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70年,让照明变成一种美
烛光照明
新式灯具
上世纪80年代以前,达州不少家庭依然使用蜡烛和煤油灯照明;80年代中期以后,电灯便成了常见之物。在追光路上,人们早已不满足于单纯的照明功能,随着社会的进步,灯的种类日渐丰富,人们除了重视环保外,还开始用造型各异的灯具来营造气氛。灯的发展,不仅延长了人们的工作和娱乐时间,扩大了活动范围,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
阅读费眼——煤油灯和蜡烛
初见刘先生时,他正靠在皮椅上,聚精会神地翻看手中的书,从侧面看去,他高鼻梁架起的厚镜片显眼得让人挪不开视线。刘先生性格随和,看记者对他的眼镜颇感兴趣,就打趣自己取了眼镜就是“半盲”。10岁左右的时候,刘先生发现自己的眼睛好像是近视了,家人便托亲戚弄来副眼镜戴,30多年,眼镜不知道更换了多少副,镜片也是越换越厚。刘先生表示,他的眼睛近视,是那段用煤油灯照明的日子造成的。
“上世纪80年代以前,大多数家庭都有煤油灯,那是照明的主要方式。”刘先生告诉记者,孩童时,天黑了,他们一群小伙伴围着一盏煤油灯看书写字,煤油灯光弱,稍远点便看不清字,便把煤油灯拿近了看。可一旦看久了忘记放回原位,那就少不了要接受一场小伙伴们口沫横飞的“洗礼”。3角8分钱一斤的煤油对普通家庭来说是不小的花销,能将光亮调最足,且油又尽可能地完全燃烧掉是非常考手艺的,这类人常被夸“能干”。
刘先生介绍,家境好一点的点得起蜡烛,但依然用得比较省。加热的蜡烛融化成液体,趁着还未凝固,有的用棉线再放入液体中,等凝固后,又可以点燃棉线再用一轮。但那时,不少家庭舍不得点棉线,就用草纸裹成一根细小的长条代替棉线。
除了煤油灯和蜡烛,那时乡里的孩子还会用葵花杆和麻杆来照明。每年秋天,收割了葵花,就把葵花杆收集起来,放进冬水田浸泡,待葵花杆的表皮和内芯腐烂,在水里清洗一番后晒干,家家户户早上生火的材料就制成了,这也是乡下人夜里赶路和起床上厕所的好工具。就是在这些亮度不好的照明工具下,刘先生和许多同龄伙伴的眼睛都早早地近视了。
简单照明——灯泡和灯管
上世纪80年代后,越来越多的家庭搁置了煤油灯和蜡烛,电灯的大面积出现,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电灯的亮度和便捷性远胜煤油灯,依靠电来照明,人们逐渐脱离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一颗灯泡、一根灯管,人们用电征服了黑暗,同时延伸了活动范围,给人类创造社会财富赢得了更多时间。
“那时候,有的家里就是一颗光秃秃的电灯泡立在墙上或顶在天花板上,有的家庭还能看到简易的灯罩,而单位办公室也就是一根简单的灯管。”万先生给记者讲,大概21世纪之前,电压一直都不太稳定,不少工厂用电只能错峰使用,而家里的灯泡除了忽明忽暗,时常还会出现停电的情况,家中常备蜡烛,已然变成一种习惯。
装修点睛——现代时尚灯具
进入21世纪,电网改造后,达城几乎看不到煤油灯的影子了,蜡烛也化身香薰蜡烛,仅在营造气氛的时候出现。灯具发展至今,已经成为现代化装修的一个重要部分。随着种类的增多,灯具的款式也日渐丰富起来,“设计感”是受人青睐的看点之一。
半个手臂高的浮夸型灯泡,能让人清楚地看到灯丝逐渐发亮,非常适合工业装修风;墙上一串粉嫩的LED彩灯,屋顶一盏低调奢华的公主风顶灯,床上四件套,再放些绒毛娃娃,这便称得上是间少女心十足的卧室了;客厅沙发边立一盏羽毛落地灯,入夜下雨,窝在沙发里,打开微黄的灯光,温馨地照亮这片小区域,这就是能让不少年轻人感到放松愉悦的好时光。
当下许多甜品店为了吸引顾客,也十分注重装修风格,尤其是灯具,简直就是装修的点睛之笔。来甜品店的大多是女孩,在光影中勾勒出美丽的线条,相对于吃甜品,拍照更让她们热衷。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煤油灯和普通照明被岁月写成了历史,在经济发展迅猛的现代社会,“形而上”的艺术美已经成为当代人的时代追求。
□本报记者 杨蕙菱 文/图
新闻推荐
从一把草药是全村人的希望,到西药进入百姓家;从排队挂号看病到智慧医疗;从条件简陋的病房,到空调、电视、卫生间一应俱全……...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