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牙日小记者变身小牙医学护牙爱牙
9月20日是全国爱牙日。9月18日,通川区七小新锦学校和通川区实验小学的20名达州晚报小记者来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口腔科体验“牙医”职业。他们不仅参观了牙医的日常工作环境,听医生为他们讲解每一样器械的用处和使用方法,还戴上口罩,手持牙探针和口腔镜,给躺在牙椅上的“小患者”仔细检查有没有蛀牙。这次活动让小记者既了解了儿童蛀牙的危害,也知晓了保护牙齿的方法,收获颇多。
巴氏刷牙 每天刷两次
“牙椅是患者接受检查的地方,牙探针和口腔镜是用来探查牙齿有没有问题的工具……”待小记者走进口腔科,口腔科的副主任医师王玫和护士阿姨把他们带进了就诊区,对其一一讲解这里每一样器械的用处和使用方法。当王医师对他们讲到,如果不爱护牙齿,有蛀牙了需要钻牙补牙时,一个个吓得紧紧捂住了嘴巴,生怕被摁在牙椅上被可怕的钻头“治病”了。
看着小记者惊慌失措的样子,口腔科的医生们不由得乐了起来,趁热打铁拿出早早准备的牙刷和牙齿模型演示正确的刷牙方法。王医师右手拿牙刷,左手拿牙齿模型做讲解,她建议小朋友们用巴氏刷牙法,每天刷牙,一天两次。
“巴氏刷牙法又称龈沟清扫法或水平颤动法,是一种有效去除龈缘附近及龈沟内菌斑的方法。小朋友要选择小头的软毛牙刷,将牙刷与牙长轴呈45°角指向根尖方向(上颌牙向上,下颌牙向下),轻轻的,颤动着移动牙刷。”王医师问小记者,平时是怎么刷牙的呢?很多小记者都抢着回答每天只刷一次牙,而且只刷最前面的上下4颗牙齿,其余的牙齿就“随缘”了。
小记者的回答肯定是错误的,王医师仔仔细细地演示了巴氏刷牙法的操作方式,对不同的牙齿有不同的刷法:要将牙刷对准牙齿与牙龈交接的地方;要将刷毛向牙齿轻压,使刷毛略呈圆弧,刷毛的侧边也与牙齿有相当大的接触;刷完左边咬合面再刷右边咬合面,每次刷两三颗牙齿,来回的刷,并且为了保证清洁到每颗牙齿,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
食物精细 乳牙不及时掉落
这次来的小记者均为四年级和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换牙期,王医师针对换牙期特别强调,人类的牙齿有乳牙和恒牙,从6岁开始乳牙陆续掉落换恒牙,基本在十二三岁恒牙就全部替换掉乳牙了。如果新牙长出来了,乳牙还没有掉落,就必须要把乳牙拔掉,不然牙齿将会长得不整齐不好看。
乳牙不及时掉落的主要原因在于现在家长给孩子的食物过于精细,咀嚼功能跟不上。王医师建议家长让孩子少吃甜食、少喝饮料,多吃蔬菜水果,多吃粗纤维食物,多吃嚼劲大的,例如牛肉干之类,帮助下颌骨发育。同时,换牙时期恒牙的牙根还是松的,所以小朋友在这个时候也要注意在锻炼嚼劲的时候不要太用力了。
王医师说到,换牙期间特别要注意口腔卫生,每天刷牙两次,不然由于乳牙的钙化程度低,龋坏发展快,不像成年人的牙齿坏了一个小洞还不觉得怎么痛,要过很长的时间才有感觉,小朋友的牙齿会很快烂穿,痛。这时,隔壁的一间就诊区传来了“滋滋滋滋”的钻牙声,一位叔叔正在做牙齿治疗,小记者好奇地围过去,一边观看一边倒抽凉气,感叹,“好可怕,千万不要蛀牙了。”
随后,王医师和护士阿姨还给小记者讲解了牙齿组成部分,正确使用牙线的方法,还回答了小记者精心准备的很多问题,比如:睡觉用嘴巴呼吸,口腔会变形吗?窝沟封闭用的是什么呢?长了智齿不拔会怎么样?医师和护士讲得仔细,小记者也听得认真,有的还做了笔记。
变身小牙医 互相检查
在学习了口腔知识和检查牙齿之后,好几位小记者在护士阿姨的指引下,戴上口罩,亲自体验了小牙医。实验小学五年级(10)班的向鑫同学紧张地躺在牙椅上,七小新锦学校四年级(6)班的杨泞瑕同学小心翼翼地拿起牙探针和口腔镜,准备对“小患者”的牙齿做检查了。
护士阿姨首先将牙椅上方的灯对准“小患者”的嘴巴,然后让小牙医像握笔姿势一样地拿着牙探针去检查牙齿,还有如何利用镜子的反光观察牙齿的状况,左边和右边分别怎么操作是最佳的观察位置等等,其他小记者在旁边围得水泄不通,学会后都迫不及待地想体验一番。在亲眼看到同学嘴里的蛀牙之后,有些小记者都情不自禁地捂着自己的腮帮子,小声嘀咕,以后一定要认真刷牙。
通过这次小记者活动,小记者不仅对牙齿健康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学会了爱护口腔的正确方法,坚持正确清洁牙齿,养成受益终生的好习惯。
□本报记者 张黎丽 杨航
小记者名单
通川区七小新锦学校:魏旭阳、吕欣芮、杨蕊绮、曾欣蕊、黄歆然、谭惠芳、骆诗轩、李靖苑、郭子琪、杨泞瑕、钱泓静、刘晓恋。
通川区实验小学:龙思宇、冯科智、范家豪、马源、李亮泽、向鑫、刘佳瑞、刘林欣、任思慧、李志。指导教师:王毅
新闻推荐
军体拳表演战术旗语训练分列式表演·刘泽本报记者王万礼摄影报道“再大的风雨,再大的磨难,也难不倒勇争第一的达一中师生!”...
达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达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