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艺术创窟作品解读: “时光隧道”咋成市民打卡地?

达州日报 2020-01-17 09:06 大字

本报讯 位于通川区罗江镇的515艺术创窟,最能吸引市民打卡的地方就是“515洞窟美术馆1号馆”。谁能想到如今宽阔、明暗辉映的艺术洞窟,曾经是一个无人问津的火药库。1号馆里的雕塑、绘画、影视都透露着时光流逝的秘密。艺术家把自我融入,将虚掷的光阴拾起编辑,而洞窟美术馆的“时光隧道”成为了群众的打卡圣地。

现居成都的80后艺术家邓筱,是“时光隧道”的创作者之一。“实际上,我们几人在创作的时候,并没有给它取名字。不过既然大家都叫它‘时光隧道’,那也没有问题。”邓筱笑着告诉记者,她主要负责“时光隧道”里的“奇点定理”装置(即洞穴中悬挂着的黑色球体)。邓筱向记者透露,当他们第一次来到洞窟的时候。山洞里面没有任何光亮,仅凭着洞口微弱的自然光往里探着走。走到洞穴深处,里面黑得伸手不见五指,视觉几乎也快要消失。视觉退去的同时感受器官受到潮湿冷空气的强烈冲击,一股强大的气场穿过整个身体。邓筱说:“这种气场让我感知到的是空间和时间的无限。因此这次‘时空隧道’是关于时间、空间概念的呈现,是时空的、未来的、超现实的、关于生命的体现。”

“奇点定理”在物理学中是指宇宙刚生成时的那一状态,是宇宙起源的必须存在。而邓筱的“奇点定理”悬挂在“时空隧道”中间,像是无重力悬浮在宇宙中,“奇点定理”外部是几乎不反射光的黑色,黑色球体凹陷的内部空间,通过镜面反射将周围影像全部纳入其中形成扭曲、无限复制延伸,像极了物理学上对宇宙中奇点的描述(在物理学上奇点多见于描述黑洞中心),吞噬吸收周围的所有物质,光也不能在它的表面逃逸。

当我们进入“时空隧道”就像是在与时光来一场邂逅。“时光隧道”中的音效,是艺术家们收集素材的最终合成。我们听着时光流逝的声响,看着时光诞生的起点。此时我们就仿佛是置身于巨大的宇宙,看着悬空的“奇点装置”,它内部的无限空间有种强大的磁场力把人的意志完全吸入其中,让我们陷入万物诞生之初的混沌时刻。

515洞窟美术馆执行馆长邓旭介绍说:1号馆中由西西莉亚(阿根廷)、邓筱、唐勇、张翔联合完成的这组作品,无疑是本次展览中最吸引眼球的存在,四位艺术家都以“光”作为创作的主要媒介,将科技与视觉相融合,大胆突破传统视觉艺术相对静态的模式,利用洞穴本身的场域特征,以光为媒,重塑了现场的时空观,引发观看者对时间以及空间的重新思考。

(本报记者 赵曼琦 实习生 李家琪)

新闻推荐

我的《论语》情结

当我一口气把“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读完时,我的《论语》一百诵读终于大功告成。我慢...

达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达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