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式打卡”风靡达城人朋友圈 能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吗?
近段时间,微信朋友圈似乎成了父母给孩子学习打卡的地方,“自己完成了叠被子第5天,英语单词记忆第85天,坚持阅读第100天……”诸如此类的打卡让人产生一种朋友圈被“打卡派”占领的感觉,殊不知过度的打卡刷屏,也给周边朋友造成“信息骚扰”。
打卡成风 变成“骚扰信息”
记者随意点开几位市民的朋友圈,发现“妈妈式打卡”尤其多,他们格式大多为“我是某幼儿园的小朋友某某,我正在参加幼儿园的21天养成好习惯计划,今天是第6天。”……然后附带几张小孩完成任务的图片或者是一段视频。往上翻动几下,妈妈们一天都没落下,每天都这样发。
“最近打开朋友圈,全是好友发的自己儿女在完成幼儿园布置的学习任务打卡,最开始觉得新奇,还会评论点赞,后来发这个的越来越多,就开始觉得烦了。”市民彭女士告诉记者,不仅幼儿园,还有很多培训机构,也要求上传孩子阅读或者朗读英语的视频,她认为这是种变相宣传手段。
“我最近已经屏蔽了好几个妈妈的朋友圈了。”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这种行为和微商推荐产品一样,每天要准时在朋友圈报道,看到就让人心生厌烦。
借此养成习惯 家长看法各一
记者采访了多位打卡的家长,其中不乏一些家长表示,仅仅将打卡当成家庭作业完成,而他们本身也对该方式是否能对小孩子的好习惯养成存疑。家住达城西外的张女士表示,“像在作秀,我也不想发的,培养孩子养成好习惯这些事情,没必要每天公布在朋友圈,但是毕竟是作业,也还是勉强完成。”不过也有家长表示,每天发朋友圈就当记录小孩的成长,挺好的,能多抽一些时间出来陪小孩子,也并不在意其结果。还有家长建议,完全可以将孩子每天打卡发在班级群里,同样能达到互相监督的效果。
打卡真的能让小朋友养成好习惯吗?记者就此采访了达城一所幼儿园的李老师,李老师告诉记者,现在不少家长工作一天回到家,然后埋头于手机,很少与孩子进行深度交流。幼儿园做这么一个让手机朋友圈与学习打卡结合起来的作业计划,目的是让小孩养成各种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另外是增加父母和孩子有效交流时间。
心理专家建议:少注重形式
达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魏鑫表示,朋友圈打卡实际上可能更多是一种幼儿园或是培训机构的营销方式,还有一些小朋友也想由此获得礼物。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最重要部分,如果仅仅依赖任务式打卡并不能起到什么作用。
魏鑫表示,小孩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培养,岂是一条简单的朋友圈,一个简单的21天、50天或者100天计划能养成的。每天十几分钟的强制小任务,也绝不能解决一些家长陪伴小孩子时间少的情况。少注重打卡形式,多关注小孩子成长真正的需要,才是问题的关键。用回复朋友圈评论的时间,多给孩子一个笑容,一句鼓励!
·本报记者 洪叶 实习记者 赵曼琦·
新闻推荐
本报讯5月9日,省环保厅副厅长李岳东一行来达调研市环保局“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以及机构改革与监测监察垂直管理工作开展情况、1-4月水质情况、河长制工作推进等情况。李岳东一行听取了...
达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达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