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川区永进石桥谢氏渊源

达州晚报 2020-08-12 10:33 大字

□社区记者 谢幼林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一首《乌衣巷》,喟叹的是中唐时期,王、谢两大家族的衰落。魏晋时期,谢氏鼎盛,以东晋调和鼎鼐,匡扶社稷之千古名相谢安为代表。淝水之战谢氏家族功高盖世,由是王、谢齐名。后人评说“淝水之战,功在一族”。

自申伯受姓,瓜瓞绵延,谢氏家族已经繁衍2800余年。

谢,古通射,乃引弓射箭之意。“堂前宝树家声远,槛外乌衣世泽长。”谢氏系炎黄之裔,原姜姓,传至申伯公。申伯公辅助周兴,因功封于谢邑,即“申伯食采于谢而氏”。其子谢宏、谢猛,以国为氏,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谢家营村,就是谢国其地。

自古以来,谢氏一族名人辈出,世代簪缨,累世显贵。然而,周朝后期,谢国为楚所灭,谢氏一族背井离乡,迁徙四方。南北朝时期,否极泰来,谢氏一脉发展到了鼎盛时期,乌衣巷的繁华就是明证。明末,八大王张献忠屠川,成都“百不存一二”。直到康乾盛世,国泰民安,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朝廷大举移民补充四川人口,“湖广填川”由此而始。有《竹枝词》一首为证:

大姨嫁陕二姨苏,大嫂江西二嫂湖;

戚友初逢问原籍,现无十世老成都。

于是,先祖口耳相传,回龙场(今永进)石桥谢氏一族来自“湖广填川”。

溯源正本,证据确凿,回龙场石桥谢氏非“湖广填川”而来,实际远在明朝弘治十年之前,迄今逾600余年。

相传,回龙场石桥谢姓入川先祖乃谢仲辅,由明末清初“湖广填川”而来。近年,经考证,在石桥谢家坪,先祖谢荣鉴墓碑上,记载着:“入川始祖谢仲辅、杜氏;二代祖谢伯端、丁氏,之子金山、银山、盛山、秀山;三代祖谢二元;四代祖谢荣华……”此碑刻于清同治年间(1867年),至今保存完好。但是,碑文内容自相矛盾。不过,此碑可以佐证谢仲辅、谢伯端系父子关系,真实有效。

2009年夏,回龙场石桥谢氏第21代裔孙谢天仁(已故),协同其子谢锡禄前往位于回龙场崇兴寺村的壁山庙,寻到几块残碑。其中《壁山宫碑记一》有如下记载:

“……四老陈添学同省祭官谢伯端助缘,乡帮人等各户出资,修里强,恒门楼,建石碑,名列于后……

省祭官:谢伯端,弘治十年(1498年)菊月吉立”

在正德二年(1507年),《壁山宫碑记二》落款“听选官谢伯端字表正”,从“省祭官”到“听选官”,谢氏地位得以提升。由此推断,谢氏先祖口传的“谢仲辅是入川始祖,系明末清初湖广填川”不实,不予采信。实则远远早于“明末清初”,因为弘治十年(明朝中叶),先祖谢伯端已为“省祭官”,德高望重。自然,其父谢仲辅也根本不是“入川始祖”。其实,谢家坪毗邻壁山宫,实为一体。目前看来,谢家坪(今复兴村)是回龙场石桥谢氏先祖最早繁衍生息之地。

筚路蓝缕,依山傍水,垦荒开田,拓展生存空间,回龙场石桥谢氏逐渐分为四支支系。

据考证,回龙场石桥谢氏先祖谢仲辅,子三,伯端、伯州、伯川。其中,伯州、伯川后裔无考。谢伯端子二,无考。据族人谢世江之先祖谢毓公妣刘氏,嘉庆十九年(1815年)超度之经簿记载,“民扬公之父安宇公妣刘氏”,据此认定谢氏第四代一支为谢安宇,其子谢民扬(五代)。据《壁山宫碑记三》记载,“谢良杰,谢良……”(碑文模糊)落款是嘉庆二十八年(1549年),与碑文一(1498年)进行时间差对比,推定谢良杰等先祖为“良”字派,同辈为“民”字派,亦属于谢仲辅裔孙第四代,也就是原居谢家坪这支血脉。迄今,谢家坪支系仍有400余人居住,薪火相传,世代守望谢氏故里。

后来,谢氏五代谢民扬,召集族人议谱,拟定字派序列:

民山加国映,芳陞有丕成,思邦家万世,富贵德长春

这是回龙场石桥谢氏最早的字辈诗,时至今日,谢家坝支系依然沿用该字派序列。原来,五代祖谢民扬之子六代祖谢秀山,育有三个儿子,分别是七代祖谢加远、谢加映、谢加禄,树大分枝,逐渐形成三大支系,除了上面的谢家坝(谢加映后人,现2000余人)支系,还有老君山支系(谢加远后人,现2000余人),字派序列如下:

复思文有鸿,光明天锡崇,世传良兆德,应于昌大隆

七代祖谢加禄后人,则主要居住在回龙场谢家湾,现有人口230余人,字派序列如下:

国芳思文聪,登映天德忠,金玉朝祥瑞,元儒世廷崇

而最早居于石桥谢家坪的一支谢氏血脉,谢家坪支系现存人口400余人。

由此可见,回龙场石桥谢氏源远流长,历史悠久。2012年仲夏月,回龙场石桥谢氏家族合族议谱,议定谢氏统一新字派,新字辈排行诗如下:

仁智启高远,礼廉绍其善,信合承吉庆,诗书育英贤

议定各支系原字辈诗未取用完的,可以继续取用,也可以直接并入新字辈诗,按照新老字派对照表,长久下去,自然统一。

老君山钟灵毓秀,回龙河九曲回肠。从古至今,回龙场石桥谢氏从政从文者,数以百计。谢氏十七代“石匠世家”谢有富,拜师学艺,苦学石雕,终成大师,石桥古镇马家贞节牌坊,玲珑剔透、鬼斧神工,就是回龙场谢氏的作品。谢氏第二十代裔孙谢明和、曾建华夫妇事业成功,反哺乡梓,每年捐助永进学校贫困儿童、优秀学子,矢志不渝,已十几年!

新闻推荐

三地住建部门共话住房城乡建设发展 万达开签订住房城乡建设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

8月7日上午,达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万州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开州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在达州召开“万达开川渝统...

达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达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