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英梅:收寻达州本地社群的艺术“影像”

达州日报 2019-12-18 09:54 大字

德籍女艺术家段英梅近期已到515艺术创窟踩点,目前她已经按照自己的创作设想,通过在达城生活的这段时间,与身边的人和事发生艺术的联系。

据了解,段英梅此次的“在地创作”是一组以视频、纸条、物件为主要形式的“物件与影像互动行为作品”,这种创作理念是她自2016年就一贯秉承的。段英梅曾在北京作为自由艺术家生活过8年,到德国后,又因为艺术项目到过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各地合作者产生的独特的艺术创造力以及每个地方的风土人情都让她留下深刻印象。但再深刻记忆也会随时光消散,所以她诞生了把与认识的新老朋友合作者的生活点滴用艺术作品表现出来的想法,给自己和合作者留下一段记忆。

每件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段英梅将与当地人确立“平等合作”的模式,共同讨论创作内容。内容将以合作者为主,

既包含生活经历、历史、理念等元素,也包含组织状况、社群关系、地区生态等线索。段英梅认为,每个参观者在观看、阅读、抚摸这些互有联系的视频、纸条、物件的互动过程中,会形成自己的思考。她希望能通过多元的媒介和内容,试图建立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人与空间、空间与空间、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立体互联网。

在段英梅的计划里,此次“在地创作”作品将与8组不同的合作者共同完成,目前她已经确定了7组合作者并开始合作。达州最初给她印象是处于一种“变动”和“发展”的状态,因为城市四处都在建房、架桥、修路。其次是人多,她认为,每个人都是一本很厚的书,只有去了解和挖掘才能发现亮点。

让段英梅灵感迸发的,首先是在515艺术创窟的建设场地认识的农民工,比如一位力气丝毫不输男生的“女汉子”。后来段英梅在参与一次农民工的晚餐后发现,他们会小酌却不会酩酊大醉,他们有着自己的“小资生活”同时又能做到心有责任,不会因此影响工作。农民工是城市发展的最小“基座”。在段英梅的独特视角下,这件与农民工合作的社群影像作品将展现农民工们怎样的生活情态令人期待。

对于作品创作中的“平等合作”模式,段英梅这样解释,“艺术不是高高在上的,艺术家也不是。作品的诞生,我一个人说了不算,一定要合作双方都喜欢都认同才行,最终诞生的作品也会署上合作者的名字。我希望能在与市民们共同创作的过程中,开发他们的艺术潜能,释放他们的创造力,让双方都从中找到乐趣。还有就是让大家知道,原来艺术也没那么高深。”

养老院里100岁仍爱好麻将的婆婆、中心广场的广场舞夫妻……在驻留达州的一个月时间里,段英梅将穿梭于达州的大街小巷间,她将与达城市民碰撞出怎样的艺术火花?共同完成一件怎样的当代“影像”作品?值得期待。

新闻推荐

达州法院加强金融纠纷多元化解

本报讯(记者谭别林)昨(17)日,达州中院举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暨加强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20...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