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川区桥湾镇:全力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
本报讯 今年春天,一名网友航拍的《水乡桥湾》火遍了川渝两地网友的朋友圈,赢得了无数网友的点赞好评。然而,现实中风光秀丽的“水乡桥湾”却是达川区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乡镇之一。总人口不到2900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达1026户2911人。虽然截至去年底已有802户2307人退出贫困,但仍然还有224户604人未能“摘帽”。近年来,该镇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全力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
教育引导有的放矢
桥湾镇碑梁村2组、今年52岁的村民龚明建长期在外打工,与村里处于“失联”状态。两年前,龚明建孤身一人回到了村里。由于房屋年久失修,而自己又没有积蓄,生活一下子陷入了困境。
针对龚明建的实际困难,镇里为他安排了暂时住处,并计划将其纳入贫困户进行帮扶。殊不知,龚明建却因为想当“五保户”而闹起了“情绪”。
对此,区里的帮扶干部和镇、村干部天天上门苦口婆心做工作,但效果都不明显。直到有一天,他在镇上赶场时看了镇里举办的“五崇尚五反对”文艺演出才受到触动思想转过弯来,不仅主动学习养鸭技术,养起了鸭子,还种了4亩水稻……
今年以来,桥湾镇进一步加大了对贫困户的教育引导力度,一方面通过一对一、手把手,耐心细致做好工作,解开了个别贫困户的思想疙瘩;另一方面通过政策宣传、法纪教育和开展“忆苦思甜”“五崇尚五反对”“星级文明户”评定等活动,营造了“脱贫光荣”的良好氛围,不仅激发了广大贫困户脱贫奔康的热情,还提升了大家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认可度。
综合施策提质增效
今年初,桥湾镇在对未退出贫困户进行梳理时发现,目前仍未退出的贫困户,大都是“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
年龄大、身体有病,没有劳动能力,即便是通过政策兜底退出了贫困,质量也不高。如何帮助没有劳动能力的大龄贫困户增收?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在充分征求贫困户意见的基础上,村组干部协调帮扶单位为大龄贫困户购买了鸡苗和鸭苗,并安排技术人员进村入户传授养殖知识,受到贫困户欢迎。
今年90岁高龄的龚永德和伍庆芬夫妇是镇里年龄最大的贫困户之一。龚永德长期患有肺气肿,伍庆芬则双目失明。尽管两位老人一人享受低保,一人有残疾补助,加上退耕还林等各种补贴和儿女的赡养,已基本达到了退出贫困标准,但龚永德仍然坚持力所能及地种些粮食和蔬菜,伍庆芬还摸索着养了10多只鸡。
“虽然我眼睛看不见,他身体也不太好,但养些鸡鸭还是没有问题的。”得知镇里要给自己送鸡苗鸭苗,伍庆芬高兴不已。
“对于年龄大、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不能因为有政策兜底就不管了。”桥湾镇党委书记张辉告诉记者,通过综合施策,在进行政策兜底的基础上发动没有劳动能力的大龄贫困户散养鸡鸭,使他们户均年增收达到600多元。
协同作战形成合力
由于贫困户体量大、数量多,挂钩帮扶桥湾镇的区级部门达到4个。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到打硬仗、啃“硬骨头”的决战阶段,乡镇如何配合区级帮扶部门,与他们一道协同作战成了摆在桥湾镇党委政府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只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决战决胜。桥湾镇在与区级帮扶部门建立沟通联络机制的同时,通过成立脱贫攻坚前线指挥部与区级帮扶部门一起形成了“一盘棋”的格局,相互协同配合,释放出了强大合力。
去年,镇里计划在文家和碑梁两个贫困村发展柑桔产业,可区级帮扶部门却提出种青花椒更合适。
面对不同意见,镇里邀请专家对两个村的土壤和环境进行了分析,并召开村民大会广泛听取意见。经过充分论证,最终配合区级帮扶部门在两个村发展了近1000亩青花椒。
“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在脱贫奔康路上掉队。桥湾镇的广大干部群众正以决战决胜、不胜不休的姿态,冲锋在脱贫攻坚一线,为全区脱贫攻坚贡献‘桥湾力量\’。”桥湾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梁小宇信心满满地说。
□杨辉 特约记者 陈小平
新闻推荐
律师:再婚者与初婚者法律地位相同
达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达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