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援助月”帮938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本报讯 近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春节前后,达州市坚持按需订制、分类施策、精准援助原则,开展以“就业帮扶,真情援助,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为主题的“就业援助月”活动,共帮扶938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全市就业服务机构通过家庭申报、社区调查、入户走访,对辖区内各类援助对象逐户逐人进行走访登记,建立全市统一的乡镇、社区、村专项基础台账,详细了解就业援助对象的基本情况、就业状态和就业服务需求,并及时将就业援助对象有关信息录入就业服务系统,完善就业困难人员实名制信息数据库,确保走访到户、登记到人、信息造册、数据入库。全市走访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1414户,登记认定的未就业困难人员639人。
对就业意愿不强对象,开展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提供技能测评和职业规划,制定具体可行的求职计划;对技能较低对象,落实职业培训计划,及时提供短期技能培训,增强就业主动性和就业技能;对家庭负担重、就业时间不固定对象,依托“达州公共招聘网、达才网”等网络平台匹配用工信息,提供工作地点合适、工作时间灵活的就业岗位;对通过市场渠道难以就业的,开发一批适合就业援助对象的公益性岗位推荐就业。活动期间,为315名困难人员制定求职计划,开展各类培训21次、培训500余人,提供岗位信息1000余个,公益性岗位安置562人。
援助对象实现就业的,就业服务机构指派专人对其进行回访调查,了解其就业现状和相关诉求意愿,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提升就业质量和稳定性。对帮扶未到位的援助对象,纳入后续帮扶范围,实行动态管理,确保尽早实现就业和享受政策。对公益性岗位上安置的,根据意愿,引导12名年龄较轻、学习能力强的人员参加职业培训,提升市场就业能力,并陆续推荐他们重新投入市场就业。聚焦重点,按需帮扶。锁定重点企业和群体,根据其需求开展帮扶。
重点做好“零就业”家庭成员、去产能职工、退役军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刑满解矫人员等特殊群体就业帮扶,认定“零就业”家庭4户,帮扶就业4人,实现至少一人就业;帮助残疾就业困难人员就业87人;帮助去产能职工实现就业38人;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就业483人。走进企业举办专场招聘会,积极引导达钢、达竹煤电集团等钢煤企业去产能职工实现再就业。目前,市、县两级就业服务机构深入乡镇、贫困村举办“就业援助月暨就业扶贫招聘会”12场,组织368家企业入场招聘,提供岗位25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508人。
(本报记者 孟静)
新闻推荐
郭亨孝主持
达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达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