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驻村工会干部自述:深秋里的鞭炮声 ——见证金刚村贫困户异地搬迁新居
10月31日,在达州市达川区石板镇金刚村召开的贫困户退出验收工作专题会上,村里的变化让与会人员眼前一亮。而此前一段时间,这个位于金刚山上的村子隔三差五会响起一阵鞭炮声,宣告着贫困户陆续搬进了新房。
“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感谢工会组织的真心帮扶,让我母亲住上了新房子”。伍云是贫困户张尚菊的儿子,搬家当天,他嘴里一直念叨这句话。67岁的张尚菊一家有3口人,女儿打工,儿子上半年才从戒毒所出来,四处打零工。她孤身一人独居一座破房子里,20只鸡,17头羊就是她的全部财产。2016年张尚菊一家顺利脱贫,并纳入了贫困户异地搬迁计划。
新房今年1月就完工,秋天一到,张尚菊便择了个日子搬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达川区总工会驻村干部、金刚村第一书记周建权,“周书记,明天早点来耍哈。”
同张尚菊一样,村民王代明的“小别墅”紧靠村道,100平米的两层小楼,宽大的客厅,明亮的厨房,连城里人都羡慕。王代明前些年在城里打拼,也曾赚过几百万,一场生意下来,血本无归,2014年房屋抵押给银行后,带着妻子回到老家金刚村,“从头再来”。
由于承包地被煤矿占用,房屋早已垮塌,王代明成了无房户。异地搬迁他第一个报名,第一个修建,第一个完工,第一个搬进新居。坐在沙发上,他给我算起了收入帐,今年猪卖了25000,牛卖了8000,鸡鸭卖了2000,蔬菜卖了15000,玉米打了6000斤,洋芋卖了一万多……
“伍家油坊”有3家异地搬迁新房户,其中伍云华最先搬进去。作为全村最困难的贫困户,40多岁的伍云华瘫痪了几年,生活不能自理。女儿出嫁,儿子10岁,读小学。一家生活全靠妻子夏义珍一人支撑。老屋是两间木屋,吊楼下是牛圈,鸡鸭满地跑。院坝、屋内、公路边,到处是鸡粪、牛粪,难以下脚。我每次去都苦口婆心地劝说,“穷不怕,要有信心;房子破旧不怕,但要整洁,讲卫生,不能邋里邋遢的!”
我曾多次找伍云华制定发展规划,可就是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他年龄不大,又怕吃苦,整天指望低保和救济金。贫困户开会,伍云华成了我教育其他村民的典型。后来根据种养殖习惯和当地环境,我帮他选定了养一头母牛、两头母猪、10只羊和20只鸡的脱贫计划,既省事又赚钱。实施异地搬迁后,伍云华又赶上了好政策。修建的过程中,一遇到困难,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我。挖檐沟和修蓄水池,我帮忙协调。因泡砖用水问题动不了工,我想办法请了洒水车从镇上拉水去解决问题,尽管遇到无数难题,来来回回跑了几十趟,但望着路边满地的鞭炮纸屑,望着一栋栋精致的小楼,看着贫困户开心的笑脸,我总算放心了。
艰难的异地搬迁工程,历时一年,终于圆了几十个贫困户的梦。周建权文/图
新闻推荐
工程建设到哪里,执纪监督就深入到哪里—— 通川区打造阳光廉洁“农饮”工程
本报讯近年来,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通川区打好执纪监督“组合拳”,工程建设到哪里,执纪监督就深入到哪里,着力打造阳光、廉洁“农饮”工程。2016年之前,通川区江陵镇千宁村有8个组的村民吃水要靠...
达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达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