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之城 幸福达川

达州日报 2020-07-23 10:14 大字

(紧接第一版)虎让、洛车等渡改桥正加快建设。

坚定不移推进“村社道路提升”工程,围绕“区内一小时经济圈”累计修建通村公路万余公里,实现了100%的乡镇、100%的建制村和100%的村民小组通水泥路,成功创建全市首个、全省首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区)。

建成高标准农田38万亩,石峡子水库枢纽工程、高桥水库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全面完工,农民“靠天吃饭”彻底成为历史。

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越来越突出的区位优势,已经成为达川吸引投资的金字招牌。

商贸园区、物流园区、机电和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电器配套生产加工园、智慧科技产业园、建材产业园、电商物流园等平台入驻东升医药、强生药业、雅康家居、国信达等1000余家企业。秦巴物流园区“一纵三横”道路主动脉正在加快建设,450万吨货场投入使用,建筑建材起步区、保税物流中心建设有序推进。杨柳商贸易集聚区实现销售收入突破170亿元,今年6月被省政府表彰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创新发展先进单位”。

社会事业结硕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近年来,达川区高考升学率实现“五连升”,达州中学本科上线人数跃居全市第一,东辰学校入驻达川并招生。随着优质教育资源在达川不断聚集,达州优质生源大量回流本地。

达川中学三里校区、三里小学、实验小学杨柳校区、达州中学杨柳校区、达川区第二幼儿园等一批环境优美、师资力量雄厚的中小学及幼儿园建成投用,城区“大班额”现象有力化解,新建23所标准中心校,进一步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持续提升。

上学就在家门口,就医不出达川区。改扩建区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院,新建18所乡镇卫生院,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的问题有效缓解,全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硬件设施是基础,基层治理趟新路。

达川区结合区情实际,大胆改革创新,探索推行的“财政因素分配法”“社会救助大平台”“315群众工作法”等基层治理经验做法,有效激发了乡镇发展活力,切实提高了为民服务质量,先后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主流媒体作为基层治理的“达川样本”推介肯定。“社会救助大平台”经验做法还经中央领导同志审阅入选中组部干部培训教材。

□陈小平 本报记者 邱霞 桂丹倪

新闻推荐

两“漂洪水”失联女子仍未找到 将继续扩大搜救范围

本报讯近日,有达城市民传言“下河‘漂洪水’失联女子已经找到”,但记者联系达州渔民救援队得知,该传言不实,搜救工作仍在进...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