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生态底色 构筑“绿色粮仓”

达州日报 2021-12-31 08:57 大字

“城在田中融、田在城中依”。12月13日,记者走进有着“成渝远方·田城开江”之称的开江县,“三山微水七分田”的独特风光,让“诗与远方”之城显得格外美丽。

抓改革

推进稻田经济“绿色革命”

正值中午,甘棠镇甘棠社区的王元才,拿着竹筐下到自家门前的稻田里,很快就网住了两条鳜鱼,为客人准备美味午餐。他说:“莫小看我这块‘原生态’的田,招待客人足够了。”再生稻大米清香细腻,田中的麻鸭和田坎上的蔬菜既绿色又生态。

因田而生、因田而美、因田而兴。开江县拥有良好的农业发展条件。但传统种植收益甚微,土壤生态系统退化,市场风险难以掌控……

王元才表示,他家的这块田曾因收益低荒废过几年,传统耕作模式每亩利润不到200元。

农业增产不增效、农民增产不增收,不仅导致种粮积极性下降,而且过度使用化肥、农药也加剧了农业面源污染风险,一场稻田经济的“绿色革命”势在必行。

开江依托近40万亩优质稻田和宝石湖水源,创新探索“稻田+”模式进行稻田经济绿色革命,“湿地涵养+系统修复”蹚出了自然和谐发展之路。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命共同体理念和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推动农村生态环境修复,全面推广湿地系统环境综合性治理,重点实施农村面源污染整治、流域岸线治理、秸秆粪污利用等,着力构建了“天空地”立体防控格局。开江县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湿地管护联动网络,依托“一库灌全县”优势,利用10万亩稻渔综合种养基地冬季蓄涵水达1亿立方米,“田米水乡”湿地风貌凸显,野生动植物种类不断增加,正成为万达开区域名副其实的“后花园”。

夯基础

构筑乡村振兴“绿色粮仓”

从王元才家门口放眼望去,一块块“稻田+”基地整齐排列、规模宏大。他指着基地说,他们田里还有个“金宝贝”,那就是稻田蟹。

近年来,开江县发展有机循环农业,积极探索化肥农药“双减”、种养过程“零排”标准,持续擦亮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产品“金字招牌”;在上海海洋大学第15届蟹文化节暨2021年“王宝和杯”全国河蟹大赛上,开江大闸蟹经综合评定获得金奖。

开江作为全省9个、全市唯一的县域集成改革试点县,肩负着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立标杆、作示范、闯新路的特殊使命。

目前,稻渔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建成核心区2.6万亩、辐射区5万亩,先后获得全国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孵化实训基地、四川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等殊荣,正全力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020年,园区综合产值达26.2亿元,其中稻渔产业产值23.8亿元。

谋新业

绿色转型实现“工业再造”

在开江“稻田+”现代农业园区服务中心,其搭建的京东数字农业智能管理平台,实现生产管理信息化、田间作业智能化、生产过程数字化、经营服务网络化。同时,开江以“智慧乡村、数字田园”为发展方向,大力培育校地涉农实验室、研究中心、博士工作站等研发平台,加快推进农业绿色科技创新。

除了农业绿色生态,其“底色”已拓展至二三产业。开江围绕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大数据、农产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做强绿色建材、服装轻纺“两大辅助产业”,正加速建成一批五十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打造成渝光电显示材料生产基地,就是要持续“双碳”目标。

达州东部经开区作为省级经开区与开州浦里新城一道被评为四川省首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正全面构建“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

为建设山清水秀的“秀美田城”,开江坚持自然美与现代美交融,正加快建设城市湿地公园、森林公园,打造一批口袋公园、邮票绿地,实现百米见绿、千米见园。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程科 特约记者 何努

新闻推荐

开江经开区扩区并更名为达州东部经开区

(记者王晓英)12月2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网发布信息,同意四川开江经济开发区扩区并更名为四川达州东部经济开发区,主导产业为钢铁...

开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开江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