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岛上的安仁长沙话(上)
“亦给是母格?(这是什么)”当有人指着你手中提着的辣椒这样问时,如果你不懂这方言,会觉得说的是外语,不知所云;如果你知道这方言并会说时,就会立即回答:“亦给是那基(这是辣椒)。”这里问答的话就是安仁长沙话。
安仁长沙话是以安仁乡为中心,包括原新胜乡、葫芦乡、檀木镇和大滩乡以及开江县新宁镇、普安镇、甘棠镇部分地方所说的方言。安仁长沙话属北方方言,被周边的开江县部分乡镇和达州东部经济开发区(原达县)麻柳镇四平话、永州话所包围,形成一个方言岛,成为研究“湖广填川”的活化石。
安仁乡的建置沿革
安仁,我国有安仁县、安仁镇和安仁乡之别。当年,知名词曲作家吴飞作词作曲的《安仁,我的家乡》歌曲,挂到互联网上后一天时间,点击量就超过10万,这也许与三地的人都来点击、欣赏有关。安仁县隶属于湖南省郴州市;安仁镇隶属于成都市大邑县;而安仁乡,先后属达县、达川区,今隶属于达州东部经济开发区,因有被列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安仁板凳龙、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安仁柚和纳入达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安仁长沙话,号称“三绝之乡”。
安仁乡,有文字记载的,最早出现在明朝《夔州府志(正德)》中,那时叫安仁里,文中有“张家堰、曹家堰,俱在安仁里”的记载,距今500多年;清朝《乾隆直隶达州志》“沟塘”篇也有“旧江湖,在州东古安人里;张家堰,在州东古安人里;曹家堰,在州东古安人里”的记载,只不过将“仁”字改成了“人”字。
安仁乡,清朝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建场。民国8年(1919年)龙头桥场易名安仁乡,民国18年(1929年)与新胜乡合并更名新安镇,民国24年(1935年)置安仁镇,民国29年(1940年)改乡,民国30年(1941年)与檀木乡合并更名檀安乡,民国33年(1944年)复名安仁乡,1958年建立安仁人民公社,1984年恢复乡名。东邻开江县新宁镇、甘棠镇、普安镇,西南北与达州东部经济开发区麻柳镇(撤乡并镇前,南连葫芦乡,西临新胜乡,北接檀木镇)接壤,辖龙头桥、金鸡牌、严马庙、乐山寺、米坊、斑竹沟、箭楼湾7个村和安仁社区,面积28.2平方公里,2020年时人口为13307人。地势东、西高,中部低。东部的梨山包和西部的尖锋寨、插旗山遥遥相对,均向东、西方向延伸,形如两道屏障。最高点梨山包村,海拔910米,最低点长石板村包嘴河,海拔320米。有发源于开江县的杠子河(民国《达县志》称倒石桥小溪)横穿全乡,向东南方向流入明月江。农业为经济主体,以种植水稻、小麦、玉米、薯类为主,产水稻、小麦、蔬菜、油菜等。
安仁的得名有两说:一是1994版的《达县志》称,安仁旧名龙头桥,位于县治东53公里,取境内安云寨和张仁庙之“安”“仁”二字合并得名;二说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安仁板凳龙第九代传承人、任过多年安仁乡文化站站长的谭显均,认为安仁乡无张仁庙,张仁庙应系张飞庙之误。在龙头桥之西的山上,曾经有寨名叫安云寨,山腰有拾级而上的关羽庙(民国《达县志》称武圣宫),原乡卫生院处当年是张飞庙(民国《达县志》称桓侯宫)。传说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曾在关羽庙讲仁论义,取安云寨的“安”与关羽庙刘关张讲仁论义的“仁”而得名安仁。
安仁移民的主要姓氏
达州古为巴地,移民频繁。据1994版《达县志》等记载,春秋末期,巴族被楚所逼,大批人自湖北徙入。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数次向宕渠移民,沿渠江逆流而上,先平坝后山区。两汉、三国继续移民。西晋末期,关陇流民涌入,而这里的居民大多东下荆湘。经长期交融,至隋唐时期,境内巴、賨、僚、华夏人已无法区分。北宋靖康之乱后,中原人南移,达州人口增加。宋末元初,人口锐减,州县荒废。明代多次移民来达。明末清初,战乱纷繁,饥疫不断,达州居民逃亡几尽。明朝万历元年(1573年),达州还有16233人,到了清朝康熙初年,唯独明月、翠屏两乡有百分之三四的土著人,仅为5939丁。清朝在康熙初年推行了低征田赋、奖励入川垦殖的实边政策,大量移民四川,史称“湖广填四川”。来达州的多为湖广麻城、孝感、黄州、汉阳、长沙、常德、永州和陕西、江西人。这些人挽草为记,手指成界,占地落户,报亩定籍。安仁和原新胜、葫芦、大滩等乡居民多是长沙人,大树、景市、麻柳、福善等镇和原东兴乡、檀木镇、花红乡等居民多为永州人,其余乡镇为各省移民杂居区。
笔者祖籍安仁乡,生于斯长于斯,系移民到安仁的郑姓第十代。笔者根据安仁谭姓、郑姓、杨姓等家谱、墓碑和多年的考究,已知安仁主要姓氏的祖先,均系清朝康熙年间湖南移民,由长江水路入川,有的直接落业,有的辗转落业。安仁当地民谣说“谭半边,郑四川,姓张姓李一竹签”,意即移民安仁的姓谭人最多,占了安仁的一半,姓郑的占四分之一,姓张、姓李等姓氏只占了竹签那样大的地方。目前,笔者还没有发现土著居民。
第一、谭姓。谭姓是安仁乡第一大姓。谭姓的来源,有出自姒姓,有汉化改姓,有谈姓避讳改姓等。安仁的谭姓源自姒姓,以国为姓。据《谭姓族谱》记载,第六十六世祖谭学林,学名明章,以文林郎官职由江西吉安府泰和(今太和)县千秋乡进入湖南,翌年春,谭学林父丧归里,办完丧事,奉迎其母,携其子和大郎、二郎、五郎、七郎、八郎、九郎及媳妇,举家南迁金铃山,再迁安化县朱梅里,三迁扶胜(今涟源市石马山镇扶胜村),卜宅于瓦子坪。明末清初,部分谭姓离开湖南,先后入川安居乐业。清朝康熙年间,谭学林的第十二代及以下子孙相继移民入川。谭仲瑚的后裔谭廷学,于康熙三十六(1697年)来川落业达州明月乡四保十九甲大落槽(今达州东部经济开发区安仁乡)麻子坝(今严马庙村);谭仕权、谭仕清、谭世圣立业大落槽双河坎(今乐山寺村),谭世紊、谭世考、谭世裕、谭世荐、谭仕俊来川落业达州明月乡四保十九甲横塘冲(今严马庙村),谭廷相、谭世谊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来川落业今麻柳镇(原新胜乡)小落槽,谭世纪、谭廷圭落业达州明月乡四保乐山寺。谭廷龙等人先后落业今安仁尖山坡及原新胜小落槽等处。据传,谭姓移民安仁有二三百之众,一路上,浩浩荡荡,敲锣打鼓。因此,留下安仁谭姓喜欢敲锣打鼓的习俗。
第二、郑姓。郑姓是安仁乡第二大姓。郑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子姓、姜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安仁郑姓源自姬姓,血缘始祖为后稷,郑桓公为郑国始祖。安仁郑姓始祖郑良积,河南开封府郑州荥阳县(一说河南彰德府武安县龙坪十一里海西山岳峰)人,迁江西吉安府泰和县鹅颈大坵。元朝兵燹以后,楚南地广人稀,田地荒芜,郑良积的孙子郑必凤于洪武六年(1373年),率领男女老少九十多人从江西迁至湖南安化县常安乡常安里黄沙保白马庙(今涟源市白马镇)卜居为业。据留存且不完整的《郑姓族谱》记载,郑姓有两支人先后入川。以郑道瑞、郑道圣和郑道明等为首的一支人,共50多人,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三月初八日,安插四川省直隶达州明月乡麻柳场安仁里四保大落槽,共住郑家嘴,郑大聪的两个孙子居住王家冲、三个孙子居双河口,郑道同的三个儿子住刘家嘴骑龙穴。东抵刘家洞大岭为界,南抵洗磨滩,西抵杨家大路人行为界,北抵新宁(今开江)县界卢井。另一支郑姓移民安仁的始祖郑仁禄,携其子及男女老少,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弃方城七泽之区,过洞庭三峡之险,落业达州明月乡四保安仁场大落槽擂鼓台外郎坝。外郎坝、学堂湾、檀木场、斜石板、小河坝为同一派之亲友,寒食佳节,此往彼来。郑仁禄与郑仁洋、郑仁八共住擂鼓台,一室同居。后来房子被烧毁,郑仁洋、郑仁八住学堂湾,郑仁禄父子住于外郎坝周家嘴。
据传,移民安仁的杨姓祖先杨胜爵是移民安仁的郑姓祖先的外甥。移民前商定,郑姓先移民,并为外甥占地。待郑姓落业安仁后,杨姓再移民,以杨姓吹羊角号和郑姓鸣炮为接头号。杨胜爵与郑姓祖先相聚于外郎坝(有老者认为外郎坝系汇拢坝之误,因长沙话的汇拢坝与外郎坝读音相近)。但郑姓忘记了为其外甥占地,于是将所占的杨家坪让给了外甥。
从两支移民安仁郑姓的居住地看,郑仁禄应是杨胜爵的舅舅,但记载的入川时间为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晚于杨胜爵等入川的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两年。郑道瑞等先于郑仁禄入川,但又没有居住在外郎坝。因此,两支移民安仁的郑姓祖先,谁是杨胜爵的舅舅,待考。
(未完待续)
□达州日报社特约记者 郑景瑞
新闻推荐
开江县广福镇兰草沟村位于广福镇南部,距广福镇政府1公里,东与长岭镇槐花树村交界,南与重庆市万州山梁为界,西与新街乡交界,北...
开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开江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