团服务、政策咨询、基础证明;二是文化服务。包括市民学校、家长学校、未成年人活动室、居民文化服务中心、图书室。
采访中,记者留意到在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办公区一角,留有一个名为“未成年人活动中心”的场所。据社区工作人员罗超介绍,辖区小学生下午四点多放学,而多数家长五点半或六点才能下班,放学后孩子去哪儿成了困扰许多家长的一个难题。这样的“活动中心”可以破解孩子放学后无处可去、无人照管的难题,成了家校间的“连心桥”。
在该社区一块花圃前,记者看到一块小指示牌,上面标注了该花圃主管责任人的姓名。据介绍,社区扎实开展党员“双报到”活动,党员设岗定责、“双报到”单位认领服务项目,充分整合资源,积极引导“双报到”单位和党员参与社区治理。并以防疫、“四城同创”、人口普查等活动为契机,动员党员参加入户走访,收集居民意见,凝聚广泛合力,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区文化馆
知礼明礼新风尚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逐渐发展,人们精神文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对于精神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近年来,通川区文化馆着眼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大力开展文艺精品创作和文化品牌创建,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切实发挥文化工作者的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新形势下文化工作的水平,为助力文明城市创建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通川区文化馆新馆位于达城南门口阳光南岸商业楼5楼,占地面积1580平方米,内设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书法室,免费向市民开放使用,并作为文化公益课授课场地。
新馆于9月16日正式开馆。开馆当日,在文化馆的音乐室内,一些老年市民手捧歌曲本,在老师的指挥下,神情专注地高声合唱;舞蹈室内,着装统一的市民正忙着排练新编的舞蹈;书法室内,市民们手持毛笔,根据老师讲解的书法要点一笔一划练习着;美术室内,市民们围坐一桌,正专心练习老师新教授的绘画技巧。
据介绍,除免费开放教室、开设公益课,文化馆的专业人员还不定期对前来练习的人员进行免费辅导,逢年过节还将组织文艺演出。该馆创作了音乐快板《通川干群一条心共同打赢防疫战》,组织基层群众文艺团队创作抗疫原创作品,涉及诗歌、歌曲、视频、书法、美术等各类作品数十件,用文化艺术讴歌伟大抗疫精神。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工作,加强辖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工作,进一步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结合“通川有礼”,组织开展了大量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满足更多辖区居民的精神生活需求,提高群众文化素养,努力在全区上下形成“知礼、明礼、守礼、传礼”的浓厚氛围。
区图书馆
缕缕书香润心田
图书是知识文化的载体,图书馆则是一座装载人类文明的宫殿。自通川区启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来,缕缕书香悄无声息浸润着通川大地,在精神文化生活品质建设的层面,润物细无声地提升着通川人的幸福指数。
明亮的读书室,安静的阅读环境,白色的四层书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籍杂志,蓝色的沙发座椅上三三两两地坐着不少市民,有的手捧书本阅读,有的手执中性笔在笔记本上涂写,还有身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坐在咨询台前为市民提供帮助。通川区图书馆的走廊上放有文明城市建设宣传展板,墙上贴有节能海报及“四城同创”宣传海报。
据了解,区图书馆的公共阅览区按照读者的年龄、需求等进行了不同的功能划分,设有阅览室、藏书室、少儿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少儿活动室、报刊收藏室等功能室,馆内藏书及电子图书涵盖了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大众文化、科技等各学科门类。
随着通川区文明城市创建氛围日渐浓厚,书籍爱好者们的身影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图书馆里。区图书馆坚持将“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服务宗旨贯穿到各项基础服务工作中,做好图书馆日常消杀和外来人员登记、体温测量及手部消毒,为达城市民营造健康阅读环境。积极开展“进机关、进社区、进部队、进学校、进农村”活动、“书香润通川”活动等,最大限度延伸服务触角,受益群众超万人。进一步加强农家书屋管理,建立农家书屋长效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农家书屋功能及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平台服务农民的作用,并举办“通川区农家(社区)书屋管理员培训”,有效提升农家(社区)书屋管理员的服务质量和业务水平。
通过营造通川区全面阅读氛围,让城市飘满书香,让市民切实感受到城市的文化气息,助推通川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区文明办
提升居民满意度
文明是一个城市的直观名片,展现着新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内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全面加强、社区服务更有温度、文化场馆丰富居民精神生活……通川区从自身实际出发,优化工作举措、攻坚克难,全面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城市魅力,全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辖区群众的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据了解,目前通川区以推动创建进程为主题,主动唱响创城工作主旋律,大力宣传创建工作,营造出全民参与的创建氛围,不断提升文明城市创建群众知晓率;切实推进文明城市实地考察“点位长责任制”工作,压紧压实点位达标责任,实现街道、城市社区、文化站等点位进行全覆盖督查,有效促进全区点位达标工作;按照“规定动作+自选申报”相结合的原则,扎实开展网上申报工作。
据通川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通川区将严格对照《测评体系》的标准要求,通过进行一次全面的“回头看”,对照薄弱环节再加力,做到巩固强项、补齐弱项,通过模拟测评模式对重点小区入户调查工作进行督导,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居民对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支持率和满意度,营造创建文明城市的良好氛围,助力创建工作圆满成功。
□文/图本报记者 胡杨 曹芮铭
新闻推荐
肖光成致开幕词晏永和康莲英出席郭亨孝致辞本报讯9月27日上午,四川省第三十四届老年人网球比赛在达州市城市运动公园网球...
达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达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