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杭州买回达州首台彩电

达州日报 2019-08-23 09:21 大字

资料图片

对于如今的家庭来说,电视机家家必备,早已不是稀罕物,然而放在四十多年前,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1978年,电视刚刚进入人们的视野。时年36岁的张朝忠将一台14吋的彩电从杭州抬回了达城,成为达州第一个拥有彩电的家庭,一时间轰动全城。尽管这台彩电早已被“淘汰”,但这个“第一”仍令他自豪,他用了一句时下的流行话形容当时的感受:“感觉人生到达了巅峰”。

提着板凳抢看电视

时间倒回50年前,达城市民的娱乐方式简单而枯燥。在张朝忠的记忆里,由于缺少娱乐设施,那时候人们每晚很早就会上床睡觉。对于大人来说,三两好友聚在一起打打扑克、听听收音机便是最有趣的消遣。小孩们的快乐则更加简单,和稀泥、玩石子、打沙包、摘蒲公英……

1977年,张朝忠老伴就职的市中心医院门诊部购进了两台黑白电视机,这在当时可是个稀罕物。“那时城里人均收入每月就十多二十元,根本买不起电视,于是单位拿出一台专供职工看。”张朝忠说,一到晚上,那台黑白电视机就会准时摆在医院里那棵百年黄桷树下,许多人提前端着小板凳来抢座,以占据最佳观影位置。由于当时电视机极少,这个能出声的“铁盒子”还曾令不少人啧啧称奇。

许多来晚了的市民只能坐在后面,努力伸着脑袋往前凑。“屏幕太小,画质也不好,满屏雪花,坐后面啥也看不见,但大家还是每晚都来,看不见也要来凑凑热闹。”火爆的场面令张朝忠至今记忆犹新。

从杭州买回达城首台彩电

在黄桷树下看电视的热闹场景持续了很久,张朝忠的一双儿女总是抱怨抢不到好位置,爱子心切又喜欢赶时髦的张朝忠,萌生出了花钱买一台电视的想法。

“既然要买,就要买和别人不一样的!”1978年,张朝忠没和妻子打招呼,悄悄联系上了远在杭州的亲戚,表明了想买一台彩电的念头。尽管这位亲戚在杭州见过大世面,但听到张朝忠要买彩电也吃了一惊。

后来这位亲戚托了不少关系,费尽周章买了一台日本产的“日立牌”14吋彩电,要价1200多元。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昂贵的价格还是令张朝忠啧舌不已。“我和老伴月工资加一起才50元左右,当时还借了800多元,还了两三年才还清。”从张朝忠的话语中仍然能感受到他当年的兴奋。

没过多久,这台彩电就从杭州带了回来,张朝忠将其放在了家里最显眼的位置。当屏幕上亮起彩色的画面时,一瞬间全家人都沸腾了,他的一双儿女眼睛都弯成了月牙。看着家人如此兴奋,张朝忠因巨债而升起的愁云也随之消散。“钱嘛,慢慢挣慢慢还,家人开心这钱就花得值!”

短短数日,“张朝忠家买了台进口彩电”的消息仿佛插上了翅膀,传遍了街坊邻里。左邻右舍见着张朝忠就要夸上几句,让他感觉走路都带风。

沸腾的不仅仅是大人,还有一群充满好奇的小孩。整栋单元楼里所有的小孩一放学全都跑到张朝忠家看电视,狭窄的房间里常常挤满了人。彩色电视上滚动播放着《花仙子》《聪明的一休》等日本动漫,尽管信号不太好,高频闪动的“雪花”画面还是紧紧抓住了孩子们的眼球。

家用电器走进寻常人家

“其实彩电在那个年代也只能收看几个中央台频道,并且画质也不高,播放的全是新闻、体育节目、革命电影还有日本动画片。”张朝忠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技术条件受限,电视经常出现“彩色雪花”和“彩虹条”。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张朝忠家里的这台“日立牌”彩电光荣退休,成了闲置的“老古董”。这时,他们迎来了一台国产“长虹牌”彩电,21吋的屏幕画面更加清晰,可供观看的频道也多了起来,题材多样的电影、电视剧随之出现。

后来,时代的变迁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新鲜玩意”,电视机高频率更新换代,冰箱、洗衣机、电脑、空调走进寻常百姓家……“这台电视机带给我们一家的美好记忆实在太多了,尽管后来家里陆续换了几台电视,但它还是陪伴了我们20多年,舍不得扔掉。”张朝忠老人说,直到2002年,在儿孙们的建议下,这台“日立牌”彩电才被卖到了废品回收站。

回忆过往,第一台彩电带给张朝忠家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早已深埋心底,无法磨灭。

□本报记者 张海涵

新闻推荐

通川区疾控中心举办“防艾”专题培训会

本报讯近日,通川区疾控中心举办了2019年艾滋病防治“三线一网底”管理专题培训会,全区艾滋病防治“三线一网底”管理办公室...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