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到“宜居” 生活更幸福 达州房地产行业的“黄金十年”(下)

达州日报 2020-09-22 09:22 大字

江湾城。(达州日报社航拍队摄)

2011年,市民王先生终于搬出住了20多年的老单元住宅楼,迁进了达川区南城石家湾的富丽楠山小区。三室两厅的套房,让这个五口之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

随着各大知名房企入驻达州,洋房、叠墅、大平层等改善性住房层出不穷,王先生觉得自己家这个100平方米出头的新房再也不能满足全家的居住需要,2019年,他又在江湾城小区购买了一套近200平方米的改善性大平层。

安居才能乐业,房子对中国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达州房地产“黄金十年”的发展,顺应了市民对住房条件改善的渴求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三代五口搬出“房改房”

今年年初,在江湾城小区,因为一个小生命的到来,显得暖意浓浓。王先生家迎来“二胎时代”,这个刚出生的孩子和他的哥哥不一样,一出生就有了自己的房间。

“当年我们买房,就是因为有了第一个儿子。”王先生告诉记者,当年他们夫妻二人和父母一起住在某单位的“房改房”中。这套位于老城区、两室一厅的“房改房”是父亲为单位辛苦一辈子的奖励。这套老“房改房”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修建的老式住宅楼,共有7层,预制板结构,步梯、餐厅和客厅混用……新生命的到来,让这个蜗居的家显得更加拥挤。

于是,王先生决定购买新房。

“刚需房”成市场“主旋律”

2011年,作为“刚需”一族的王先生,看遍了达城的各大楼盘。当时达城的房价大都在每平方米4000元左右。最终,他相中了南城石家湾翠屏山麓的富丽楠山小区。经过紧张的装修后,一家人很快搬进了新家。这个三室两厅100余平方米的新房,不仅有独立的客厅、餐厅,还有着亮堂堂的厨房、宽大的阳台,以及两个卫生间……一家五口每个人都有了属于自己的空间。

10年前,达州房地产市场上在售的商品房,大多是这样的“刚需房”,100平方米左右的套房是房地产市场的“主旋律”,楼盘开发商大多也来自达州本地。这样的“刚需房”,让大多数市民群众搬出了公寓式的老房,住进宽敞明亮的新家。

与此同时,伴随着达城的城市开发,城际范围也不断向外拓展,高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西外的莲花湖区块、北外的江湾城区块、南外的堰坝区块也纳入城市开发范围,达州房地产行业迎来又一个蓬勃发展的机遇。

“改善性”住房迎来春天

近年来,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达州市民对住房的要求有了更高的标准。买房,不仅仅要考虑舒适,除了面积、户型外,还要看房屋功能分区、采光通风、节能、防风、抗震、社区绿化率、物业服务水平、周边交通便利度,以及所处生活圈商业、教育、医疗资源分布情况,甚至邻里素质等。

达州这片蓬勃发展的热土,让国内知名房地产企业的目光也投向这里。绿地、蓝光、恒大、碧桂园、天誉、中迪等国内知名房产企业陆续入驻达州,加大了达州房产市场的竞争力。各个开发商相继推出了洋房、叠墅、大平层等改善性住房,赢得了市民群众的青睐。

王先生夫妇在决定生二胎后,迎来了又一个换房选择。最后他选择了北外江湾城某小区一套200平方米左右的大平层。(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第十届中国(达州)秦巴地区商品交易会9月27日举行

四川经济日报达州讯(记者王晓英)9月18日,记者从达州市政府新闻办获悉,第十届中国(达州)秦巴地区商品交易会将于9月27日—3...

达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达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