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全力整治主城区农贸市场“脏乱差”

达州日报 2020-07-08 09:13 大字

本报讯 自“主城区农贸市场脏乱差问题”成为2020年“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之一后,达州市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商务、消防、城管等部门开展“主城区农贸市场脏乱差”问题专项整治。目前,通川区首期4个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程已进入施工阶段,达川区临时摊点搭建工程正有序推进。

针对主城区农贸市场存在硬件相对落后、设施陈旧破损、未设置垃圾分类箱、公益广告缺乏、公共厕所破旧等基础性问题,市场监管部门在前期充分走访调研的基础上,指导各地对照达标标准,逐个摸清各农贸市场软硬件欠缺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进行升级整改。研究出台《达州市农贸市场管理规范》,在主城区农贸市场全面禁止野生动物、活禽交易宰杀,督促各商户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食品经营摊位完善“三防”设施。同时,实施“点位长责任制”和工作进度周报制度,成立5个工作督导组,采取“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直奔实地、直插现场、直接抄告”的“三不三直”方式开展集中督导5次,及时反馈问题并督促责任单位对标整改。通川区建立任务清单,采取原地重建、调整关闭、翻新改造等模式,分三批次开展农贸市场提升改造工作。

针对部分农贸市场存在的无证无照经营、食品安全隐患等问题,市场监管部门立足职能职责,采取多种措施,强化对市场内部经营秩序的整顿。先后开展专项整治“金点子”意见建议征集、志愿者服务进市场、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活动,问需于民、问策于民,切实提升专项整治活动的群众参与度。通过召开食用农产品监管工作暨责任约谈会,阳平农贸市场、三里坪农贸市场等36家相关企业负责人签订《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

针对市场周边违规搭建、车辆违规停放、占道经营、游摊小贩、张贴小广告等现象,市场监管部门协同城管、消防等部门齐心协力、上下联动,共同推进市场周边环境整治。协调相关部门对农贸市场周边道路标志、标线和停车设施进行调整完善,施划禁停线230余平方米,安装交通标志15套,增设摩托车、非机动车停放点20余处,增设临时摊位330余个,市场环境脏乱差现象已得到有效改善。

市市场监管局还与市公安局、市农业农村局签订了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协作协议,三部门联手开展了为期100天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百日行动”。行动期间,对全市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开展快速筛查200余批次,监督抽检307批次,查获问题绿豆芽及半成品1万余斤;立案93件,移送公安机关3件。注重发挥食品安全监管示范创建引领作用,创建放心示范超市5家,主城区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入场销售者档案、食用农产品抽样检验制度完成率均达到100%。

市市场监管局还将积极探索联动治理模式和长效管理机制,高标准、严管理,持续巩固提升农贸市场综合整治成效,确保整治成果不反弹、不回潮,为市民营造干净、整洁、有序的消费环境。(本报记者 刘继霞)

新闻推荐

达州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暨建市20周年征文活动颁奖仪式举行

本报讯7月6日,达州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建市20周年征文活动颁奖仪式举行。据悉,此次征文活动由市委、市政府主...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