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巴山情 逐梦七十年

达州晚报 2020-04-15 09:48 大字

——乡土散文作品选《写意开江》浅评

□彭辉

以“繁荣开江文化、展示开江精神、传承开江文脉”为切入点的散文集子《写意开江》如期出版,字里行间无不弥散着开江人民的诗意栖居,书写着巴山儿女的逐梦之旅。

开江作家群是巴山作家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涌现出的小说家、剧作者、诗人、散文家不胜枚举,在川内乃至全国有着一定的影响力,田雁宁、何世进、彭启羽、姜明等人便是杰出代表。“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如果说诗歌是表达人的思想抱负和志向,那么晶莹剔透的散文更多地是表现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和真挚情感。开江县委宣传部和开江文联用淡淡墨香来展示开江的地灵人杰和文化底蕴。生于斯,长于斯,讴歌家乡,讴歌生活更多的是对巴山热土的眷念,对亲情友情的珍视。开江的田园风光、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就这样跃然纸上。“苏醒后的藕田,荷比莲更加生动。一只只硕大的翡翠玉盘,盛一枚鸽卵大的露珠,每颗露珠都孕育着一个奶黄色的太阳。”彭启羽笔下的荷塘,无不让你向往开江那万亩荷塘的碧透与壮阔,抑或是让你想起家乡那半亩荷塘的宁静与喧嚣。“过一会儿,捏着羊嘎丁丁的手会被一种声音定格,沉醉于此起彼伏的薅秧或薅草歌。那是一群我熟悉的歌手,用最朴实、明亮、纯净的唱腔,把欢乐和幽默散落山野,撒满村庄。”映铮的《轻歌一曲薅秧去》,勾起了对貌似巴山才有的民间小调的畅想,还有那渐行渐远的乡村生活的回忆。源于生活的文字才是最美的文字,一方水土不仅养育一方人,也孕育了一种无法复制的文字。

编委会的初衷是引领广大作家积极主动地深入生活,融入时代发展的滚滚洪流,为乡村振兴摇旗呐喊。文学创作百花异,家国情怀处处同,活跃在开江本土及走出开江为文艺打拼的作家将情感碎片整合成一幅锦绣壮观的巴山画卷,最终奏响弹指七十年的逐梦旋律。田雁宁在文学公馆里邂逅沙汀、艾芜、流沙河,那是大巴山走出的有志青年对文学的热衷;刘秀品抒写的宝石梦,不仅是宝石湖畔平民子弟对母亲河的讴歌,更是开江儿女治水用水、造福乡梓的奋斗,因而有了川东最大的人工湖,改变了“开江无江”的历史。还有谭杰的《电视畅想曲》,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黑白电视机到如今的超薄液晶电视,那是多少国人的难忘经历,“这样的前景是多么诱人呀!想想就很美好,就很期待……”还有钟钦在百里峡行船,在秦川锁钥驻足……数十位作家回忆的珍珠,被时代这根线串连在一起,在文艺百花园里熠熠生辉,这何尝不是对新中国建立后的一一回放,何尝不是处于彼时的梦想与追逐,何尝不是60万开江人民诗意栖居的记载。与开江血肉相连,与巴山情浓于水,与祖国发展同拍,这是开江儿女的共同心声与行动,唯一差异的是开江的散文创作者用独特的体验、个性的语言、文艺的方式将其表达出来,为生活而歌,为时代而歌。

著名美学家范藻教授以“写意开江,写不尽的诗意”来评价此书,这一乡土散文作品选集也将成为开江散文人的新起点。

新闻推荐

天涯追逃20年

20年前,开江男子伍某因与他人发生纠纷,竟手持菜刀分别砍死一人、砍伤一人后潜逃。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近日,开江警方通过缜密侦...

开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开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