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手写2.8米大字“巴河倒虹管”书法作品多次入选《对联》杂志,数十件作品被井冈山博物馆、广东顺德博物馆、台湾博物馆等馆藏 杨守昆:书法伴我八十年
杨守昆书法作品
杨守昆正在书写
达川区桥湾乡境内的巴河,修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巴河倒虹管”静静躺在河底,默默灌溉着邻近乡镇的万顷良田。当时,为了纪念全国第二大倒虹管的建成,原达县地区水利局想要请人手写近3米的大字,立在河边纪念这一盛举,但找遍全区都无人接招。几经周折,经人介绍找到了杨守昆,杨守昆用手写下了2.8米一个的大字“巴河倒虹管”。
88岁高龄的杨守昆自五六岁学习书法,一手行书、草书飘逸灵动,其多件作品被藏于井冈山博物馆、广东顺德博物馆、台湾博物馆等。近日,记者拜访了杨守昆先生,领略他的墨香。
叔父传艺 结缘书法入了迷
走进杨守昆位于鹭岛广场的家中,一抹墨香便飘入鼻腔。老人鹤发庞眉,虽已88岁高寿,但精神矍铄。客厅悬挂着老人所画的水墨荷花,画中休憩的蜻蜓微微停驻,仿佛惊动便会飞走。阳台的一方书桌是杨老平日里写字作画的案几,长短锋各色毛笔齐排在笔筒里,几个大碗盛好了墨与水,静待主人挥毫泼墨。
1931年,杨守昆出生于通川区北山镇,其叔父进过书塾,熟读四书五经,写得一手好字。从执笔、坐姿开始,杨守昆在叔父指导下练习书法。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想要写字,纸笔难寻。孩童时期的杨守昆便以地板为纸,在日复一日练习中对书法入了迷。
1939年,杨守昆进入北山镇中心小学读书。小学毕业时,他的书法已经初显锋芒。“那个时期,逢年过节大家流行送春联、对联,社会上找我写字的人很多。”
潜心钻研 硕果累结
中学后,杨守昆离开叔父到外地求学。毕业之后,先后在北山镇小学、管村中学、碑庙中学担任语文教师。微薄的工资、繁忙的工作,消磨不了其对书法艺术的追求。虽然当时星期天也要上课,但他利用每一点课外时间,深研书法,墙壁上悬挂的也全部是古代书法家的名作。
课堂上,即使是写黑板板书、批注作业,杨守昆也极其用心书写。一手好字,让学生们惊叹不已,常常将老师的字进行临摹。从此,杨守昆既教书,又教“书”。
在探索前人的笔墨里,杨老将柳字的“骨”、颜字的“肉”、赵字的“活跃”融注笔端,形成了属于自身独特的书写风格。其中学时代的老师就曾评价道:“俊秀高雅,飘逸潇洒,富有书卷气。”
为了练好大字,杨守昆不论寒暑,均在室外以大石板为纸、扫把为笔,以水为墨习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1978年,桥湾乡境内的巴河建成了利用沙滩河水库,灌溉石桥镇万顷良田的“巴河倒虹管”。为了纪念当时这个全国第二大倒虹管建成,原达县地区水利局准备请人题字,要求每个题字均在2.8米左右。在没有放大、复刻等技术的年代,这样的大字只能靠人手写。大家找遍了达县地区,均无人能写。几经周折,经人介绍才找到了杨守昆。
“我找来一大把棕叶,制成扫帚,以此为笔、以石灰为墨,在学校操场上写下了‘巴河倒虹管’几个大字,勾边后再分别拓印在由十张宣纸拼接而成的一张大纸上。”
杨守昆的书法道路越走越远,其书法作品多次入选《对联》杂志,数十件作品被井冈山博物馆、广东顺德博物馆、台湾博物馆等馆藏。唐诗《雪梅》草书等作品被载入《达县县志》。
著书立说 传承书法文化
“书法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要传承还得十分用心。”面对当前一些学习书法“没学会走就想跑”的浮躁现象,杨老有些激动。他认为遵循传统习书规则十分重要,希望把前贤好的技法保留下来。“书法艺术,需要思想境界与技法统一。既要有相关的文化积累、思想境界,亦要懂得技巧。”理论上要明确书法的点画线美、形体结构美、谋篇布局美,练习基本功时亦要有“笔成冢,池水干”的学习精神。杨守昆说,“字的功底浅了,看起来就是‘垮’的、‘软’的,深厚的基本功方能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退休后的杨守昆依据国务院公布的简化字,编纂成一本简化字草书对照字典,可按笔画查出简化字的对应草书字体。书中还收录了依其80多年书法经验编写而成的640字书法之歌。除此书外,其书法作品还有行、草、隶、篆、魏碑等6本字帖。在文学上,根据多年的收集,整理出版了一本《歇后语对联》。
如今88岁高龄的杨守昆基本上保持着每日写字的习惯,同时也以水墨画为爱好,偶尔画得几幅山水、花鸟图。“我要一直写下去。”杨守昆说。
□本报记者 戴静文 文/图
新闻推荐
“爱美”女士塔沱公园践踏花草拍抖音 网友戏称“这是自我曝光不文明行为”
在阳光灿烂、万物复苏的春天,不少女士利用周末时光,邀约三朋四友外出休闲,遇到风景秀丽和盛开鲜花的地方,难免驻足留影,或自拍...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