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奉献 发挥余热 记达州市农科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所长谢勇
谢勇在田里记录试验数据。
二十二年来,他不忘初心,躬耕于农业科研沃野,默默付出,无怨无悔,用实际行动谱写科技工作者无言的赞歌。他就是达州市农科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所长、高级农艺师谢勇。
农民的“贴心人”
初见谢勇,常年奔走于田间的他身上有一股朴实劲儿。“干我们这个活,就得有农民的样子,做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在田间地头才能更好地服务农民。”谢勇拍着胸脯说。1998年,从四川农业大学农业高新技术与管理专业毕业的他被分配到了达州市农科院。自那时起,他就始终把服务群众作为责任与使命。
20年扎根泥土,谢勇成了离农民最近的“贴心人”。这段走进农民心里的距离,是他20多年来用科技普及、用汗水浇灌、用脚步去丈量的。
“每天跑两三个乡镇、几个村是家常便饭。”二十余年来,谢勇的双脚从没离开过农田,他边学边干,边干边学。多年的积累让身处一线的他深知“农业种为先”的重要性,为了培育出更加优良的水稻品种,在高温高湿的水田里,谢勇不仅亲自和农民一起进行生产,还要从事繁杂的科研操作,有时在田里观察水稻生长情况一站就是五六个小时,特别是七八月时,头顶烈日、脚踩烂泥、弯腰弓背,衣服湿了干、干了再湿,谢勇也从未说过半个苦字。
坚持发挥余热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2年的坚守与努力,也让谢勇主持的重大研究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创制杂交水稻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累计社会效益达10余亿元。“我刚毕业的时候还是一个毛毛躁躁的毛头小子,是这片土地硬生生把我的‘定力’锻炼了出来。”谢勇说。
“他像一只候鸟,在达州与海南之间来回奔波了22年。”谢勇的同事透露,因水稻育种研究的需要,谢勇常年在达州和海南两地工作,多年来,没有几个节日是和家人一起度过。尤其是春节,他也坚守在海南的试验田里忙着记录相关试验数据。谢勇告诉记者说,现在条件好了,不论多远都能和家人聊微信、发视频解相思之苦。
农民是谢勇最关心的人,农业是他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因为喜欢,所以热爱,因为热爱,所以坚持。现在,谢勇愈加热爱这片热土。“土地酝酿着美好的未来,也承载着我对生活的希望。为了大地的丰收,为了农民能过上更好的日子,余生我会尽己所能,继续为农民、为社会多做一点贡献!”谢勇说。
·本报记者 桂丹倪 刘晨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包惠会见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局长陈贵林 开展务实合作 促进互惠互利
本报讯5月20日下午,市委书记包惠在达会见了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局长陈贵林一行,双方就加强达州地质勘查、地灾防治、应急...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