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乡土历史文化的最后遗存

达州晚报 2020-02-26 09:19 大字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棠胡氏节孝坊

谁不爱自己的家乡。身在海外,家乡就是中国;身在省外,家乡就是四川;身在县外,家乡就是开江;身在开江,家乡就是某镇某乡某村,而所在村民小组的名字,则是家乡概念中最核心的那个小点,是人们心中永远抹不去的那个小点。

这就是地名的人文凝结。家乡的那个地名,对旅居外地的人,代表了诗与远方。

天上的星星密密层层,各自的分布位置均匀排列,是谓星罗棋布,它们是地球上地名的最恰当的对应物;是人类文化的基本符号标识;是人类对美好自然人文环境的亲切表达;是人类的心灵归宿。

自古称“天为盖,地为舆”。“舆地”就是研究地名的自然因素及其所涉及的人文因素的一门学问,同属于地理学和语言学的研究范畴。在开江,所谓地名,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把它叫作地方、凼、凼方、凼间儿、地塌、塌塌等,是一种地域性指示符号,对经济社会事务起着重要作用。1930年中原大战,冯玉祥部电报将河南“沁阳”误写为“泌阳”,贻误战机而惨遭失败。也好比开江和开县,两个地名容易混淆,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地名又是一种文化的标志性展示与历史传承。所谓“俾地与人传,永为不朽之誉”。经过漫长的历史文化的渗透、传承,地名往往承载了丰厚的文化意蕴。除了对经济社会事务起着重要作用之外,对一方水土的文化传承和人文教育也都起着春风化雨的积极作用。整个来看,地名与自然山水环境、风水观念,与人文理念、农耕方式,与姓氏家族、与深层文化心理结构等等,无不充满着密切的关系。

关于开江县本土地名,我们可以提出诸多有趣而且值得研究的问题,比如:历史上的县名及其所在地有哪些?古时候有哪些场镇?现存地名中最早出现的是哪一个?最早见于国史记载的地名是哪一个?哪一个地名最有名气?影响最大?最值得纪念?哪一个地名最古雅?哪一个地名最美?哪一个地名最独特?哪一个地名最好听?哪一个地名最具内涵?哪一个地名最有趣?哪一个地名最长?哪一个地名最复杂?哪一个地名最具吸引力?为什么姓氏地名数量及所占比例很大?等等。通过小地名汇集,可以得到诸多统计数据。例如,开江坝子文化的研究,究竟有多少坝子?大的有多大?小的有多小?分布在哪些区域?呈现哪些形态?等等。尤其是人居村落所在的一些基本型地名如地理意义上的山、河、梁等,乡村的坝、湾、沟、坡、坪等;场镇地名如镇、场、店铺、栈房、码头、号口等;民间信仰诸如水口、龙王庙等,无不是社会历史文化的深刻印记。忘记一个地名就是丢失一段历史,就像汶川大地震中银厂沟的消失伴随着几十条生命的消失一样,我们不应该忘记。

我国正在建立地形数据库,从电子地图可看到我们自己的家。据报载,十二五期间,我国全部地级市将建成数字化城市。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一大批新型地理信息成果在国土、公安、应急、环保以及社会公众服务等60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另据新华社消息,数字城市已成为政府科学决策的重要工具、社会综合管理的基本平台、城市信息化的重要标志和城市现代化的展示窗口。

小地名这一信息主体自身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所具有的博大细微的信息品质、所拥有

的自然人文符号价值等等,都是不可小看的。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围绕收集记录本土地名所展开的创意策划和构思的过程、其长期调查、搜集记录整理研究的过程,无不体现为开江县乃至国家文化建设发展的基础工程。

甘棠镇是开江县历史文化古镇之一。古《新宁县志》载其“地当孔道,为邑四达通衢。”今开达、开梁、开万、开开国道均从此穿越,为后厢毗邻六乡镇甘棠、严家、白杨、靖安、长岭、拔妙的商品集散、流通中心。明正德以前,甘棠即置邮传铺,初具集市规模,旧设铺递,故亦名甘棠铺。清末行新政,建邮政,铺递制遂废。

甘棠镇,最早是一个乡间幺店子。清雍正十一年后,改称添子店。当地民间传说,曾有当朝天子(皇帝)关心民间疾苦,微服私访路经该地,在幺店子留宿一夜。百姓高兴不已,奔走相告,认为如此僻地荒野竟有天子驾临,是上天的莫大赐福,遂建天子神殿,以作纪念。此地因建有天子神殿,故名。久之,世俗社会即以“店”名之。明正德年间,该地即置邮传铺,初具集市规模。甘棠地名,产生于清嘉庆年间清剿川东北白莲教大动乱时期。据清道光十五年《新宁县志·卷二·城池》:“甘棠铺,治南四十里,旧名添子店。嘉庆年间白莲教起事,四川总督勒保督师过此易今名。”勒保,谥文襄,清嘉庆朝大学士。出生于满州八大姓之费莫一族,系正蓝旗人。见崇彝著《道咸以来朝野杂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5月版)。勒保督师路过,得知此地名天子店,说“天子圣名,岂可随便?”用于地方小地名,大有犯讳之嫌,当即亲自更名叫甘棠。

甘棠,语出《诗经·召南·甘棠》,系抒发睹物思人的怀念之情。在开江县,算是目前开江所有地名中命名人地位最高者。甘棠地名最为优雅,最具内涵,又最有来头。值得甘棠人自豪、珍惜。

作为有近500年历史的商贾大镇,人文景观卓尔不凡,名胜遗迹,比比可见,鼎盛时,遍布大街小巷的寺庙、会馆、行会、祠堂、牌坊等,不下三十余处。尤以魁星楼久负盛名,该楼六角凌空,琉璃耀日,风铃摇曳,鼓鸣香绕,与各寺庙遥相呼应,擅一时之盛。

甘棠所属各村组的小地名系列,其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多彩。高寺村老拱桥,该桥上刻书文字记载,该桥始建于明洪武二年,使用至今。如此明代桥涵遗物,在开江乃至全川都已极为少见。洪武二年,是四川一个特别的时间节点,普遍见于民间族谱一类文献记载,记忆了元末明初“湖广填四川”大量移民于该年入川的重要历史事件。县文物管理所将其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盐井沟村,清嘉庆前,此地有民间采盐作坊屋二间,故名。盐井,打井取卤水熬制成盐者也。除了海盐、岩盐之外,四川普遍食用井盐。以打井取卤水的盐分含量(波美度)来看,四川自贡盐井波美度含量普遍为20%。云阳含量为8%,相比较,开江境内井盐波美度含量很低,仅有2%左右,基本无开采价值。故清乾隆年间,开江这一类低度盐井均被饬令强行关闭。(参见笔者著《人文开江》)一书,2010年)

箭扣坝,笔者考证认为,箭口本应为“箭扣”。农耕时代普遍所见的一种军事的、射猎的工具。究其得名原因,传说湖广填川移民先祖在此拾得一箭扣,是天威将军驰马路过此地,遗落箭扣,化为箭扣的山形。故名。寓意吉利,子孙后代不出文举也会出武举;坝子一侧山形的确酷似“箭扣”。此地名讹变为“箭口”,既变得不可理解,也抹掉了“箭扣”这个具有历史文化意味的符号。但在开江口语表达上,口比扣更为顺口,也就约定俗成了。

各村民小组的这些小地名,在地图上一般没有、也不可能有标记。对开江291个村级地名为基本骨架所涵括的每一村民小组的二三个以上小地名及相关资料,加以系统深入的收集、整理并加以研究,是当前开江县开展文化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系统工程。是开江县建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体的“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增强广大群众的文化凝聚力、文化亲和力,为广大干部群众提供文化精神动力。

收集记录本土地名,已成为一件急迫的抢救性工作,刻不容缓。由于社会急剧转型,30岁以下的人已无从接受和传承开江地名文化的丰富内涵。地名文化工作,历史性地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头上,需要我们去努力完成,非我们莫属。这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我作为开江籍文化学者,长期以来做着开江地名的一些基础性收集整理工作,撰写了数十万字的研究文字。但这项工程毕竟浩大,唯有动员更多乡友参与,让广大干部群众热心关注,齐心协力,这一基础性系统工程方可大功告成。

□孙和平

新闻推荐

为早日战胜疫情再苦再累也值得 开江58岁民警张承亮连续在岗32天

“接警处警、调解纠纷、步巡车巡、为隔离的群众送菜……”说起职责范围,今年58岁的开江县公安局西城派出所民警张承亮笑着...

开江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开江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