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车坝,因最早是汽车站而得名

达州晚报 2019-01-15 10:11 大字

老车坝(资料图) 朱达生 摄

一座城市的发展,总是伴随着诸多的文化记忆符号。作为达州人割舍不开的老车坝,从诞生起,就承载着太多的记忆和情感,记录着改革开放40年来的沧桑巨变。如今,它依然是达城交通的中流砥柱,引领着新一轮商业繁华。

老车坝位于达城核心地段。解放前,这里是一片庄稼地,解放后,因紧挨汉渝公路(210国道),被辟为车坝,成为达城最早的汽车站。后来,汽车站搬到凤翎关后,人们称这里为老车坝。虽然老车坝结束了长达10余年的汽车站使命, 但其名字已深深铭刻在达城人的心中。

“老车坝,是因为1966年前,这个地方是达县汽车站的停车坝,才有了这个名称。”据年近90岁的王爷爷介绍,老车坝最初的功能主要是停放货车,当时没有客车,更不要说公交车、出租车,客车都是由货车改装而成,后来逐步才有了几台客车,由于车辆稀少,每一趟都装得满满的。王爷爷回忆道,正因为有了车站,那时的老车坝才成了达城最热闹的地方。

街心花园 市井百态在其中

改革开放后,老车坝四周的民房被成片拆除,建起了美丽的街心花园和高楼大厦,由此成为主城区的商业黄金地段。坐落于老车坝街心中央的街心花园,呈大圆盘形,围栏约1米高,用砖和水泥砂浆砌筑而成,镶嵌着白色磨石,表面光滑美观。花园内植物郁郁葱葱,四季常青,是当时达城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街心花园附近有人民公园、灯光球场、大众旅馆、东风商场、新华书店、通川日报社、广播电视台、巴山体育场等休闲、购物以及办公场所,通往达巴路口、来凤路、文华街、柴市街、通川桥等的车辆和行人都要从街心花园穿过。

“老车坝是当时达县城的市中心。人民公园大门是一个造型别致的大牌坊,右边是达县地区住宿条件最好的旅馆——大众旅馆,共有五层楼高。”家住老车坝附近的刘先生称,由于离他家很近,每天放学后,他都要提着大锅去大众旅馆偷水,以供全家使用。大众旅馆的对面(现通州商厦),是当时达县地区最大的商场——地区百货公司,一幢五层木质结构的“大楼”,在两座大楼中间有一个大台子,逢年过节,全城的文艺演出等大型群众活动就在这里举办。看热闹的人们总是从四面八方赶来,里三层、外三层,围着大台子转,由此逐步成为人气最盛的商业中心,延绵至今。

在刘先生的记忆中,中心开阔的老车坝也是人们消暑休憩的好场所。一眼望去,满街全是人。晚上十点,正是人们在老车坝歇凉、吹壳子、看稀奇的高峰时刻,不是这里一群,就是那里一堆,人多得不得了,交谈声、咳嗽声、吵嘴声、呼噜声,此起彼伏,一波连着一波。

巴山魂

定格记忆中的雕像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凡到过达州的外地人,都会记得老车坝高高矗立的一座雕塑,2米多高的黑色大理石基座上,有张爱萍将军题写的“巴山魂”三个鎏金大字,雕塑人物为几名脚穿草鞋、头戴八角帽的红军战士,他们或身背大刀,或手持梭标,目光如炬,直刺苍穹。

据王爷爷回忆,当时,达城面积狭小,市容市貌陈旧,老车坝街心花园也就是个大约2000平方米的一个小坝子,所以“巴山魂”雕塑,在街心花园绿树花草的映衬下显得特别耀眼,不但成为当时达城最庄严的地标性建筑,而且也是一张城市名片。每当夏日黄昏,雕塑周围的台阶上总是坐满了纳凉的市民。逢年过节,无论是本地市民还是外地游客,都喜爱在她身边照相留念。同时,也成为那时达城的红色教育基地,每年的“清明节”,无数师生和市民都列队在“巴山魂”雕塑下举行祭奠活动,缅怀革命先烈,感悟红军英勇无畏的精神。后因城市建设的需要,“巴山魂”搬迁至塔沱。

如今的老车坝,车水马龙、繁华依旧,可以说是达城车辆往来最为密集的区域。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老车坝作为达城历史遗留而来的“老地名”,勾起一代又一代达城人的记忆,被市民津津乐道。

□本报记者 蒋金洪

新闻推荐

达州市领导开展节前走访慰问活动

本报讯在2019年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1月14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吴立岩带队走访慰问了中心城区部分基层政法单位、联系...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