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证→现金→刷卡→手机,40年支付方式不断“变脸” 手机在手 天下我有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人民大众密切相关的支付方式,也在40年间,完成了从粮票、肉票到现金、刷卡,再到移动支付的转变。出门不带现金、不带银行卡,只靠一部智能手机吃喝行走,已经成为现在大多数人的常态,对于他们而言,“兜里有钱,心里不慌”早已变成了“手机在手,天下我有”。
上世纪80年代 票证、纸币并行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尚未完全脱离计划经济,当时的支付方式也多少带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子。
已经70多岁的魏碧德在改革开放初期是达州市纺织厂的一名员工。“不是有钱就能买到想要的东西,当时要现金加票证才能购买。买米要粮票,买肉要肉票,买烟要烟票……买了烟想点火,还要先凭火柴票买盒火柴,小孩子吃块糖都要糖票。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上世纪90年代。”
“粮票当时号称‘第二货币’。”上世纪80年代,魏碧德的儿子在外地读大学,每次到校前,魏碧德都要给他准备一沓用地方粮票换的全国粮票。“出差、探亲、外地上学,没钱有票能活,有钱没票却寸步难行,这是那个时代的特点。”
不过,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物资短缺的现象逐渐消除,粮票等各种票证退出了历史舞台。其中,布票消失得最早,1954年发行,1984年就被停止使用;而粮票一直到1993年7月1日才被终止流通。
上世纪90年代
票证落幕,现金为王
据魏碧德回忆,改革开放初期,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大概是30—40元,5元、10元的人民币都属于大面额纸币。到了1987年4月,第四套人民币发行,国人这才接触到50元、100元的“大钞”。上世纪90年代,还流行着一句顺口溜,“开着桑塔纳,打着大哥大。钱包一打开,百元一沓沓。”也是在这一时期,现金支付彻底取代了票证,成为商品交易的“硬通货”。
上世纪90年代时,市民赵林在达城珠市街做小商品零售生意。赵林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买卖东西,讲究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来我们这里进货的客户,钱包都是鼓鼓的,结账的时候,掏出来一沓钱,一张一张地数……我们每天营业结束后,都要点款。一般每隔三四天,就会跑一次银行,把货款存进去。”
“当时市场上假币横行。”赵林说道,为了防止假币,在收钱时,人们都会抖抖钱、听听声、摸一摸防伪痕迹……由于验钞机价格昂贵,所以上至白领,下至商贩,人人都练出了一套辨认假币的方法。
二十一世纪初
刷卡支付出现
“199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第五套人民币,钞票的防伪技术也增加到20多种。再后来又增加了20元面额的钞票,取消了2元面额的钞票。”张军在达州某银行工作了30多年,他告诉记者,“2000年初,达州半数的人都已经将银行存折本换成了卡,自助存取款柜员机也逐渐变多。从那时起,人们身上很少会携带大量现金,刷卡消费和信用卡消费逐渐流行起来。”
80后市民彭佳说,比起现金支付,银行卡和信用卡支付相当方便。“我从2003年就开始用信用卡了,它支持分期付款,可以让我们早日用上心仪的东西,不用去慢慢攒钱,只要记得每个月按时还款就行了。不仅如此,外出旅游时,也不用携带现金了。只需要带一张借记卡和一张信用卡,既便捷又安全。”
如今
移动支付便捷实惠
步入新的十年后,支付宝、微信、百度钱包等第三方支付方式出现,让移动支付成为一股新的支付潮流。
“以前出门必带四样东西——身份证、手机、钥匙和钱包。现在,出门不带钱包可以,但不带手机万万不行。”90后市民钟小雨讲起了自己的经历,出门叫车要用手机下单,饭店吃饭要用手机结账,充话费、缴气费统统在手机上完成……“我付账几乎全都是用手机。”钟小雨告诉记者,为了推广移动支付,许多手机付款APP都有优惠,不仅便利,达到一定金额还能打折或者立减,相当划算!
在达州做生意的商品批发商田欢也表示,以前用现金、刷卡购物的顾客比较多,这几年来80%的顾客都是手机支付。“对于客人来说比较方便,对于我们来说也方便多了,账目一目了然不说,还不用担心收到假钱,也不用再跑银行。”
□本报记者 赵曼琦
新闻推荐
郭亨孝主持召开旅游工作专题推进会 持之以恒抓好达州旅游产业发展工作
本报讯11月1日,达州市召开旅游工作专题推进会,听取全市旅游发展情况汇报,安排部署下步工作。市委副书记、市长郭亨孝主持会...
达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达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