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年前曾风靡开江的交谊舞会

达州晚报 2020-02-27 09:23 大字

交谊舞是起源于西方的国际性的社交舞蹈,又称舞厅舞,舞会舞,社交舞,国标舞。最早起源于欧洲,在古老民间舞蹈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自16、17世纪起,交谊舞已在欧洲各国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交活动,故有“世界语言”之称。到20世纪20年代以后,交谊舞在世界各地风行起来,所以又称它为国际舞。

交谊舞早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便传入了中国,在当时的大城市和通商口岸风行。到了解放初期,五六十年代,交谊舞在中国内地流行起来。首先在北京一些机关开始举行周末舞会。不久,全国盛行内部舞会,常由各地区、各系统、各单位工会、青年团、妇联联合在周末和节假日组织举办舞会。

开江县交谊舞的流行是从1954年春节开始的。首先是文化馆举行周末交谊舞会。每逢周末,当时的县委书记罗曼带头,城普两地的机关干部、中小学师生和文工团演员中的舞者踊跃参加。舞会气氛热烈,又因其舞姿庄重典雅,舞步严谨规范,颇具有绅士淑女风度,因此被视为高雅艺术,在干部、知识分子当中倍受欢迎。地点先在县委礼堂,后来与会者增多,再移到天主堂文化馆(川剧团)剧场。文化馆组织乐队伴奏,当时有乐手刘仁杰、王成俊、唐德全、王书琴、曹庭阜、廖云生等。其次是机关单位(如金融、工商)、学校(如开中、女中)的工会也跟风举行周末舞会,使交谊舞成为城市业余文化娱乐的首选。例如,当年的开江中学,简直是歌舞的海洋。师生们意气风发,满怀激情,唱新歌,演新戏,扭秧歌,跳交谊舞更是不分男女老少,和乐轻松、皆大欢喜。《我们来跳舞》等歌曲,师生个个会唱、人人会跳、载歌载舞、热情奔放,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翻身得解放的喜悦心情!1954年,开中教工会、文工团组织的国际交谊舞晚会更是县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校不仅组织教师参加,而且还邀请校外机关单位的干部职工参加;不仅聘请行家辅导,还派出专人外出学习。每到周末的晚上,学校的球场上、空坝里,到处都是穿着入时、风度翩翩的青年人,也有性格开朗、思想解放的中老年人在激情地舞蹈、尽情地抒发!后来有人评论说:“开中举办的交谊舞活动,既增进了人们的友谊,又促进了社会和谐,是当时的一个创举。”

为了办好交谊舞会,文化馆还举办讲座或现场培训舞者,县委书记罗曼、文工团的演员陈泽孝和县医院职工骆惠等任辅导老师,教会新生学习交谊舞。同时编印普及交谊舞的小册子,推广普及。据当年的舞者回忆,馆长陈显烾经常在舞厅讲解参加舞会的规则,讲话内容包括选择舞池的要求,平坦不能太滑,灯光柔和且富于变化,舞会音乐柔美而有节奏(如《南风轻轻地吹》《绣荷包》《天涯歌女》《茉莉花》等)。对舞者的要求也有规矩,要讲道德讲法制,要讲文明礼貌。衣冠不整不进舞场,夏天不赤膊短裤拖鞋进舞场,酒后不参加跳舞,不在舞场高声喧哗、怪叫呐喊,与舞伴默契配合,绝不允许嬉皮笑脸,出现极不庄重的样子。辅导员也讲舞姿要领,反复强调正确、端庄、潇洒的舞姿是跳好交谊舞的关键。正确的舞姿是:男女舞伴相对而立,保持平、直、稳,挺胸收腹,双膝靠拢,两脚平立(严禁成八字形),头部端正,身体重心稍向前移,落在脚掌上,要自然、放松、庄重、大方。领舞者和伴舞者面孔相对站立,额部端正自然,脸朝前,眼光人从对方右肩上方向前平视。

当时流行的交谊舞有三种:

华尔兹,是舞厅舞中最早的、也是迄今为止生命力最强的自娱舞蹈形式,它亦称圆舞。华尔兹是3/4拍子男女双人舞蹈。“华尔兹”的意思是“滚动”“旋转”或“滑动”,这一词语抓住了华尔兹舞蹈动作的基本特征。华尔兹的简单易学和自由舒畅的特点,吸引了广大的舞蹈爱好者,人们常常是只要在一旁观看一会儿就能学会。

伦巴舞,是双拍子男女双人舞蹈。舞蹈动作的主要特点是步伐摇曳,胯部轮流向两侧扭动,两手在身前交叉舞动,上身比较自由,动作幅度不大,舞蹈显得柔和高雅,富于浪漫色彩。伦巴的音乐节奏缓慢,旋律优美活泼,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

探戈,原是牧人舞。探戈没有明显的升降变化和摆荡、倾斜动作,但有明显的反身动作。加上快速有力的扭身转头、左右闪视,给人以斩钉截铁、棱角分明的感觉。

到1957年反右运动时,历时3年的交谊舞会才停办。

□武礼建

新闻推荐

开江县违反疫情防控相关规定多人被追责

家庭与生活报讯2月26日,记者从开江县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监督检查组获悉,开江县人民医院作为新冠肺炎患者定点医疗...

开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开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