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万件陶艺作品让我家生辉
陶艺茶具
陶艺摆件
演示自制陶艺作品
“白玉金边素瓷胎,雕龙描凤巧安排。玲珑剔透万般好,静中见动青山来。”小到生活用品,大到艺术品摆件,陶艺本无生命,是爱好者赋予了它灵魂和温度,让其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刘国峰出生于1974年,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洛阳人,妻子是达州人,达州是他的第二故乡。他从小练习书法,写得一手好字,书法作品多次获得全国大奖,应邀多次参加全国、国际展览等。出于爱好,他在机缘巧合下接触了陶艺,便为之着迷。从对陶艺一概不知,到努力钻研,作品从稚嫩到成熟,到目前为止创作陶艺作品达两万件。
□本报记者 罗天琪 文/图
自学陶艺
走进刘国峰位于达州南城的工作室,整个工作室非常清幽雅致,墙上用竹帘做景,挂上几幅字画,几支折扇,古朴而有韵味。工作室中几处恰到好处的盆栽,点缀着整个屋子,灵动而又活泼。值得注意的是,工作室里随处摆放着许多以茶具为主的陶艺作品,茶具有的白皙轻薄,有的沉稳厚重,形态各异、十分精致,询问得知这些作品都是出自刘国峰之手。
刘国峰出生于书香门第,耳濡目染从小练就一手好书法。刘国峰大学就读于广州美术学院,学的是美术教育专业,大学时渐渐接触陶艺,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写字画画的人喜欢喝茶,但是当时买一套茶具很贵,就产生了自己做茶具的想法。”刘国峰通过看书自学,加上大学里有几堂陶艺课,渐渐地就开始了实践。“刚开始时由于温度不好掌握,陶瓷作品基本被烧炸裂、烧化,做出来的东西不成形,问题很多。”在大学毕业后的十年时间里,刘国峰一直坚持自学,与别人交流技术,但都没能掌握到核心技术,烧制出来的陶瓷器具基本都无法使用。
河南学艺
河南的神垕镇自古出钧瓷,为了真正掌握技术,刘国峰2011年在河南神垕学着做缸,渐渐悟出了门道。“做缸的技术保密性相对较弱,我有时间就在那里帮忙,做好的缸胚需要翻动,一个缸需要翻晾4次,以便每个面都能迎风干透,面对又大又重的缸,工作非常吃力。”缸胚干透后,还要给缸上釉,釉有一定浮力,需要将整个缸按压下去,但是一不留神就会有栽进釉池的危险。
在做缸的两年时间里,刘国峰慢慢掌握了技术。“我到这时才知道,陶瓷胚做好后需要阴干,而且要干透后才能烧制,冬天做的胚为了不让胚结冰,还需要将缸覆上稻草等。”刘国峰慢慢克服了之前的种种问题,掌握了一定技术后,他开始与人合作,直到2015年陶艺技术慢慢成熟,作品成功率才越来越高。
作品达两万件
香茶需好器,好器衬香茶。好的茶汤要有好的器皿来搭配,那么细品之下茶之滋味必有不同。“我做的大多数是茶具,主要以建盏、钧瓷等为主,这也是现在比较流行的茶具器皿。”刘国峰说,钧瓷入窑一色,出窑千彩,各有不同,独一无二,十分讨喜,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而建盏在古代是皇室御用茶具,用铁矿石烧制,带有一定磁性,能起到矿化水质的作用。
“我做的茶具有自己的风格,比较有创意、怪诞,可以说是独一无二。到目前,我大概自制了两万件陶瓷作品。”刘国峰认为,茶具是“会说话”的,茶具的不同形状传达着不同含义。茶具的杯型是束口杯,代表着收敛、安详之意;敞口杯代表着活跃的意思,预示着有话直说、直奔主题之意。
刘国峰对陶艺的喜爱,同时带动了身边的朋友、家人、学生跟他一起做陶艺。除了做茶具之外,家里的餐具、摆件,所有跟陶瓷有关的物品,他都自己动手做。“陶艺是我的爱好,能够用自己做的器物,感觉挺满足,当然也挺有成就感。”
新闻推荐
达州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广电3电信131)08:30胭脂(18-20)13:30孤战(51-52)田姐辣妹(1-2)17:10少儿节目17:40引进节目18:00达州...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