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出国的“梦想家”: 让“中国味”漂洋过海 达州人在海外系列报道之二

达州日报 2020-08-07 09:37 大字

抱着蓝鳍金枪鱼欣喜不已

“恭喜来自归蜀花园的冯刚厨师团队获得此次比赛第一名,祝贺他们!”这样一幕,发生在达州人冯刚初到新西兰担任川菜主厨的半年间。

2018年,年近50的冯刚应朋友邀请到新西兰中餐馆工作。朋友中,有人觉得他疯了,有人说在他身上看到一股子闯劲儿,有人觉得他是个梦想家……

不会说英语,就用翻译软件与人交流,冯刚靠着踏实勤奋、敢冲敢拼,在新西兰闯出了一片天地。

出海捧回冠军

“老冯,麻婆豆腐再加两份!”在新西兰首都奥克兰郊区,一家名为归蜀花园的川式中餐厅里人头攒动。冯刚是这家店的主厨,这是他工作中最日常不过的场景。

冯刚曾在大城市打拼过,也曾下海经商,到新西兰之前,他和朋友在通川区西胜街合开了一家火锅店,生意不错。面对到新西兰当主厨的邀请,冯刚内心的闯劲儿一下子就上来了,想借这个机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2018年春天,他只身来到新西兰首都奥克兰,开启了他为外国人做中餐的生涯。

不远万里从祖国运来贵州的辣椒、汉源的花椒、四川的豆瓣酱……只为做出最地道的麻婆豆腐、水煮肉片、毛血旺……冯刚的厨艺,不仅让旅居新西兰的华人华侨流口水,同时也俘获了新西兰人的味蕾。

初来新西兰,由冯刚领队,其供职的餐厅在“李锦记”主办的奥克兰地区中餐厅评比赛中拿下了第一名。“能赢得比赛很不容易,参赛的10多家中餐厅几乎涵盖了中国传统八大菜系。”冯刚说。

这次获胜,不仅让冯刚获得了由主办方提供的上海往返奥克兰双飞商务舱7天豪华游,餐厅老板还额外现金奖励,让同行羡煞不已。

开得起车坐不起公交

“Feng,shall we go fishing tomorrow(冯刚,我们明天出海捕鱼好吗)?”看到新西兰朋友发来的消息,冯刚熟练地利用手机里的翻译软件,了解对方意思后,立即向对方回复:“ok!”

“我都51岁了,学东西肯定比不上年轻人,来新西兰两年了对英语也不算熟。遇到外国朋友就用手比划,一般都能心领神会,实在不行还有翻译软件救急嘛!”冯刚说,“当地可以免费学英语,只是我太忙了,没有时间去。新西兰实行时薪制,我的时薪为19新西兰元(约88元人民币),上班时间是上午10点到晚上10点,中间休息1个半小时,每周休息1天。如果休息这天都不外出玩,生活就太无趣了!”

“新西兰就像一个‘大农村’,美丽干净,没有大都市那种繁华感。”休假时,冯刚喜欢与朋友相约到新西兰各处游览风光。在冯刚的朋友圈里,他与一条一米多长的大鱼合照格外引人注目。“这是有‘食物软黄金’之称的蓝鳍金枪鱼,有几十到上百公斤重。”

去年,冯刚将妻子接到了新西兰,两人住在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出租屋内,每周除交租金200新西兰元(约923元人民币),还要向政府交税100新西兰元。“我一个月除去房屋税收,到手4000多新西兰元,换算成人民币还不错。但在当地生活,虽说肉价便宜,但蔬菜有点贵,一斤苦瓜换算成人民币要45元。”

让冯刚郁闷的还有公共交通,“我从出租屋到餐厅不过两个站,却要10新西兰元(约46元人民币),自己开车才4新西兰元。”

梦想异国开中餐馆

在冯刚的朋友们看来,敢于出国追梦的冯刚是一位梦想家。他年少时想当厨师,19岁拜达州川菜功勋匠人特级厨师任启富为师。“从早上8点一直要忙到晚上。从刀工到炒、爆、熘、炸等各种烹饪法,师傅皆悉心教授。”所谓“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学有所成后,冯刚先后在达城多家酒店工作。

有了积蓄后,冯刚自己开了店。他肯钻研,善于吸收和创新、博采众长,做出的菜口味独到,店里的生意一直红火。“川菜多变,以善用麻辣调味著称。但外国人更偏爱甜食,不喜欢吃肉骨头,也不怎么吃辣,在味道上就要稍加改良,该减多少辣都是技巧。”冯刚不断探索川菜和新西兰人口味的融合之道。

“我想将中华传统美食带给更多人!”当下,冯刚计划在新西兰开一家夫妻店,“中国是我们永远的家,无论身在何处,心永远朝着家的方向。”

□本报记者 戴静文/文

新闻推荐

吹空调、吃西瓜、剃毛…… 三伏天 动物消暑有妙招!

本报讯近日,达州气温不断攀升。当人们在室内吹着空调、啃着西瓜享受清凉时,动物是怎么度过这酷热三伏天的呢?在通川区金石动...

达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达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