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仁十八寨

达州晚报 2022-03-21 15:39 大字

顺水寨山脉的部分寨子

达州东部经济开发区安仁乡民间相传有十八寨。安仁到底有没有十八个寨?为弄清楚这个问题,笔者应安仁乡党委书记鲁勇、乡长姜维超之邀,多次回到故乡,在安仁板凳龙第九代传人谭显均的全程陪同下,爬山越岭,披荆斩棘,对安仁乡境内及相邻的山寨开展实地调查,并根据有关史料进行了考证。

安仁十八寨的分布

山寨是冷兵器时代建在山顶、用于自保和防御的军事化设施。据民国《达县志》记载,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前的达县,仅有三十六个古寨。此后,清朝政府实行“坚壁清野”的政策,要求各地一律修建山寨。据不完全统计,达县全境新修、补修了三百多个山寨。

地处达州东南部的安仁乡,东邻开江县新宁镇、甘棠镇、普安镇,西南北与达州东部经济开发区麻柳镇接壤。地势东部和北部高,中部低,境内一南一北分布顺天寨山脉和顺水寨山脉,均为龙形山的支脉,呈东西走向,遥遥相对,形如两道屏障。在这两条山脉以及山脉延伸处的最高点,曾经修建了不少山寨,因此有安仁十八寨之说。

安仁十八寨,据笔者考证,指的是1952年2月前,新胜乡没有从安仁乡西部分出去时境内所有的山寨。就其分布,可从山脉和境域两个方面来看。

从山脉看,主要分布在南北两条山脉上。南边的顺天寨山脉,起于开江县西南冠子山,经白羊坪、鲜家坪进入安仁境内,沿着顺天寨往南过桃山坳、侯营坡、龙须寨,直抵明月潭。这条山脉上修建有3个山寨,由东往西分别是老寨子(箭楼湾村五组)、顺天寨和龙须寨。北边的顺水寨山脉起于开江县的马尾包,经插旗山后转南过双柏树垭入达县境,转西到了点灯寨往左分支,过何家山、擂鼓坡,东南方向抵滑滩,左边山麓下为安仁场,右边山麓下是新胜场。点灯寨往右下去是杨家坪、檀木场、帽盒山等,直抵抵麻柳场。这条山脉上与安仁乡有关的山寨有13个,从东往西分别是插旗寨,顺水寨和头寨、中寨、尾寨、擀钵寨、尖山寨、兔儿寨、吊岩寨(严马庙村)、成安寨、擂鼓寨、老寨子(金鸡牌村)以及新安寨。两山脉之间的山寨有2个山寨:吊岩寨(米坊村)和安云寨。

从安仁境域看,可分为域内、交界、域外三种情况。按目前的行政区划,完全在安仁境域内的山寨有9个:点灯寨,又名尖山寨、尖峰寨,位于原尖山坡村八组,今严马庙村十二组,是民国《达县志》中专门记载安仁场两个山寨中的一个;顺天寨,又名新寨子,原五通庙村八组,今米坊村十组;安云寨,位于安仁社区,在原乡政府之后小山顶端;顺水寨,据当地68岁村民谭周递介绍,此寨在安仁乡原尖山坡村八组,今严马庙村十二组境内(民国《达县志》和《达县建设志》将安仁乡境内的顺水寨记载为顺永寨,而安仁境内无顺永寨);擀钵寨,西北方是严马庙村十组,东南方是乐山寺村三组和十二组;两个老寨子,一个在金鸡牌村五组的郑家湾,另一处在箭楼湾村五组;两个吊岩寨,分别在米坊村四组和原尖山村六组,今严马庙村十组。

交界处的山寨有5个:插旗寨,位于乐山寺村六组、十组与开江县普安镇罗家坡村之间;龙须寨,又名龙胜寨,位于安仁乡原长石板村九组、今金鸡牌村十组与原葫芦乡五村五组、今麻柳镇龙须寨村三组之间;擂鼓寨,位于金鸡牌村与原新胜乡(今麻柳镇)交界处;新安寨,东是金鸡牌村五组的郑家湾,西为麻柳镇(原新胜乡)的李大垭和葛家湾,与擂鼓寨、老寨子成三角状,北是擂鼓寨、东是老寨子,西为新安寨;兔儿寨,在原尖山坡村八组、今严马庙村十二组与原新胜乡(今麻柳镇)之间。

在如今安仁乡境域外的有4个,分别是成安寨和顺水寨的头寨、中寨、尾寨,均在原新胜乡境内。

安仁十八寨的分类

民国《达县志》称,与梁山(今重庆梁平区)接壤的达州明月乡山谷纵横、林木森森,当地人纷纷建寨保境,筑碉自卫。安仁建乡之前为明月乡的属地。有专家将山寨分为官寨、民寨、私寨和“贼”寨。建寨时,由官府修建的为官寨,一家一姓修建的为私寨,一地之民共同出资出力修建的为民寨,土匪或者义军修筑的为“贼”寨。随着时间的变化,山寨的性质也会发生变化。

因时过境迁,山寨不存,资料缺失,知情老人大多作古,对安仁十八寨进行确切分类,对笔者来说绝非易事。这里,根据有限的史料和采访所得,对一些山寨试作分类。

官寨。据民国《达县志》记载,顺天寨修建于民国九年(1920年),也是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一个山寨,根据当年参与修建该寨的曾姓老人的后代介绍和山寨的规模,可以认定为官寨。新安寨,民国十八年(1929年),安仁乡与新胜乡合并更名新安镇,很有可能在此后所建,可视为官寨。

民寨。地处安仁场镇的安云寨,与刀背梁相连、居于谭姓大家族住房中间的擀钵寨,以及今严马庙村的吊岩寨,箭楼湾村的老寨子,是这里人集中避险自卫的地方,应属民寨。

私寨。金鸡牌五组的老寨子,在笔者老家对面的山上。郑庆才听老人讲,入川到安仁的祖先郑仁禄在清朝康熙年间,从湖南长沙府安化县常安乡常安里黄沙保白马庙移民到达州明月乡四保大落槽擂鼓台下(今郑家湾)时,山上就有寨,因此得名老寨子。寨前的小山湾里面曾经挖出三个墓碑,上刻有“熊宅”二字,如今名为熊宅湾。这个老寨子很有可能属私寨。

“贼”寨。民国《达县志》有“相传,唐,蛮族冉肇则”和清朝光绪年间,红灯教谭德金占据顺水寨,以及清朝时,曾姓统兵官在龙须寨打败土匪的记载。插旗寨、点灯寨、擂鼓寨之名的来历与冉肇则有关,其修建年代应与顺水寨同时代。顺水寨除主寨外,还有头、中、尾三个子寨和兔儿寨。这些寨,从目前掌握的资料看,其性质可属“贼”寨。

安仁十八寨的故事

安仁,文化之乡,每个山寨都留下了许多传说故事。这里,仅说北边的故事。

顺水寨山脉,东西横亘,群峰高耸,树木葱茏,山势陡峭。这样的地里环境,造就了诸多山寨,故事自然不少。

民国《达县志》记载,相传,唐朝武德元年(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次年二月,开州蛮族首领冉肇则以顺水寨为大本营,聚众起事,对抗唐朝,先后攻陷通州(今达州)、开州(今重庆开州)城。冉肇则的举动危及到了唐朝的安全。第三年(620年),李靖奉命率八百士卒讨伐,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新宁(今开江)县普安场玉皇观突袭冉肇则,冉肇则被生擒斩首,五千多人被俘,并收复通州、开州,平定了冉肇则之乱。清朝光绪年间,红灯教首领谭德金据此作乱,达县县令广厚率兵讨平,焚其庙宇,移建于山垭间崖壁,写下“万宝门”三字。

安仁乡严马庙村十组(原尖山坡村六组)66岁的谭亲权,曾经多次爬过顺水寨,见过残存的寨门、寨石,提起这里便话语滔滔:顺水寨周围山连着山,寨连着寨,范围宽广,沟壑纵横,外人进入,难识路径,曾有四十八道寨门之说。他听老人讲,当年这方一旦有事,最高的尖峰寨立即点灯,烽烟四起;插旗寨彩旗猎猎,迎风招展;擂鼓寨鼓声阵阵,人喊马嘶;罗顶寨锣声震天,杀气腾腾。一看这阵仗,攻打顺水寨的,便自泄三分气。

点灯寨,在寨下谭周递、谭亲兰父女和当地人的眼中,叫猪儿山。寨顶有两个巨大的石头,极像一公一母两头硕大的肥猪,头朝新宁县宝塔坝,尾朝达县。传说,早年,这两块巨石成精后,结伴去宝塔坝吃粮食,致使农民颗粒无收,生活无着。这事被天上玉皇大帝知道后,命令雷公劈断了公猪石的头,劈残了母猪石的后尾。从此,这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谭亲兰前些年看到中寨寨门还在,门前有块石头,上面有几个打儿洞。重男轻女的妇女,只要怀了孕,便翻山越岭,不辞辛苦,来到那里,往洞里扔石头。据说,石头扔进洞里就会生男孩,扔不进就生女孩。

安仁十八寨的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社会稳定,山寨的重要性和存在价值消失,安仁不少山寨的寨墙石头被拆,改作他用,山寨大多名存实亡,如今或只有遗址、或断垣残壁,留给人们的更多是记忆。

春雨中,笔者登临龙须寨,民国《达县志》记载的碉楼、山寨都不见踪影,只见残存的少许寨石,一个酷似龙头的大石卧于山巅,头朝东方;犹如龙脊的山脊分割山寨,北属安仁乡,南属麻柳镇,用麻柳镇龙须寨村三组80岁老人邓泽成的话说,两边各占一半面积。安仁一边80亩公益柏树已经成林,郁郁葱葱,苍翠欲滴,棵棵柏树,直插蓝天,林间,杂草不生。麻柳镇一边,山脊处杂草丛生,形成明显的界限,山坡处树木渐成林。

擀钵寨,远看像倒扣着的斗碗,下大上小,东西南三面悬崖,只有沿着北面刀背梁的山脊,借助工具,拽住藤条,小心翼翼地才能攀爬到寨顶。寨虽不大,但也险峻,笔者那一跤,险些滚到山崖,陪同考察的惊出一身冷汗。

安云寨,安仁得名的因素之一,位于安仁场镇杠子河的西边,关羽庙的山顶,扁长形,东西向,面积约有两亩,寨墙石依稀可见。寨顶建有安仁水厂,种有庄稼。寨下一座古墓,墓碑上的字已经模糊不清,仅能认出“嘉庆”字样。

相对而言,保存较好的是修建于民国九年的顺天寨,山势陡峭,南高北低,顶端平旷,柏树葱茏,至今仍保留北端一道寨门,基本完好,横石上端“顺天寨”三字因风雨剥蚀,隐约可见;下端紧靠门柱横石上有蝴蝶状的简单图案。三道寨墙中的外寨墙,最高处4.3米,从北向南有二道和三道寨墙,越往内越矮,石头越小,也越简约。

□达州日报社特约记者 郑景瑞

新闻推荐

文明之城处处新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邵明春节期间,开江县大街小巷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彩灯和灯笼,春节氛围浓厚。街上行人文明行为举止随处...

开江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开江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