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一捧黄土、一条路、一栋房子、一棵树都让他热泪盈眶,情难自已 怀揣梦想跋涉 心怀眷恋归乡

达州晚报 2019-02-28 09:53 大字

在乡下帮父母做农活

在“全国儿童公益春晚会”上的梅国泰

2018年《唱响中国》获词曲金奖

“那个地方,有几条村庄,几排木房,一对老人,门口,望啊望……”这是歌曲《那个地方》的歌词,它出自达州的创作型歌手梅国泰之手。歌中充满了对家乡的眷恋和对生活的无奈,唱出了大多数在外游子内心深处的痛,梅国泰更是凭借这首歌在各大歌唱比赛中频频获奖。

音乐之路一走就是20载,临近不惑之年,梅国泰渐渐明白家乡才是创作的源泉,他身披荣誉,满载而归,扎根乡土,又开始了新的音乐征程……

缘起父与师 一往而情深

梅国泰的父亲曾是一位京剧表演者和乐器演奏者,但他还未出世前,一场火灾烧伤了父亲的脸,因为无法再回到舞台,梅国泰的父亲只能收起自己的“看家本领”,黯然退出心爱的舞台。父亲对音乐近乎狂热地喜爱着,没人欣赏,他就每天在家吹吹笛子,拉拉二胡,梅国泰每次就搭个小木凳安静地坐在父亲身边,听他的悠悠笛声,时而清脆,时而柔和,时而委婉,时而清亮。每当父亲吹响笛子,他浮躁的心总能平静下来。因为父亲的影响,耳濡目染,年幼的梅国泰整天在家哼哼唱唱,其音乐感受性大大超出别的孩子,4、5岁时,他就能完整且情感充沛地唱出许多歌曲,逗得父母开心不已。

如果说父亲是音乐路上的启蒙者,那高中班主任胡静就是他人生的转折点,胡静老师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音乐系,非常重视“美育”,在学习之余,总会教他们识谱和赏乐,因为胡老师,他内心深处的音乐种子又开始迅速地萌芽。在这个过程中,胡老师发现梅国泰不仅对旋律十分敏感,而且学习任何乐器都比其他学生好得多、快得多。在胡老师的鼓励和引导下,梅国泰开始学习钢琴,由此,他感觉到自己对音乐,不再只是喜欢,而是有了深深的热爱。走出校门后,梅国泰尝试了各种工作,但都没有令他感到快乐的。就这样到了2008年,他开始疯狂地看书读诗,并尝试创作了一首《草原姑娘》。2009年,他走出家门,前往广东,带着满腔热血想要博一番天地。

那个地方 想归不能归

到了广州,梅国泰才体会到闯天地、博名声并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如何生存”是他首先要考虑的大问题,虽然可以带着原创歌曲到处演出,但这份工作的收入并不稳定,他先后做过木工、小工、流水线、保险员,工作之余出去参加各种比赛和表演。为了写一首歌,他经常连续几天熬夜,捕捉让自己心动的音符;他也曾在睡梦中突然灵感一现,立即惊醒起床写歌。在广东的出租屋里,他存放得最多的食物是饼干和方便面,因为总吃这些东西,他的身体素质日渐虚弱。

“物质生活再苦我都可以忍受和坚持,但对待音乐我绝不能含糊。”梅国泰告诉记者,做普通工人一个月只有几千块的工资,除了给父母寄钱和日常开销,他还要抠出钱来做伴奏、录音。光是一首歌的伴奏就需要几千元。即便是最便宜的录音棚也要近千元,在音乐制作上,他丝毫不愿意含糊,快没钱的时候就计划着节省生活开支,一连好几天没吃过米的日子他都有过。在这样的日子里,他前前后后创作出《复兴中国梦》《父母草原》《巴山号子》《那个地方》《期盼》《千年情缘》《山花花开》等两百多首歌。

《那个地方》创作于2015年,是梅国泰目前最满意的作品之一,“那是去广东的第6个年头,心里对家乡的思念越来越浓”。6年时间,看着自己还没有打拼出什么成绩,当初离家时的很多承诺还未兑现,梅国泰不好意思这就样回去,他明白即使自己毫无所成,父母依然会欢迎他回家,但他和自己较上了劲。每天,他就在无限的思念和不甘心中纠结、挣扎、煎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感到迷茫、痛苦。

艺术来源于对生活的感悟,在那段难熬的时间里,梅国泰只能寄情于音乐,他将满怀的情感投入词与曲,创作出了《那个地方》,“多么美丽的地方,岭上开满那红红的杜鹃啊,山野遍地是肥硕的牛羊……传唱着多少动听的歌谣啊,升腾着多少纯纯的希望……”脑海中家乡美好的景象被他刻画在一句句歌词里,在眷恋和向往中,一句“大雁飞过,我心,荡啊荡”吐露出他昔日的壮志和现下的伤感。这首歌一经发出,引起了许多游子的共鸣,不少人听后纷纷落泪,感叹自己的家乡也有无限的美好。

身披荣誉 游子谱乡愁

2013年《美丽中国》大型音乐展演,2014年《中国梦·庐山情》原创歌曲比赛,2015年《感动中国——“群文杯”全国大型原创词曲比赛》……梅国泰带着他的原创音乐频频登上舞台,一时间,不少音乐人和观众开始关注这位达州青年。尤其是2017年和2018年,在《唱响中国》比赛活动中,他连续两年获得原创词曲金奖,一下子让他在音乐圈打出了不小的名气。

在朋友的鼓励下,2018年9月,梅国泰回到达州,参加了CCTV的《幸福账单》海选,并获得达州总决赛亚军。12月底,他还受邀到辽宁电视台参加了《全国儿童公益春晚》,一曲《那个地方》更是获得了最佳原创节目奖。

经历近十年的蹉跎磨砺,梅国泰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原创歌手,成了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和中国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学会的会员。渐渐地,他发现,原来家乡才是音乐创作的源泉所在,从去年9月回到老家通川区梓桐镇宝泉村,他便考虑要扎根家乡,创作内心真正想要表达的音乐。回家后,他第一时间就到父母跟前尽孝,因为正处农忙,他不忍心父母还在田间劳累,主动割麦、收谷,看着年迈的双亲,他更加坚定了回家的想法。

梅国泰表示,目前他已经有了自己的音乐团队,民歌、民谣、流行音乐……他的团队涉猎范围非常广,而他最想创作的还是本土音乐。他告诉记者,回到家,一位60多岁的老人得知他的经历后,表示想要和他一起创作一首关于家乡的歌曲。经过多次沟通交流,两人一拍即合,一首《乡愁》正在酝酿之中。

□本报记者 杨蕙菱

新闻推荐

通川区文江祠社区 推广“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本报讯连日来,通川区东城街道办事处文江祠社区党总支积极加强“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推广工作。该社区利用党员微信群、微...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