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中心城区56万株松树“患癌”死亡 原来竟是天牛惹的祸
工人正在伐木
一整片山林里,四处响起采伐松树的油锯声,树木倒地。这样的场景,在达州通川区复兴镇两路口村的山林里已进行了两个月。乐观计算,1月10日左右,这里得了“癌症”疫病的松树可以采伐结束。
记者从达州市林业和园林局获悉,达州自2014年确认发现松材线虫病以来,大片松树被感染死亡。2018年最为严重,死亡松树达到了56万株。
松材线虫病,被称为“松树癌症”或“松树瘟疫”,自1982年在我国发现至今,已致数亿株松树死亡。而每年因防治需要采伐的松树数量,可能是致死量的数十倍。为进一步加强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达州市开展为期三年的松材线虫病防控攻坚战,实施市区一体化行动,用三年的时间,达到全面控制疫情的目标。
新闻链接
2017年11月四川省林业厅发布第三次全省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成果,普查结果显示,松材线虫病自2004年传入四川,全省已先后有多地出现疫情。
记者了解到,松材线虫病虽然防控难度很大,但也是可防可治的。近十年来,全国已根除县级疫区近百个,取得了防治成果,积累了成功经验。
“山林一天天变红” 染病3个月松树就会呈枯死状
1月3日,位于达州通川区复兴镇两路口村的山林中,伐木工人穿着工作服,戴着安全帽,正对“枯死”的松树进行砍伐。记者在现场看到,病死的松树叶子呈红色,树枝下垂,与其他健康树木相比,一眼即可辨别出来。这样的特征,正是松材线虫病的症状。“看起来松树像是枯死的,实际上是染上松材线虫病病死的”,通川区复兴镇的工作人员吉志弘说道。
记者在现场看到,满山的树林里到处都是倒地被截断的松树,仍露出的松树树桩,也正在被刻槽、安放药物处理。
吉志弘告诉记者,松树从绿色变为红色,最为明显时间段是2018年8月和9月,当时气温高,松材线虫病处于高发状态。“山林松树颜色几乎一天一个样,一天天变红,大概3个月内,松树就呈枯死状,”吉志弘说,“山林大,还用过直升机喷洒药物,效果还是不明显。”施工方李先生介绍,复兴镇有2万亩山林,其中在两路口村受感染的松林就有近万亩。
这片树林的择伐从2018年11月1日进场,当时工人们带了18把油锯采伐遭遇病害的松树,很快油锯的数量变成了80把。吉志弘告诉记者,择伐先从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往山下进行,目前两路口村的工作即将接近尾声,预计在1月10日就可以结束。
疫情始于2014年 松墨天牛携带松材线虫幼体致病
记者了解到,最初是在2014年,达州市通川区莲花湖片区内松树少量枯死,被四川农业大学确诊为松材线虫病,2015年通川区被林业部门公布为疫区,而在此之后,达州其他县(市、区)陆续出现疫情。达州市森防站站长李山琦介绍,松材线虫最先出现在北美一带,然后到了日本,上世纪80年代被带入中国,是典型的外来生物。
这种病虫在中国主要是由松墨天牛在罹病的枯死松树中产卵,松材线虫幼体被松墨天牛携带,天牛羽化后,飞到正常的松树上采食,补充营养的时候,松材线虫幼体通过伤口进入松树内,导致松树薄壁细胞引起病变之后松树无法吸收水份,最终导致松树枯死。
“一只松墨天牛最多可以携带28万只松材线虫幼体。”李山琦说,被感染的松树,“几乎无药可治”。
李山琦表示,目前达州市松材线虫病受灾比较重,较为突出的是通川区、达川区和经开区。为此,达州市成立了中心城区松材线虫病防治三年攻坚行动指挥部,办公室设在达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内。
达州制定三年防治攻坚工作 计划投入1.2亿元开展除治
元旦前夕,达州召开全市松材线虫病除治工作推进会,推出了达州市松材线虫病三年防治攻坚工作。据达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官网消息,达州市已多次就松材线虫病除治召开会议、布置工作,为使松材线虫病得到有效控制,计划投入1.2亿元开展除治。“线虫防治不容易,只有采取将全部感病疫木采伐、枝桠和伐桩清理干净,用刮骨疗伤的方式来处理。”李山琦对记者说。
据达州市林业和园林森防站资料统计,截止2018年12月27日,达州中心城区动用39支队伍,施工人员3340人,监管人员500余名,已采伐松树56万余株,设置5个疫木处置点,机器30台,作业人员136人。李山琦告诉记者,目前正在做疫木清理,凡1公分以上的松树枝桠都要处理,包括伐桩要用药物处理和掩埋;同时加强疫木管控,采伐时须有监管员,在疫木砍伐现场进行监管。一根疫木的流出都有可能让山林再次面临灾难,所以一根疫木都不能放过。
记者从达州市松材线虫病防治指挥部获悉,今年达州市松材线虫病确实严重,属于四川省疫区较重区域,达州1000余万亩森林,松林占470万亩,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张杨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是生理疾病?还是心理疾病? “心闷”困扰我10余年了 心理专家:建议对孩子们适度放手
“我这种状况持续10多年了,总感觉心闷、心慌,透不过气。”近日,市民兰女士来到本报心理咨询办公室称,她是《达州晚报》的忠实...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