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繁巢暖引凤栖 撬动发展新引擎 通川区加强软环境治理促高质量发展工作综述

达州日报 2019-09-03 08:13 大字

主动为项目服务

上门为商家服务

综合业务办理

通川城区一角

近年来,通川区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软环境发展是第一抓手”的工作理念,增强“人人都是软环境、事事关乎软环境”的浓厚氛围,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率,提升服务水平,努力营造宽松稳定的政策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公正严明的法治环境、激情干事的作风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法理相融的人文环境,推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区域经济强势崛起,实现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的全面进步,经济社会发展由量变迈向了质变。

截至2019年,通川区招商引资喜讯不断,绿地、世光等世界五百强、省内外知名企业先后入驻,全区投资总额超过1656.4亿元,年均增长39%,累计实施重点项目365个;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14.8%,实现“四年翻番”,增幅自2016年连续三年蝉联全市第一;现代农业园区高速发展,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品牌估值近150亿元,跻身全国制造业区域品牌30强,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旅游康养、文化创意等新型产业蓬勃发展。

打造高效政务

良好的政务环境有助于提升地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抓政务环境就是抓机遇。

2018年,通川区委成立了“中共达州市通川区治理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委员会”,在全区治理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动员大会上,明确提出了“通过一年攻坚,走在全市前列;通过三年治理,打造川东北标杆;通过五年努力,成为全省软环境建设的示范县区”的软环境治理目标,相继出台了《通川区人才激励办法(试行)》《通川区关于进一步推动企业挂牌上市融资的实施方案》,建立和完善了容缺预审、超时默认、限时办结、巡回上门服务、预约服务等多项行政审批制度和服务措施,通过构建常态化工作机制,对多项投资建设审批流程进行了优化。

为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通川区着力打造法治、政策、作风、服务、信用、人文“六大优质环境”,开展“7个治理”专项行动。重点加大了对行政审批的监管力度,由区政务服务中心牵头,会同具有行政审批、行政许可事项的部门(单位),对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制度落实和创新优化服务举措的专项治理,对“集中不到位、授权不到位”“搞体外循环”“只挂号不看病”等突出问题进行重点治理。

除对行政审批进行简化和监管,通川区还通过抓政府职能转变、服务提升、制度优化,着力于强化预防措施、加大惩处力度“双管齐下”的工作手段,扎紧制度笼子,堵住问题缺口,对基层公务人员“苍蝇式”腐败坚决实行“零容忍”,突出规范有序、便捷高效,做到行政审批等制度性交易事项少、时限短,程序规范、服务优化,提供“不打折扣”的政务服务。

提升城市品质

在追求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在城市发展质量上下功夫,着力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才能激发城市活力,为开放合作拓展平台。

通川区纵深推进“双核双带六区”建设,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环境整治,在食品安全保障、假冒伪劣打击、发展环境治理等方面,始终保持严管严治态势,建立健全信用约束、评价、考核体系(机制),强化社会诚信体系、社会文明、公共服务建设,突出诚实守信、文明和谐,打造“不断优化”的人文环境,着力实现突围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城市品质提升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向好、稳中向优。

通过抓依法治区、社会稳定、执法行为,突出公开透明、公平正义,凸显“不敢破规”的法治震慑,通川区着力营造良好的“法治、政策、作风、服务、工作、人文“六大环境”,为企业建立“创业最宽松、社会最文明、人居最安全和交易低成本、生产低成本、社会低成本”的投资环境,为有志才俊营造一个大展身手的舞台,让更多优秀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助力通川高质量发展。

历史文化铸就城市的灵魂,指引着城市发展的方向。通川区不断挖掘、传承和创新区域产业文化,弘扬巴人文化,发扬红军精神,创立行业文化、窗口文化,提高城乡居民素质,建立社会公序良俗,在全区范围内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关注,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浓厚环境治理氛围,人人都是通川形象宣传的代言人,形成全区城市环境“共创、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优化营商环境

常言道,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市场营商环境这棵“梧桐树”的好坏,深深影响着市场经济活力的发展。

在拉动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创新创造、促进就业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作用的民营经济,无疑是最大的一只“金凤凰”。2019年,通川区纪委监委下发了《关于切实履行监督责任保障民营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制度文件,旗帜鲜明地表示了助力民营经济健康快速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

坚持开放合作、助力民营经济发展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通川区积极参加第三届达商大会、西洽会、2019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等各级各类平台招商活动,在北京成功举办了“四川达州·通川生物医药产业”专题推介会,分赴北京、广州、深圳、杭州、哈尔滨、温州等地进行招商引资。一边马不停蹄“走出去”,一边毛遂自荐“引进来”,锁定一批目标企业,对其产业布局、投资趋向进行跟踪研究,有针对性地主动上门对接、争取,邀请了中青旅海投集团、中航建设集团、重庆正威国际、青岛石匠、四川文阳集团、中铁二十三局等多家知名企业赴通川实地考察,不断扩大招强引优成果。

今年上半年,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约80.8亿元,新签约招商项目16个,投资总额约156.4亿元,魏蒲产业新城博星学校、巴里梦想小镇、天一航旗汽车文化园等11个项目开工建设,其中魏蒲产业新城博星学校已开学,再一次刷新了通川速度。

面对新的时代机遇,优化发展软环境、坚持开放合作,让更多优质项目“入规划”“进盘子”,是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通川区满怀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热情和让居民安居乐业的责任,加大改革力度、提升窗口服务、优化服务内容、加强诚信建设,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与企业、居民手牵手、肩并肩,为全区“率先突破,领跑达州”而共同奋斗。□郑涛 黄一智 本报记者 曹芮铭 胡杨

治理“软环境”强化“软实力”

本报讯 近日,记者从通川区治理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获悉,为强力整治影响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的突出问题,通川区将重点抓好党员干部、工程项目、社会组织等7个专项治理行动,进一步确保软环境治理落地落实。

据了解,7个专项治理行动分别为党员干部专项治理、工程项目专项治理、社会组织专项治理、行政审批专项治理、社会乱象专项治理、执法行为专项治理、工作纪律专项治理。将重点针对党员干部思想认识不深、大局意识不强、责任担当不够、能力水平不足等问题,强揽工程、强买强卖、非法阻工等违法行为,协会、学会、研究会及市场中介等社会组织,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制度落实和创新优化服务举措,乱摊派、乱检查、乱培训、乱收费等行为,频繁检查、“下班执法”“周末执法”“节假日执法”现象和一般性、常规性、紧急性等执法行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破坏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问题进行专项治理。通过抓观念、思想、作风问题,从源头上治理“软环境”,强化“软实力”,让群众和企业办事不再难,为实现“率先突破,领跑达州”的宏伟目标提供一流的软环境保障。

(郑涛 本报记者 曹芮铭)

打造“六大优质环境”促发展

本报讯 记者近日从通川区治理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获悉,为进一步加快软环境治理,通川区按照《达州市通川区治理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工作实施意见》着力打造“六大优质环境”,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六大优质环境”包含法治环境,通过社会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和能力,确保执法人员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廉洁执法。政策环境,最大限度挖掘政策“库容”,把执行法律的规范性与坚持从实际出发的灵活性结合起来,用透用活现有政策,用好用足上级政策,立足实际创新政策,向上争取支持政策。作风环境,强化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实干意识、纪律意识,打造一支思想观念、精神状态、能力水平与新的发展任务和要求相适应的干部队伍。服务环境,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依法服务、高效服务、廉洁服务、人性化服务。信用环境,打造诚信政府,提高公信力,防止“政策多变、政出多门、因人行政、条块不一”现象;建立健全信用约束、评价、考核体系(机制),营造依法经营、诚实守信的营商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人文环境,不断挖掘、传承和创新区域产业文化,增强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弘扬巴人文化,发扬红军精神,做历史文化的传承人,创立行业文化、窗口文化,人人争做文化品牌的代言人;提高城乡居民素质,建立社会公序良俗,让广大群众成为通川形象宣传的代言人;争创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等区域品牌,增强通川区在川东的区域魅力。

(郑涛 本报记者 胡杨)

“三轮驱动”助推工业经济发展

本报讯 近年来,通川区加大工业经济发展扶持力度,通过增强实体企业竞争力、增强园区平台承载力、增强龙头项目集聚力“三轮驱动”,助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通过完善政企互动机制,当好企业“贴心人”,力促企业上市实现零的突破,大力推进“一提一创一培”,引导企业靠大联强、抱团发展,通川区深度对接“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实施技改项目20个,新培育规上企业6户、亿元企业2户。

同时,通川区引入专业咨询公司,建成企业产品体验馆,完善园区服务功能;启动东西主干道东延线、魏蒲大道和三期管网建设,确保三期道路建成投用,创建省级经济开发区;推进东岳新型工业集聚区道路、管网、绿化建设,加快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创新园区招商模式,紧盯农副产品深加工、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行业50强企业,引进金龙鱼油、中船重工等一批大企业、大项目,力促苏州博合雅管道设备加工、帝泰克管道检测等项目开工建设;强力推进天泰药业二期、万盛药业、空心隔墙板等项目建设,扎实推进三圣宫食品、建成精铸等项目投产达效,促进优势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黄一智 本报记者 曹芮铭)

新闻推荐

达州市科技馆开馆时间 调整为上午9:00 本月上线八大科普活动

本报讯近日,记者从市科技馆获悉,9月1日起科技馆开馆时间将由9:30调整为9:00,闭馆时间仍为17:00(16:10后停止领票进馆),周一、周...

达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达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