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50周年大阅兵上的“达州身影” 20年前,他从天安门前英姿飒爽走过
“每一次抬手,每一次踢腿,北京的深夜,烈日的暴晒,1999年的那个夏秋是我心底无法忘怀的一段美好记忆。”当国庆70周年大阅兵正在彩排的消息传出,已过不惑之年的达州人王波便陷入了回忆,他曾作为受阅部队徒步方队的一员,参加了20年前的国庆50周年阅兵仪式。昂首阔步于天安门广场的那一刻,周围欢呼的人群,让他真切地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
有幸 选中集训
王波19岁入伍。1998年,他正在武警北京总队某部训练时,突然得知要从他们队里选人参加1999年国庆阅兵仪式。“那时才20岁,很多东西都不懂,只知道参加阅兵仪式的人要很优秀。”王波告诉记者,当时选人除了要求身高在175厘米以上,还要求军事动作必须过硬。经过严格的筛选和考察,1999年5月,他进入北京大兴训练基地参加阅兵集训。
“训练内容就是站军姿、踢正步、走队列、喊口令,日复一日……”王波回想起当年的训练科目仍记忆犹新,“正步走”的口令一出,所有人左腿绷直,脚尖下压,脚掌与地面平行,离地面约25厘米,左脚向正前方踢出约75厘米,上体挺直,微向前倾,然后身体重心前移,右脚重复动作。同时,手指轻轻握拢,拇指伸直贴食指第二节,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略成水平,手心向内稍向下,手腕下沿摆到高于最下方衣扣约10厘米处,并离身体10厘米,向后摆臂时,手腕前侧距裤缝方向约30厘米。
坚韧 烈日留伤
走正步看似简单,但要达到全体一致相当不易。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单独走正步时都能标准有力,可一旦融入队伍,就总有人抢拍、慢拍,或是动作不到位。为了让每排、每方队的成员动作统一,任何一个人出了错,其他人都要陪同练习,以此训练所有人的默契度。
“那年北京的夏天尤其热,几乎每天训练完都感觉像是中了暑,身体非常难受。”王波告诉记者,他们不时要在烈日下踢腿站定,保持五六分钟全身不动。王波开玩笑说,如果不是汗珠不断往外渗,他们看起来就是一个个雕塑。短衫总是湿了干,干了又湿,每天衣裤湿上三四遍一点都不意外,“起初闻着臭烘烘的自己还难受,到后来大家都完全习惯了充斥在身边的汗臭味。”一件迷彩短衫,王波穿了一个夏天,晚上洗,白天起床收了继续穿,一个夏天,短衫已经烂了好几个洞。
每天训练完都要脱一层皮,这事让王波记忆犹新,“不论晒得多黑都无所谓,晒伤脱皮那才着实让人难受。”烈日下运动,人只觉得热、渴、累,可一到晚上休息,白天晒伤的部位开始由红变黑,同时伴随着火辣辣的刺痛感,凉水拍打只能缓解一小会,有时轻轻一搓,一层皮就下来了。因为疲惫,王波和其他人一样,每晚入眠很快,但疼痛感却总是折磨着他们,肌肉酸痛、皮肤刺痛,不少人在睡梦中还要呻吟几声。
刚毅 展现血性
集训持续了5个月,全体大合练搞了五六次。北京的黎明和深夜是什么样子,王波记得特别清楚。距离国庆节越来越近,为了不影响市民的日常生活,所有方队只能在深夜集合排练。阅兵的重要性大家心知肚明,每次实地合练时,每个人都精神抖擞地挺立在风中,丝毫不敢马虎。一声口令,“嗒嗒”的脚步声统一响起,队伍整齐划一向前迈进。
第一次合练时,不少人都很紧张,但几次合练后,各队人员对场地、走位、节奏都逐渐熟悉,大家渐渐没有了起初的紧张,一个个方队沉稳有序地行进。
此前,王波以为阅兵当天自己会很亢奋,但真到了1999年10月1日那天,他却出奇地冷静,环视周围一圈,方队其他成员也都很安静。方队里大多是20岁出头的年轻人,本是浮躁的年纪,但5个月的集训,让他们的青春脸庞刻下了中国军人的刚毅和血性。一步步踏入阅兵场,所有人行注目礼,雄厚洪亮的口号声响彻天安门广场。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20年转瞬即逝,面对不断进步发展的新中国,身处盛世的王波讲道,“又快到国庆了,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对今年的阅兵式充满了期待!”
□本报记者 杨蕙菱
新闻推荐
康复出院关爱老人健康咨询义诊现场医术高超受赞誉为住院老人庆生工作中的高霞■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当今中国发展无法回避...
达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达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