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评】 博物馆为何叫好不“卖座” □杨蕙菱

达州日报 2019-09-13 09:37 大字

文化是城市的“根”与“魂”,它可以凝聚整座城市的力量。博物馆作为城市的窗口,是历史文脉和文化资源的集聚场所,达州市及各县(市、区)每年均花费巨资保护文物,聘请一些专业人士对文物进行修复、还原、考证,展示文物背后的故事。

近段时间,本报记者走访达州市各地博物馆或文管所发现,市民对这些珍贵文物和达州各时代的地方文化特色并不感兴趣,平时几乎门可罗雀。市民闲暇时宁愿买价值不菲的门票到景区扎堆消费,也不愿到冬暖夏凉并免费对公众开放博物馆接受历史文化的熏陶。在达州市本地居民中,没有去过市博物馆的居民不在少数。

其实博物馆之所以出现叫好不“卖座”的现象,除了受当地城市公众自身文化素养的制约外,另一部分是博物馆自身机制不活、宣传手段匮乏所致。作为公益单位,博物馆本身是非盈利机构,目前发达地区的经验是让博物馆适度市场化。在讲好本地、本土历史与文明故事的前提下,把握住文物核心内涵,恰当地开发一些带有文化属性的文创产品进行盈利,这既补充了宣传经费,又增加了宣传手段,扩大了自身影响,还给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受。

新闻推荐

通川农行职工载歌载舞迎中秋

本报讯9月10日晚,农行通川区支行以“献礼70周年、欢乐度中秋”为主题,成功地举办了一台形式丰富多彩、内容情趣励志的中秋...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