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竹之音悦耳 欢歌笑语怡情 达川区有支“文艺轻骑兵” 仅2018年就开展惠民演出120余场

达州日报 2019-03-29 10:01 大字

演职人员搬运器材

欢歌一曲送乡亲

与观众热情互动

一条横幅,一幅标语,一块地毯,一台音响,几件乐器,数件道具,多位演员,就组成了一个不大的演出阵容。

在达川区,有一支深受山乡群众喜爱的类似“乌兰牧骑”的文艺轻骑兵,无论是寒冷的冬天还是酷热的盛夏,他们数年如一日,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上山下乡,凭借简陋的舞台和道具,演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给寂静的乡村带去文艺大餐和欢声笑语。

这支队伍,就是达川区文化馆。仅2018年,该馆就在各乡镇、社区、学校、贫困村累计开展文化惠民文艺演出120余场!

下乡演出深受欢迎

2019年3月19日,达川区九岭镇人潮涌动,热闹非凡。伴着歌舞《乌梅颂》的旋律,由达川区文广新局、达川区文化馆承办的“推动高质量发展,夺取同步全面小康和全面现代化伟大胜利”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在这里举行。

“我们下乡演出的目的,就是要为老乡们送去欢乐,让他们在村子里、在院坝里、在田间地头就能欣赏到高质量的文艺演出。”3月份,天气乍暖还寒,演员们或身着演出的薄裙,或套着表演用的短袖T恤,缩在舞台背后瑟瑟发抖。临上台前,演员们搓搓冻僵的手,跺跺冻僵的脚,以此唤醒饱满的热情、最佳的状态。

舞蹈演员们摆扭腰肢动作舒展,小品演员回眸立身干脆利索,快板演员们快慢相间的节奏及适时变换的队形……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村民们齐声喝彩,有的还掏出手机,将这精彩的时刻拍成小视频转发朋友圈,拍成照片设为手机屏保。

“一条横幅、一幅标语、一块地毯、一台音响……”演员陈笛说,我们下乡演出带的东西不多,到老乡家里借碗、借凳、借桌子是常有的事,乡亲们知道我们是来给他们表演节目的演出队伍,很多人还自告奋勇跑来帮忙,烧水、沏茶……做一些后勤服务工作,和演员们合影留念。

“我们常年待在农村,乡亲们很少有机会能在现场观看文艺演出,尤其是那些留守老人,精神生活比较孤独,文化馆能把这么精彩的节目送到家门口,让全村男女老少都聚在一起,又热闹又红火!”九岭镇村民李正清高兴地说。

文艺演出寓教于乐

“春生,你硬是有本事哟,我们这山旮旮又飞出了一只金凤凰,祖先显灵哦,我们家也出了状元郎。”

“妈,这不是祖先显灵,是王叔叔把城里挣的钱,拿来修建垮塌的学校,我们才能在优美的环境中读书;是王叔叔带领我们科学致富,我们才有钱完成学业。我们村现在是果满园、鱼满塘,出门不见泥巴黄,家家户户住洋房,过上这样的好日子,要感谢致富的领头羊。”

梁建军主演的方言微喜剧《越来越好》是文艺下乡的语言类节目,台词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演员们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宣传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政策,每次演出都会赢得场下一片掌声。

演出主持人谭蕾有一个独唱节目《党啊,亲爱的妈妈》很感人。一次送文化下乡的演出过程中,天空突然飘着零星小雨,当她唱完《党啊,亲爱的妈妈》这首歌时,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奶奶颤颤巍巍地站起来,眼角泛着泪花说:“孩子,能把这首歌再唱一遍吗?我还想再听一听!”原来老人的丈夫和儿子很早就因病去世了,如果不是党的好政策让她住上了村里的安置房,她现在还只能守在那间破烂不堪、摇摇欲坠的木屋,生活早就过不下去了。老人坚信,共产党就是她的再生父母。

达川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党组书记邓异霞说,2018年,区文化馆走进达川区各乡镇、社区、学校、贫困村,累计开展“文化惠民在身边”文艺演出120余场。围绕“文化惠民”这一主题,推进文化活动常态化开展,拓宽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让文化的芬芳沁润达川,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群众文化特色鲜明

近年来,达川区文化馆除了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文艺演出,还力争在繁荣群众文化上站排头,文艺创作、群众文化活动十分繁荣。

该馆创作的《一刀准》等多个小品,数次登上央视舞台。常年免费开办美术书法展、雕塑展、摄影展、声乐合唱班、美术书法培训班、群众文化培训,仅2018年就培训各类文艺爱好者40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群众的文化素养。免费举办“民声民艺”书法培训班,教授毛笔字入门书法基础训练课程;免费举办“民声民艺”合唱培训班,通过传授声乐乐理知识、识谱、舞台形体、发声技巧,提高学员的合唱质量。为各区各乡镇、社区培训的舞蹈、声乐、美术、书法爱好者,已经成为当地的文艺骨干,成为了带领群众参与文艺活动的组织者。

值得一提的是,文化馆为助力乡村振兴,注重“老、中、青”结合培养文艺爱好者。在各类培训班中,既有老年书法班、老年坝坝舞爱好者班,中青年声乐培训班、中老年模特班、摄影爱好者班,也有专门为农村留守儿童开设的少儿书画班。参加培训的人既有退休的老年人,也有中青年文艺爱好者;既有城镇社区少年儿童,也有农村地区的留守孩子,实现了参训人员各个阶层的全覆盖。

“在新时代,作为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我们必须肩负起为推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我们必须明白自己肩上的重任所在。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大更新的作为,努力把达川的群众文化事业推上新台阶。”达川区文化馆馆长杨宗珂说。

□本报记者 孟静 文/图

新闻推荐

达州唯一!达州日报社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近日,达州日报社获得由四川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颁发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成为全市目前唯一一家获此许可的媒体。...

达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达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