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当代文化的精神价值 本报专访著名艺术批评家、策展人杨卫

达州日报 2020-01-13 09:43 大字

我希望515艺术创窟是一个开放的艺术社区,既能成为达州艺术家创新的孵化器,又能建立起一个外来艺术家的引进机制,使其真正成为有来有往,既有地方特色,又有国际视野的文化创意园。

——杨卫

1月10日,“地方·国际——515艺术创窟艺术季开园活动”在通川区罗江镇515艺术创窟盛大开幕。开园活动期间,主题为“交互的网络与下沉的审美——中国二、三、四线城市文化新动向”的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首届“地方·国际”专题论坛举行。20余位国内知名批评家、艺术活动家、学者汇聚一堂,讨论新的文化动向。

日前,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秘书长,著名艺术批评家、策展人杨卫。

记者:你曾经是一名艺术家,从艺术家转向批评家,有怎样的心路历程?某种程度上受到什么人的影响?

杨卫:在中国美术批评家群体中,我不是史论的科班出身,也没有受过严格的理论训练。作为从一名艺术家转向的批评家,我对批评的青睐,是因为曾经在创作中遭遇到了某种具体的文化困境。我们生活在一个价值多元时期,在这样一个时期的艺术,意义又如何得以彰显呢?这个问题,曾经长久地困扰着我,令我不敢轻易下笔。

我从艺术家转到批评家,受影响的人很多,最初是受到了栗宪庭的影响,后来又受到过易英、邹跃进等人的一些影响。他们过去都是学画出身,我在和他们的交往过程中,总在追问一个问题,他们为什么要放弃艺术创作从事批评呢?后来,随着交往的深入,我感受到他们身上都有一种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特质。这种气质和能力,深深地吸引了我,使我随之也步其后尘,自觉地转到了艺术批评。

在我看来,今天中国不缺艺术家,但缺少有建树的艺术批评。因为我们身处的时代一切都在变,在这种变化当中,如何去评判艺术作品的好坏?如何来呈现艺术的价值和意义?应该破除一些什么?又应该坚守一些什么?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需要批评的介入,需要理论的铺垫,也需要思想的引导……这,即是我从艺术创作转向艺术批评的基本动因。

我总想,作为今天的批评家,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到思想上的独立。因为只有自己的批评思想独立了,才不至于因循守旧,成为某种习惯势力的附庸,去创造一种当代文化的精神价值。

记者:听说过达州吗?此次受邀参加达州市515艺术创窟开园活动,你认为,达州作为一个地级市,组织一场“地方·国际——515艺术创窟艺术季开园活动”,意义在哪里?

杨卫:我对达州不了解,以前没来过。我很荣幸受邀参加此次515艺术创窟开园活动。我认为,达州能有这样一个艺术园,将是一个新的文化地标,既标志着达州已有现代文化,同时也标志着当代艺术和当代文化已基本普及,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事实上,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当代艺术的去中心化已成为现实。今天,我们身处在任何一个地方,都能通过网络了解到全球最新的资讯,真正做到全球共此冷暖了。所以,艺术家的发展,无需再跑到中心城市才有机会,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进入当代,也都可以成就自我。据我所知,原来漂在北京的不少艺术家,现在都纷纷回到自己的家乡发展了。这是一个新的趋势,必将繁荣地方的文化生态。同时,也会将现代文化带向三、四、五线城市,波及更为广阔的乡村,做更为深层次的启蒙。

记者:开园活动期间,将专门组织一场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首届“地方·国际”专题论坛,主题为“交互的网络与下沉的审美——中国二、三、四线城市文化新动向”,你将作何准备?换句话说,这场专题论坛将给达州市民带来怎样的惊艳?

杨卫: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些重要的批评家、文化学者和艺术家们,就是现代意义上的“仙”和“龙”,他们能够汇聚达州,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事件。我相信,他们之间的碰撞,能够擦出许多思想火花,也能够带来许多新的文化观念。

其实,一个地方的文化繁荣,不只是原生文化的呈现,也需要外来文化的刺激。正所谓“流水不腐”,文化只有在不断交流中才能保持创新的活力,尤其是在当代社会,交互已成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构成了当代人的美学形态。

记者:作为四川省、达州市重点文化项目,打造515艺术创窟是达州文化强市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你对515艺术创窟有什么好的建议?

杨卫:我想,还是回到前面我说的,任何一个地方的文化繁荣,不能闭塞,需要输出,也需要引进。我希望515艺术创窟是一个开放的艺术社区,既能成为达州艺术家创新的孵化器,又能建立起一个外来艺术家的引进机制,使其真正成为有来有往,既有地方特色,又有国际视野的文化创意园。再则,如果是旧厂房改造,希望能保护好原有的建筑。因为只有具有历史的深度,才能拥有传播的广度,尤其是作为一个地方文化品牌,如何区别于其它地区,建筑特色、文化个性等等都是很重要的因素。

记者:对达州艺术家有什么看法和期许?

杨卫:达州艺术家接触得不多,我希望他们能够抓住这样一个发展的契机,以515艺术创窟为背景和依托,创作出更多既有个人面貌,又有时代特征的作品。因为当代艺术有两个维度,而这两个维度又代表了两极:一个是向内的深度挖掘;一个是向公共领域的拓展。达州籍艺术家在关注自身的同时,也应多多关注我们的人文生态,关注我们的现实社会。

□本报记者 廖晓梅

【人物简介】

杨卫,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秘书长,湖南师大美术学院中国现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著名艺术批评家、策展人。

新闻推荐

2020年春运出行指南

2020年春运从1月10日(腊月十六)拉开序幕,到2月18日(正月二十五)结束,共计40天。今年春节较去年来得早,预计节前客流较为集中,节中...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