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味儿”渐渐远去 达州楼市掀起“新中式”热潮
每隔几年,楼市建筑就会出现一种新时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欧式风情小区占据了达州楼市的主导,地中海式、英伦风情等建筑风格“洋味儿”十足,其时髦的国际风格也让市场更乐意买单。
而近两年,达州却流行起了新中式建筑风格,譬如蓝光·芙蓉风华、中迪·绥定府等,这些项目带有古风古韵的传统设计元素,成为近两年来楼市最大的看点。
欧式风情逐渐淡出市场
纵观达城的房地产市场,在开发商的楼盘名或出街广告中,越来越多的“府”“院”等字眼取代了过去的“欧式风情”“法式浪漫”,广告宣传语也从“感受欧式集成生活”变成了“萃取中式造园精髓,打造天人合一意境”。
笔者实地踩盘后发现,近一两年来,达州新中式楼盘的比重明显上升,这里的“中式”不仅指带“中味儿”的案名,植入传统住宅元素的建筑设计风格,也包涵一些强调国学精神或院落式社区文化等附加值的“泛中式”的市场行为。
目前达州包含中式元素的楼盘除了蓝光·芙蓉风华、中迪·绥定府,还有天誉·誉府、和悦府等项目。蓝光·芙蓉风华是蓝光地产全国第三个、四川第一个芙蓉系产品,承载了达州川派大宅的风度、风雅与风骨,园内亭台楼阁、雕栏玉砌、侧院连廊、小桥流水,浓郁的中国元素跃然纸上。中迪·绥定府采用新中式风格对项目进行整体设计,以轴、巷、庭、院为构架,还原城市大族的雍华从容。
从项目打造上来看,对“中式”美学或传统人居的呈现比例或有多寡,有的项目邀请重要级的设计师或传统文化专家,不惜重金从外立面、园林到户型规制再现中式楼房;有的项目仅仅包裹一个“中式”外壳来吸引买房者,内里还是千篇一律。
业内人士指出,近两三年的达州房地产市场的地价走高和优势资源稀缺性导致了住宅的高端化,促使开发商深入挖掘高端私邸或府院,并在竞争趋势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逐渐完善建筑风格和产品内涵,新中式相比于西式楼盘逐渐占市场上风。摈弃“傍洋名”、盖“洋派”大楼而大面积盖中式住宅,说明目前市场下这类房源的去化能力更强,体现了开发商对中式产品的市场信心,并且在实际的销售表现中,也能看出消费者是愿意买单的。
新中式更受市场青睐
笔者发现,目前达州在售的新中式楼盘中,有一些楼盘特别注重园林的打造,例如通过建设高品质的中式园林,营造雅致的生活氛围。在业内看来,“新中式”风格不是纯粹的传统元素堆砌,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将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结合在一起,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来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住宅,让传统艺术在当今社会得到合适的体现,表达出对清雅含蓄、端庄丰华的东方式精神境界的追求。
以蓝光·芙蓉风华示范区为例,芙蓉会馆地雕全采用汉白玉手工雕刻而成,地面以芙蓉花图案做铺装,中间是寿、喜二字组成的象形图案。园林流水潺潺,幽亭听泉、翠林风动的园林盛景与古筝的回响融为一体,景中有声,声献美景,在烟雾朦胧中,彰显出古色古香的独特韵味,以大气的手笔传承传统艺术,呈现出一步一景的视觉盛宴。
园林行内人士表示,中式园林的建造不同于西式园林,中式园林所必需的元素,例如亭、榭、楼、阁、桥则涉及手工制作,这样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成本,不过做得好,对项目品质的提升效果也是明显的。
喜欢中式风格的高女士说,自己家里的装修风格就是新中式,现在看到蓝光·芙蓉风华推出了新中式的建筑设计,又让她十分心动。中式院落独有的园林意境,以及一户一庭院的产品,才是中国人自己的理想居所。
目前,达州的新中式产品大多集中在大户型,低容积率等中高端产品上,而且定位也都是中高端消费群体。业内人士预测,未来几年,新中式风情项目会越来越受中高端市场的喜爱。
文化回归推动建筑审美回归
“建筑风格作为一种楼体设计艺术,有着自己的流行风向。”从事装饰设计的杨先生表示,前几年,达州流行欧式,市场上便出现了许多洋派的建筑,而如今这股流行风潮已经被新中式风格所替代。
业内人士分析,2018年火起来的《中国诗词大会》,也唤醒了许多人骨子里的传统文化情结,怀念古典婉约的江南宅院、迂回婉转的巷陌小廊,于是极具韵味的东方园林、中式院落深受购房者喜爱。
楼盘打出“中式”这张牌,是人们对欧式风格的审美疲劳,还是中式更节省成本?对此,笔者采访了在达州从事房地产营销10年的张先生。
张先生说,中式建筑的回归,无论从购房者的审美、资金投入、方便使用等方面而言,都是一种大趋势。
张先生分析,首先,欧式建筑、美式建筑、哥特式建筑等等,都是舶来品,居住起来也不符合中国人传统习惯;中国人传统的院子和房屋,讲究光照、透气、排水,住起来也更加舒适,“其实这也是国人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而形成的建筑美学回归”。其次,欧式建筑的建房、装修成本高,而一般的新中式建筑各项成本都会低一点。
□严衡玬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维护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美誉度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近期,达川区食药监管局开展了地理标志使用专项整治检查。整治行...
达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达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