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百年底蕴 培育五美少年 通川区文华街小学至美生长文化结硕果

达州日报 2019-08-10 09:25 大字

学生表演课本剧《武松打虎外传》。

成立于2013年的通川区文华街小学,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汲取百年文化底蕴,着力深化课程改革,围绕培养“美善相谐、情智共长、个性丰盈”的“五美少年”育人目标,走特色化教育之路,学校办学品质全面提升。

打造至美文化

学校聚焦至美生长文化,以文学之美、摄影之美、川剧之美不断丰富和完善学校文化内涵。信步文华校园,“美”字、美画、美文随处可见,至美办学理念深入人心。

学校着力建设各功能室。重点打造校园文学馆、摄影展览馆、学术厅、大队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摄影教室、舞蹈教室等,让每个同学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

处处营造至美文化氛围。尚美楼、立美楼、润美楼、和美楼,让每一栋楼都会说话;向美廊、五美墙、艺术展厅、“十美”浮雕,让每一面墙都会闪光。此外,每个班级都进行了文化打造,凸显浓郁的班级文化特色。

培育最美学生

学校秉承“让每一个生命静美成长”办学理念,以育“五美少年”为核心,开展美德、美智、美艺、美健、美创五个方面的情智共长体验展示活动,寻觅学生个性中的优点,培育全面加特长学生。

学校着眼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以儿童文学、摄影、川剧为主体,大力构建至美生长课程体系,组建了戏曲、中国鼓、武术、摄影、足球、篮球、儿童文学等近20个社团,开设了汉字文化、巧手折纸、中国象棋、手工编织、刺绣等50多门校本特色选修课程,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可以选择的课程体验。同时,还开发了《文华宝贝学摄影》《文华宝贝学诗歌》《文华宝贝学礼仪》等具有文华特色的校本教材。

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开展校园文学节、川剧操比赛、劳动技能大赛、象棋大赛、科创大赛、足球联赛、数学思维大赛、摄影大赛、校园艺术节……既让同学获得体验,又促进学生发展。

创新教育评价

学校围绕总体育人目标,着眼“五美少年”培养,研发了至美生长教育评价体系。

学校立足学生实际,分年级有针对性地开展“美德、美智、美艺、美健、美创”五个方面情智共长的实践活动。将学生在活动中所获得的成绩,通过学校研发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教育大数据分析,给每个学生生成一份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评价报告。将“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评价指标有机融入到学校的“五美”教育教学实践中,构建校本化的“五美”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全面可视化地呈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状态,客观诊断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精准预测学生全面发展趋势,科学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个性化建议,提出对应的解决策略,切实落实素质教育。

彰显文华特色

近年来,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百年文化底蕴,不断探索,将川剧、摄影、儿童文学作为学校艺术教育的三大名片。

川剧特色尽显艺术魅力。学校大力推动川剧艺术的传承发展,通过成立川剧社团、汇编川剧教材、开展川剧课间操、举行川剧展演等一系列活动,形成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辅导相促进、传承传习和社会熏陶相衔接的川剧传承良好局面。选送的《红梅赞》《红灯记》《智斗》,连续三年代表达州市参加四川省中小学生川剧传习普及展演,获得一等奖。

摄影课程聚焦文华特色。学校依托独树一帜的摄影特色课程,邀请达州市摄影家协会的摄影家走进课堂指导师生,又带着文华摄影社团师生走出课堂采风。每年举办的“摄行天下 影动人生”文华摄影艺术节,堪称文华师生摄影作品的饕餮盛宴。师生摄影作品接连荣登《中国摄影报》《教育文摘周报》,多幅师生作品获国家省级摄影大赛奖。

儿童文学课程硕果累累。学校成立了“文心小筑”校园文学社,邀请省内外知名作家对文学社成员进行培训,选派教师参加儿童文学教育联盟骨干教师研习。创办了校刊《文韵年华》,开展每年一届主题文学节。自制课本剧《丑小鸭》、经典诵读《满江红》获得省一等奖,多篇学生作文在省市报刊发表,并成功加入四川省校园文学社团联盟。

一路追美,一路花开。在至美特色文化引领下,通川区文华街小学走进了教育发展的广阔天地,各项荣誉接踵而至:成功创建“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四川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获得“达州市阳光体育示范学校”、“达州市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被授予“摄影家教育基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中小学传习普及基地”、“‘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基地校”等。

·曾娅兰 本报记者 王万礼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达州市举办少儿经典读物诵读大赛

本报讯8月9日,由达州市图书馆主办的“和也杯”少年儿童中华经典读物诵读大赛决赛拉开帷幕。“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达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达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