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高新区:打造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
阳光下的梨树坪湿地公园
“三纵三横”路网骨架
达州高新区数字产业园
这里,数字经济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等九大产业园正加速崛起;
这里,中国纤谷、秦巴智谷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正加速形成;
这里,是达州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产业发展的“主战场”;
这里,是高新产业的聚集区,是创新发展的先行区,是产城融合的示范区;
……
这里,就是达州市唯一的省级高新区——达州高新区。
随着成达万、西渝高铁“十字”交汇站在高新区辖区内启动建设,随着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的加快推进,随着融入“双城圈”、建好“示范区”机遇的到来,势必会加速高新区经济的崛起与发展,这也将让高新区为全市加快实现“两个定位”和奋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未来已来,达州日报开办《达州高新区新闻》,记录高新区在高质量发展路上奔跑的“身影”和“速度”,见证其创造辉煌的奋斗历程。
从达州市天然气能源化工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到四川达州经济开发区,再到达州高新区;从第一家传统化工入驻,到第一家电子信息企业入驻,再到第一家数字企业投运;从大力发展园区建设,到培育特色产业园,再到产城融合发展……
创新的基因已深深融入达州高新区的血脉,让这片区域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属性。而这份属性源于达州地下——28种可开发利用矿产资源、3.86万亿立方米天然气储量,经济价值超过3万亿元的锂钾资源……
当下,达州豪情绘就经济总量“冲刺4000亿”、城市规模“建设双300”的宏伟蓝图,又迎来了国家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创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等重大机遇。
如何抢抓机遇?如何成为达州经济新的增长极?如何保持自身属性加快融入“双城圈”和建好“示范区”?达州高新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转型升级 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7月20日,达州高新区集中签约项目20个,计划投资456亿元,其中,新材料产业项目5个,电子信息产业项目7个,现代服务业项目8个。这创造了高新区集中签约项目数量、投资额度历史之最,也为高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为何这么多高新企业选择达州高新区?纵观其地理位置和产业规划,不难分析出一二。
达州高新区东邻南城片区,北连西城片区及马踏洞片区,西接铁山森林公园,南通规划高铁、机场;达州高新区提出按照一特色(新材料)、一主导(电子信息)、一配套(现代服务业)的“2+1”产业体系,作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重点发展的产业。
而这样清晰的思路和规划并非一蹴而就,达州高新区也经历了转型升级的阵痛。
2012年前,为促进天然气资源就地转化,达州市天然气能源化工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应运而生,重点发展能源、化工等产业。
2012年1月,为做大做强产业,管理面积143平方公里,辖2个乡46个行政村(社区),规划人口10万人的达州经开区,慢慢地进入人们的视野。2013年4月,省政府批复同意达州经开区扩区调位,明确调整后重点发展能源化工、汽车机械和冶金建材等产业。
几年时间的发展,达州经开区的园区建设、产业发展驶上了“快车道”。
2018年,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支持包括达州在内的7个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要争创成功,达州的城市规模、经济总量就要有大的变化,而作为传统工业承载园区,就必须走工业转型升级之路。
当年,市委四届六次全会提出了4个“千亿产业集群”,能源化工、新材料、农产品加工、现代建筑业;4个“5百亿产业集群”,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文化旅游、现代物流;1个“百亿产业集群”,生物医药的“6+3”产业发展思路,大力推进经济发展高质量。
2019年,达州经开区关停淘汰散乱污企业和落后产能项目23个,推动15户工业企业完成改造;紧盯“高新”产业,新开工产业项目56个,总投资231.38亿元,创历史之最。
同时,达州经开区仅用100天完成48项高新区创建硬性指标达标。当年10月,在省人民政府第34次常务会议上,同意认定经开区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明确重点发展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产业。
8年时间,这个位于达州主城区周边的乡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成了扩容提能的新城区、资源转化的主阵地、产业振兴的火车头,蜕变成达州高新区。
去粗存精
形成绿色产业链集群
能源化工产业作为“千亿产业集群”之一,是达州市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从‘有’到‘优’,从‘粗’到‘精’,绿色已成为达州市能源化工产业发展的‘底色’。”达州高新区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局局长罗堾子介绍,能源化工产业是达州市工业产业的“压舱石”,发展有先机、有优势、有潜力,必须坚定发展信心,坚持绿色、生态、低碳、循环的理念,强力推进能源化工产业精细化、集群化、集约化发展。
郁郁葱葱的树木、生机盎然的草地、整齐洁白的厂房……走进达州玖源化工生产基地,映入眼帘的就是这样一幅赏心悦目的场景,让人很难与传统化工企业挂钩。“打造花园式工厂,以科技赋能实现绿色发展,是我们秉承的理念。”达州玖源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志刚说。
除环境改善外,聚焦延链补链发展,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也是“主攻”方向。
达州高新区规划1000亩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园,与瓮福磷酸、玖源合成氨产品耦合生产磷酸铁及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打造全国规模最大的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基地。
而这并不是达州高新区能源化工绿色发展的全部。
从绿色材料制备到末端精准化废物回收,从水污染处理到空气净化……绿色发展贯穿化工产业生产全过程,如今的干净整洁、清洁高效取代了过去的浓烟滚滚、污水横流。
绿色发展还体现在装备制造产业上。
达优机械的节能环保装备定制化产品畅销国内外,新达泵阀与四川省机械研究院合作生产高效节能潜污泵和化工泵在城市供水、水利、农业排灌等领域广泛应用,全市乃至川东北地区首个工业母机——卡雷亚数控机床项目落地……一个个项目都在讲述着达州高新区绿色发展的故事。
截至目前,达州高新区现有规模以上能源化工企业12家,2019年实现产值111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51.3%;智能装备制造企业19家,2019年实现产值38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17.6%。
快马加鞭。达州高新区又定下了2021年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的目标。随之,有了新的变化。
“达州高新区将坚持‘1354’转型发展思路,持续做大做强、招大引强,加快形成绿色产业链。目前,园区建设已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经济总量、城市规模、创新能力成倍提升。”达州高新区主要负责人说。
同时,达州高新区出台扶持主导产业发展“3+24”条措施;倾力推动产业发展10件大事;锁定10家就地做大企业“一企一策”方案;创新实施“提笼换位、腾笼换鸟”措施,推动产业集群集聚成链发展。
创新驱动
构建特色产业园新格局
建成了全省唯一的玄纤产品检测中心,成立了达州玄纤研究院,与哈工大、西南交大、西南石油等多所高校合作研发玄纤产品,正在研究出台玄纤产品示范应用支持政策,在全市交通、市政、农业农村等行业以及国有平台公司优先使用玄纤产品……
成效背后,正是创新力量的体现。
按照省委、省政府明确全省玄纤产业发展“一体三翼”的战略布局,市委、市政府利用丰富的玄武岩资源和天然气资源,在达州高新区规划建设了6000余亩玄武岩纤维产业园,着力打造“中国纤谷”和全国最大的玄武岩纤维研发生产基地。
走进位于达州高新区的玄武岩纤维原丝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不停地忙碌着。“2019年累计生产销售原丝达1500吨,占全国原丝销量的1/3,正在加快建设2万吨二期生产线。”四川炬原玄武岩纤维公司总经理王先刚说。
据了解,达州玄武岩纤维产业园已入驻复合管道、无人机、垃圾桶、水窖、防火布等10余个后制品项目,正在洽谈的有中铁、中车、中节能等10个项目。同时,达州聘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编制了《玄纤产业专项规划》,提出到2025年原丝产能达到50万吨,占全国原丝产能的80%。
不止于此,规划6000余亩的“秦巴智谷”也在达州高新区落地生根。
近年来,达州高新区抢抓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契机,加大标准厂房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实现了电子信息产业从无到有的突破。
截至目前,引进了曦鸿电子、金联富电子、兆纪光电、恩巨、铭杰等电子信息企业;引进了义兰置业,正在建设18万平方米的电子信息标准厂房、数字经济大楼及配套设施,规划建设电源适配器特色产业园中园。据悉,兆纪光电已成为位列全国前三的背光源生产企业。
同时,引进了电源适配器领域企业12家,实现7大主要部件中5大部件达州生产;引进“中国数字化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十大领军企业”“中国大数据企业50强”企业——软通动力及全国人工智能AI领域的独角兽企业——深兰科技,加快科创中心和智慧产业社区建设,助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眼下,达州高新区“中国纤谷”“秦巴智谷”2个千亿级产业园区加速铺开,数字经济产业园、玄武岩纤维产业园、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园、新能源材料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总部基地等6个百亿级和五百亿级特色“园中园”顺势崛起,全区高新企业数量和产值分别增长54%、62%。
并且,达州高新区已培育国家级众创空间、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孵化平台23家,与20余所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园区在孵科技企业达12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17家,拥有专利206项,新申报专利57项,申报企业和行业标准27项、获批12项。
产城融合
打造现代化产业新城
天然屏障般的火烽山、波光粼粼的梨树坪湿地公园、绿色中星罗棋布的工厂……在阳光的映射下,城市和工厂相得益彰。
9月12日,位于达州高新区长田新区梨树坪湿地公园旁的阳光·熙云湖亮相,众多的置业者将偌大的沙盘围得水泄不通。面对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这样火热的房产销售场景着实少见。
这展现了达州高新区推动产城融合发展的“厚积薄发”。
达州围绕实现“两个定位”,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目标,确定了经济总量“冲刺4000亿”,城市规模“建设双300”的目标。
借力城市扩容机遇,在充分尊重现状基础设施建设和地形地貌等自然环境的前提下,达州高新区结合片区自然空间形态与未来城市空间架构,致力“空间转型”。
规划显示,达州高新区将打造集企业总部、研发中心于一体的堰坝新区,集行政办公、金融城、科技城为主的长田新区,以旅游、体育、康养为要的阁幺新区。
值得关注的是,除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的长田新区外,规划6平方公里的堰坝总部新区也于去年破土动工,已有5家总部企业相继落户。
“我们坚持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三生合一’,构建让居者自豪、来者依恋的发展空间。”达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分局副局长李在东说。
为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速汇聚,达州高新区在“外畅内达”方面也不断“进阶”。
目前,“三纵三横”路网骨架初步形成,火烽山、大尖子隧道的相继通车,加强了与老城区、西外、北外、南外城市组团间的联系,有效放大了城市功能区;已建成以公路物流港、达竹物流和瓮福物流为主体,以达渝高速、铁专线、达州-万州的铁水联运体系;着力打通对外铁路、公路、航空大通道,完善内部“五纵五横”大循环,建成畅达内外、连接全川的达州次级交通枢纽。
多年耕耘下的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等产业早已枝繁叶茂,精心培育的新材料、电子信息也逐渐崭露头角,大力实施城市配套建设日臻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从中嗅到了商机。
今年,香港铜锣湾集团与达州高新区正式签订投资协议的消息一经公开,即惊艳四方。投资266亿元整体开发长田新区李家嘴片区,打造达州铜锣湾商业中心、高端教育示范基地、现代康养体验园区、中坝岛运动欢乐谷等。仅铜锣湾商业中心建成后,可实现年营业收入28亿元。
一切都要归功于达州高新区执政理念的变化:从“产城人”转向“人城产”,为创建国家高新区的谋篇布局,用比较优势激活新的绿色经济增长点。
当下,达州迎来了国家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创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重大机遇,扛着“创新”大旗砥砺前行的达州高新区未来可期!
□文/本报记者 刘姣 图/本报记者 王勇
新闻推荐
·通川区东岳镇中心校八(1)班/许晴·最让人难忘的是我的小学语文老师——冉老师,中等身材,一张和蔼可亲的面庞总是那么慈祥,披...
达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达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